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装置

搜索文档
永不消散的光谱
科技日报· 2025-07-03 08:52
黄本立院士生平与贡献 - 中国原子光谱分析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本立于6月29日在厦门逝世,享年100岁 [1] - 黄本立1925年出生于香港,童年经历战乱颠沛流离,1945年考入广州市岭南大学,师从冯秉铨和高兆兰夫妇 [2] - 1950年放弃赴美留学机会,响应国家号召北上加入东北科学研究所,投身原子光谱分析研究 [2] 科研成就与技术创新 - 在物资匮乏条件下,利用废旧摄谱仪和过期感光板完成多项样品定性分析 [3] - 建立多种金属光谱测定方法,创制国际公认的"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 [3] - 研制出中国首套原子吸收光谱装置 [3] - 为国防工业建立不锈钢光谱分析法,助力航空材料研发 [3] - 为"两弹一星"关键材料建立钨矿中微量铍的光谱测定方法 [3] - 在苏联专家撤离后带队攻克高压火花光源技术,实现仪器自给 [3] 教育事业与人才培养 - 1986年61岁时赴厦门大学任教,白手起家建立原子光谱实验室 [4] - 作为我国原子光谱分析领域首位博士生导师,成功申请设立分析化学博士点 [4] - 吸引3名留美博士成为我国第一批分析化学博士后 [4] - 通过修复退货仪器、争取企业捐赠等方式解决科研设备短缺问题 [4] - 带领厦门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原子光谱实验室,成为分析化学重要创新平台 [5] 科研理念与精神 - 坚持"国家需要什么,我就一门心思做好什么"的信念 [5] - 倡导"最先进的仪器永远是在实验室研制出来"的理念 [5] - 强调根据实验需求动手调整设备的重要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