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香囊

搜索文档
地中海中医中心援马医疗队举办“中医夜市”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28 10:09
活动概况 - 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第20期援马耳他医疗队在马耳他森格莱阿市瓜迪奥拉广场举办"中医夜市"活动 [1] - 活动融合中医诊疗体验、文化展示与互动学习,吸引当地民众热情参与 [1] 活动内容 - 设置测量血压血糖区、中医脉诊区,民众排队体验基础健康检测和脉诊服务 [4] - 展示针灸器具、耳穴模型、中药香囊、拔罐器具等中医特色物品,吸引民众驻足询问 [4] - 医疗队表演太极拳并教学八段锦,展示中医"动静结合"理念 [4] - 提供绿豆汁饮品,传播中国饮食养生文化 [4] 参与者反馈 - 56岁当地居民理查德·布蒂吉格体验脉诊后表示对中医诊断方式感到神奇,计划尝试针灸治疗失眠问题 [5] 医疗队表态 - 医疗队队长杨礼白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社区推广中医健康服务,促进中马文化交流 [5]
没病的打工人,抢着去医院求转运
虎嗅· 2025-07-15 22:44
医院文创市场兴起 - 医院功能从单纯诊疗扩展为涵盖康复训练、护肤品销售、文创商品销售等多功能生活空间[1] -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帆布袋等医院文创产品成为年轻人时尚单品[3] - 北京协和医院推出定价20元左右的毛绒器官玩具系列(心肝脾肺肾),其中"脑子"造型最畅销[7] 产品形态与消费场景 - 产品线覆盖毛绒玩具、卡包领带(主题配色)、托特包/双肩包等箱包类目[9] - 中医类医院推出沉香手串(需提前1个月预定)、药材香囊(如"荷气生财"系列)、中药茶包等养生周边[11][12][24][26][28] - 消费场景包括探病伴手礼(如韧带书签)、职场护身符(精装脑子徽章)、旅游纪念品(协和毛绒器官)[18][38][39] 消费者行为分析 - 年轻群体将三甲医院文创视为"科学界雍和宫",认为其比寺庙更具医疗背书效应[4][16] - 28-31岁白领为主要客群,消费动机包含职场减压(肝胆相照办公用品)、亚健康管理(毛绒器官摆件)、谐音祈福("我美式"咖啡杯)[18][34][39] - 中医类文创因标注具体药材成分(当归/朱砂等)获得更高信任度,部分产品出现工位养生场景[31][39] 渠道与空间运营 - 文创区常以"书斋/咖啡厅"形式存在(如浙江省人民医院晓风书斋),兼具候诊减压功能[41][42] - 精神卫生中心周边产品具有社交属性,"心理健康"帆布包等单品成为通勤减压工具[20] - 部分爆款需配货购买(北京西苑医院合香手串),线上渠道尚未成为主要销售通路[28] 市场潜力与趋势 - 产品开发呈现IP化趋势,如协和毛绒器官系列形成完整SKU体系[7][39] - 单价集中在20-50元区间,显著低于潮玩IP和奢侈品价格带[7][9][39] - 消费者将文创产品视为健康管理仪式感载体,带动复购率提升[47][48]
丰富消费场景 提高消费热度丨新乡解锁消夏新潮流 中医馆“搬”进夜市
河南日报· 2025-07-09 07:35
中医夜市模式创新 - 新乡各地将传统中医药服务与现代夜市经济结合,通过"专家义诊+疗法体验+非遗展示+食药品鉴"四大板块嵌入居民社区生活圈 [1] - 获嘉县中医院每周五、周六晚7点至9点设置中医夜市,中医专家现场把脉问诊、辨识体质,辨证开方并普及健康知识 [1] - 卫辉市人民医院每周二、周四晚开展"健康夜市"活动,提供中医药传统疗法体验和健脾化食中药汤饮 [2] 中医服务内容 - 特色中医疗法体验区人气最旺,包括针灸、推拿、火龙罐等项目 [1] - 现场展销应季养生茶饮、中药手串、药食同源产品,将中医药融入日常生活 [1] - 封丘县中医院每周五晚提供免费中医特色诊疗服务,讲解四季养生常识及"治未病"理念 [2] 经济效益 - 中医夜市带动周边30余家小吃摊、文创店日均增收超60% [2] - 获嘉县滨河公园烤冷面摊主表示中医夜市使每晚营收翻倍 [2] - 形成"中医诊疗聚人气、周边消费增活力"的良性循环 [2] 社会影响 - 中医夜市成为新乡市民新社交地标,提升群众从"治病"到"防病"的健康意识 [3] - 凤泉区"仲夏夜享康养"活动构建"中医+西医+康复"全链条健康服务体系 [2] - 群众在夜市中练习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学习养生知识 [2]
优质文旅供给带旺消费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6-28 09:01
文旅消费市场表现 - 邢台市通过"引人来、让人留、促人返"策略构建文旅磁场,带动消费市场繁荣 [1] - 好南关历史文化街区文创产品热销,酸枣汁等特产受游客青睐,部分门店单月销售额达10万元 [3] - 邢襄1979创意小镇日均客流量近2000人次,吸引60余家商铺入驻 [5] 文旅产品创新 - 好南关风物坊推出百余种邢台特产及文创产品,包括创意冰箱贴、非遗手作等,便于游客携带文化符号 [1][3] - 泉城扁鹊堂结合中医药文化推出药膳茶饮、中药香囊DIY体验 [3] - 邢州旅拍摄影基地提供唐、宋、元等朝代妆造场景,打造沉浸式古今交融体验 [3] 消费场景升级 - 工业遗址改造的邢襄1979创意小镇形成新文化IP,涵盖非遗手作、婚纱摄影、咖啡酒馆等多元业态 [5] - 好南关街区融合历史厚重感与潮流元素,被游客评价为"宝藏店铺聚集地"和拍照打卡热点 [5] - 市民反馈创意小镇等场景能提供惬意休闲时光,复游意愿强烈 [7] 城市文旅战略 - 邢台市实施文化兴市战略,通过优质文旅项目和创新体验破解消费堵点,激活消费潜能 [7]
