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去火*纤体瓶

搜索文档
被茶饮做局了!“瘦瘦瓶”“纤体瓶”瘦的是瓶身 不是我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14:22
核心观点 - 茶饮品牌使用"纤体""瘦瘦"等暗示性词汇营销羽衣甘蓝饮品 但实际无直接减肥功效且存在热量陷阱 可能涉及虚假宣传和法律风险 [1][3][14] - 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 通过健康概念和情绪文案作为差异化手段 但需警惕营销边界以避免透支消费者信任 [17][18] 产品营销策略 - 喜茶 奈雪的茶 沪上阿姨 古茗等头部品牌推出以羽衣甘蓝为主打的"纤体瓶""瘦瘦小绿瓶"等产品 使用"轻盈""纤体"等直接关联减脂效果的字眼 [1][3] - 品牌在详情页用小字注明"瘦瘦 轻盈指瓶型设计而非功能性" 例如奈雪标注"新方形瓶型更瘦更轻便" 喜茶标注"去火指口感清爽" [3][8] - 奈雪曾推出"双抗小红瓶"和"巴西莓美颜杯" 将"双抗"解释为对抗负面情绪 "美颜"解释为生活状态 目前两款已下架 [7] 产品成分与热量 - 一杯500ml奈雪"瘦瘦小绿瓶"选择不另外加糖选项后热量仍达183大卡 相当于一碗米饭 [10] - 店员普遍推荐七分糖以改善口感 因羽衣甘蓝本身较涩 [10] - 饮品并非纯羽衣甘蓝榨汁 为调和苦涩口感添加橙子 草莓 牛油果等水果 部分门店加入椰子乳与蔗糖 [11] - 专家指出榨汁过程导致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流失 实际健康性取决于添加的其他成分如糖或奶 [13] 法律风险 - 律师指出使用"瘦瘦""纤体"等词汇可能违反广告法和食品安全法 因易误导消费者认为产品具减脂功效 [14] - 若隐瞒高糖 高热量事实可能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14] - 奈雪2022年因使用"野生甜心"宣传非野生产品被罚款1.58万元 已有虚假宣传处罚先例 [15] 行业竞争动态 - 羽衣甘蓝饮品源于喜茶2024年7月与安踏联名推出的"羽衣纤体瓶" 该系列首月售出超350万杯 截至12月底累计售出3700万杯 [17] - 行业门槛低 研发成本不高 品牌快速跟风导致配方高度雷同 形成叠加式同质化竞争 [17] - 行业通过"健康标签"和"情绪文案"作为差异化杠杆 但需谨慎把握营销边界 [18]
我被做了局?花19元买了个“瘦瘦”的瓶子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07:20
产品营销策略 - 多家茶饮连锁品牌推出以羽衣甘蓝为主打的饮品 使用"纤体""轻盈"等字眼暗示减脂效果 但在详情页用小字注明实际指瓶型设计而非功能性 [1][2] - 品牌通过文字游戏规避责任 例如"双抗"解释为对抗负面情绪 "美颜"指生活状态而非产品功效 相关饮品目前已下架 [7] - 喜茶在"纤体瓶"系列详情页用小号字体备注 称"去火"指去除生活燥热感 "去油"指去除生活油腻感 "美颜"指提供生活色彩 [8] 产品成分与健康属性 - 即使选择不另外加糖选项 一杯500ml羽衣甘蓝饮品热量达183大卡 相当于一碗米饭 [1][9] - 为调和羽衣甘蓝苦涩口感 产品普遍添加橙子 草莓 牛油果等水果 部分门店加入椰子乳与蔗糖 [9] - 专家指出羽衣甘蓝榨汁后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会随纤维渣流失 饮品健康程度取决于其他添加成分 [10] 法律合规风险 - 律师认为使用"瘦瘦""纤体"等字眼可能违反广告法和食品安全法 因易使消费者误以为具有减脂功效 [10][11] - 品牌若在宣传中承诺不使用人工香精但配料表出现相关成分 则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12] - 行业已有处罚先例 奈雪的茶曾因使用"野生甜心"虚假宣传被罚款1.58万元 [12] 行业竞争格局 - 羽衣甘蓝饮品源于2024年7月喜茶与安踏联名产品 首月售出超350万杯 系列产品累计售出3700万杯 [13] - 奈雪的茶 沪上阿姨等头部品牌迅速跟进 产品配方高度雷同 形成同质化竞争 [13] - 行业门槛低 供应链成熟 品牌将健康标签和情绪文案作为差异化竞争手段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