Workflow
卡包和领带
icon
搜索文档
没病的打工人,抢着去医院求转运
虎嗅· 2025-07-15 22:44
医院文创市场兴起 - 医院功能从单纯诊疗扩展为涵盖康复训练、护肤品销售、文创商品销售等多功能生活空间[1] -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帆布袋等医院文创产品成为年轻人时尚单品[3] - 北京协和医院推出定价20元左右的毛绒器官玩具系列(心肝脾肺肾),其中"脑子"造型最畅销[7] 产品形态与消费场景 - 产品线覆盖毛绒玩具、卡包领带(主题配色)、托特包/双肩包等箱包类目[9] - 中医类医院推出沉香手串(需提前1个月预定)、药材香囊(如"荷气生财"系列)、中药茶包等养生周边[11][12][24][26][28] - 消费场景包括探病伴手礼(如韧带书签)、职场护身符(精装脑子徽章)、旅游纪念品(协和毛绒器官)[18][38][39] 消费者行为分析 - 年轻群体将三甲医院文创视为"科学界雍和宫",认为其比寺庙更具医疗背书效应[4][16] - 28-31岁白领为主要客群,消费动机包含职场减压(肝胆相照办公用品)、亚健康管理(毛绒器官摆件)、谐音祈福("我美式"咖啡杯)[18][34][39] - 中医类文创因标注具体药材成分(当归/朱砂等)获得更高信任度,部分产品出现工位养生场景[31][39] 渠道与空间运营 - 文创区常以"书斋/咖啡厅"形式存在(如浙江省人民医院晓风书斋),兼具候诊减压功能[41][42] - 精神卫生中心周边产品具有社交属性,"心理健康"帆布包等单品成为通勤减压工具[20] - 部分爆款需配货购买(北京西苑医院合香手串),线上渠道尚未成为主要销售通路[28] 市场潜力与趋势 - 产品开发呈现IP化趋势,如协和毛绒器官系列形成完整SKU体系[7][39] - 单价集中在20-50元区间,显著低于潮玩IP和奢侈品价格带[7][9][39] - 消费者将文创产品视为健康管理仪式感载体,带动复购率提升[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