省中医院与西站枢纽公司携手打造“健康共富”新模式
杭州日报· 2025-06-27 11:16
战略合作签约 - 浙江省中医院与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共富列车"为载体打造"健康共富"新模式 [2] - 合作将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与交通枢纽优势,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与高铁沿线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2] - 浙江省中医院始建于1931年,是浙江省首家省级公立医院,坚持"中医高水平、西医高质量、中西医协同筑高峰"的发展路径 [4] - 杭州西站枢纽是国内新一代高铁枢纽标杆,具备强大客流触达能力、多元场景空间及资源整合优势 [4]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包括《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 [4] - 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4] 合作模式创新 - 合作实现"医疗+交通"深度融合,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注入新活力 [4] - 杭州西站枢纽北通廊举办"中医药市集"活动,设置中医体质辨识区、中药茶饮品鉴区、非遗技法展示区及节气养生互动区 [5] - 活动提供免费针灸推拿、耳穴压豆等传统疗法体验,以及"乌梅荷叶饮""健脾祛湿茶"等特色茶饮品鉴 [5] 未来规划 - 7月、9月、11月将沿浙江省中医院抗战时期"南迁路线",在温州、磐安、衢州等高铁沿线站点开展中医药主题特色活动 [6] - 活动涵盖下基层义诊、中药材种植指导、药膳食疗配方优化及健康产业帮扶等内容 [6] - 通过"站点联动+县域下沉"模式,将中医诊疗、文化科普与产业赋能延伸至长三角更多地区 [6]
热干面、木偶戏都是非遗 武汉这场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长江日报· 2025-06-15 11:52
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武汉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武昌区斗级营街区举行,现场设置40余个非遗主题展位[1] - 活动通过非遗展演、展销、互动体验等形式展示传统文化,包括布艺堆绣、武汉杂技、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热干面制作技艺等项目[1][5] - 湖北小曲、汉剧、杖头木偶戏、古琴艺术等非遗节目轮番上演,现场反响热烈[5][8] 非遗旅游线路 - 活动发布十条非遗旅游线路,涵盖"知音江城"传说之旅、"烟火江湖"美食之旅等五大主题[11] - 线路串联黄鹤楼、晴川阁、古琴台等50个非遗打卡点,为游客提供深度文化体验[11] - 游客反馈积极,有首次来武汉的游客选择按照"路线1"从黄鹤楼出发游览[11] 非遗项目展示 - 武汉杖头木偶戏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活动中备受关注,青年演员许云杰表演经典剧目《梁祝》获得好评[15] - 热干面制作技艺展位吸引游客体验,有游客表示"味道确实不一样"[9][13] - 游客可购买中药香囊、京剧变脸玩具、楚剧钥匙扣等文创周边产品[9] 非遗传承发展 - 武汉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许云杰15岁开始学习木偶戏,现已成为骨干演员[15] - 剧团中有许多年轻演员,显示非遗项目正在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15]
如何平安度过梅雨季?专家告诉你怎么做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06:06
梅雨季健康防护措施 - 中医专家建议使用电风扇、空调促进空气流通,购置抽湿机或放置干燥剂,抽湿机功率需与空间大小匹配[1] - 建议在底楼、卫生间等易潮湿区域使用天然香料熏香或悬挂中药香囊,起到除湿抗菌效果[1] - 衣物未完全晒干时建议用吹风机吹干,避免穿着潮湿衣物引发细菌滋生,选择透气吸湿性好的材质[2] - 建议湿热体质人群食用薏米、红豆、山药等祛湿健脾食物,寒湿体质可食用生姜、葱、蒜等辛香类食物[2] - 提醒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避免引发皮疹或关节肌肉酸痛[2] 儿童呼吸系统防护 - 空气湿度超过80%时儿童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下降30%,增加感染风险[3] - 气温波动超过5℃会使儿童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加2倍,空调房内外温差易导致支气管痉挛[3] - 霉菌孢子浓度在梅雨季大幅增加,可能引发儿童过敏反应如咳嗽、打喷嚏等症状[3] - 建议空调温度设定在26℃-28℃,避免直吹,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3] - 建议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次,外出回家后立即漱口洗脸,选择纯棉等透气衣物材质[3]
“珍珠开蚌”走红 “Z世代”玩转传统产业的N种可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08:44
行业转型与创新 - 浙江绍兴诸暨山下湖镇的珍珠产业从传统批发业务转型为"开蚌体验+定制设计"新模式,体验业务虽仅占珍珠产量的1%,但利润远高于批发价 [2] - 该模式已吸引7名年轻人加入珍珠加工和设计团队,并带动当地村民参与新业态 [2] -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的百年老字号方回春堂推出中药香囊捣药体验活动,让游客亲手参与药材称重和研磨 [2] 市场需求与消费者行为 - 亲子家庭成为珍珠开蚌体验的主要客群,家长认为沉浸式体验比单纯购物更有教育意义 [1][2] - 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被"种草"后专程前往体验,反映出体验经济在文旅市场的吸引力 [2] - 年轻家长反馈中医药体验活动使传统文化知识变得生动易记 [2] 商业模式创新 - "珠二代"创业者将家族珍珠批发业务升级为体验式消费,形成完整产业链(开蚌-设计-加工-销售) [2] - 体验工坊已与多所学校合作开展研学项目,拓展教育市场 [2] - 专家建议将珍珠体验与当地西施传说结合,打造主题文旅线路 [4] 技术赋能 - AI工具降低了创意设计和内容制作门槛,使小型文旅企业也能快速实现专业级推广 [5] - 技术革新加速催生具有地方特色的"小而美"文旅新业态 [5] - 科技赋能预计将推动形成"千镇千面"的差异化文旅格局 [5] 人才结构变化 - Z世代创业者以"文化解码者"身份推动传统产业创新 [2] - 年轻设计师团队为传统珍珠产业注入新活力 [2] - 专家指出这种"年轻人与传统产业的双向奔赴"正在多地发酵 [2]
古人的驱蚊养生神器你值得拥有
北京青年报· 2025-05-26 09:12
中药香囊的历史与文化 - 中药香囊是传承千年的中医外治法"衣冠疗法"的智慧结晶,以天然草本为芯、锦缎为衣,兼具雅趣与健康功能 [1] - 香囊雏形可追溯至楚辞《离骚》中描述的香草佩戴习俗,历史上盛行于宫廷与民间,贵族使用金银玉翠材质,平民采用布帛绣制 [2] -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杨贵妃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是著名文物代表,明清时期香囊应用更广泛且文化寓意丰富 [2] 中药香囊的医学原理与功效 - 通过嗅闻香囊芳香之气,药物成分作用于口鼻、肌表,经气血经脉流动调节阴阳平衡、疏风散邪、畅通诸窍,达到预防疾病效果 [2] - 现代研究证实香囊能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小环境,兴奋神经系统并提高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抑制致病菌生长并增强抗病能力 [3] - 具有驱蚊避虫功能,艾草挥发油成分桉油精可驱蚊,菖蒲挥发油含β-细辛醚和α-细辛醚,兼具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 [3][4] 核心药材与配方应用 - 艾草香囊形成"驱蚊场",兼具杀菌除湿效果,可改善潮湿季节的室内空气质量 [3] - 菖蒲叶片含特殊香气,端午习俗中用于"斩千邪",其驱蚊功效经现代研究验证 [3] - 雄黄需谨慎使用,未经炮制易生成剧毒砒霜,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加工 [4] - 防治呼吸道感染配方含山柰、苍术、藁本等,流感防治配方含藿香、丁香、白芷等 [7][8] - 安神助眠配方采用合欢花、薰衣草,提神醒脑配方含冰片、檀香,驱蚊避暑配方以艾叶、薄荷为主 [9][10] 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香囊兼具装饰、驱虫、避瘟、防病多功能 [5] - 中医香囊被称为"会呼吸的处方",草药通过芳香走窜之性经口鼻皮肤渗透入体 [6] - 过敏体质者、孕妇等特殊人群不建议使用,且香囊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10] - 需避免潮湿或阳光直射环境,气味散尽后需及时更换药粉以保持功效 [10]
“中医夜市”首秀马耳他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1 17:39
中医药文化推广 - 中国援马耳他医疗队首次在圣朱利安斯商业城市举办"中医夜市"义诊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参与[1] - 活动设置"一对一"健康咨询、刮痧、拔罐、推拿体验区,市民排队体验传统中医疗法[1] - 中药茶饮展区提供乌梅汤等饮品,中药香囊、清凉油等特色展品受到关注,免费发放膏药[1] - 52岁肩周炎患者体验推拿后症状明显缓解,31岁针灸治疗忠实粉丝称赞活动形式新颖[2] - 医疗队队长表示选择商业城市举办活动是为扩大中医影响力,未来将推出更多形式多样的推广活动[2] 中马人文交流 - 自1993年中国(江苏)向马耳他派遣首支医疗队以来,中医药已成为两国人文交流重要纽带[2] - "中医夜市"活动成功举办既提供医疗服务,也彰显中医药文化跨越国界的独特价值[2] - 活动为增进中马两国人民友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注入新动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