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级食物
icon
搜索文档
喜茶纤体瓶杀进山姆,从“被嫌弃”到品牌疯抢,食品圈都在赌下一个超级食材?
36氪· 2025-07-08 11:25
健康风潮年年有,但像羽衣甘蓝这种被吐槽口感"歹毒",却能火遍全行业的"超级食物",实属罕见!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两年前,羽衣甘蓝还在国内无人问津。 而现在,消费者一边戏谑地称其为"吃草",一边又心甘情愿为"超模同款"、"纤体神器"买单; 品牌们更是集体陷入狂欢——从喜茶、奈雪的茶、瑞幸等现制茶咖,到盒马、山姆等零售巨头,再到洽洽、白象、三只松鼠等食品大厂,纷纷押注这 位"绿叶明星"。 被嫌弃"难吃"的羽衣甘蓝,怎么反而越来越火了?这款蔬菜又有何迷人之处,总能吸引消费者"前赴后继"? 上市一个月,消耗超10万斤,从现制茶到预包装,羽衣甘蓝一火再火? 回望羽衣甘蓝在中国的走红之路,起点正是2024年夏天,喜茶推出「超级植物茶」羽衣纤体瓶(又称"夺冠纤体瓶")。 在当时,喜茶主要做了两件事,把羽衣甘蓝成功带入大众视野。 一是破局羽衣甘蓝痛点,解决难吃问题。喜茶将羽衣甘蓝切入中国人相当熟悉的场景——现制茶饮,并将羽衣甘蓝与苹果、柠檬等水果以及经典茶底搭配 来中和苦涩感,将"鲜榨羽衣甘蓝"转化为"喝果汁"的愉悦体验。 二是精准踩点,抓住国人的健康焦虑。当体重管理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全民课题,喜茶精准抓住"健康焦虑"与"奥 ...
2025食品行业的理性回归:健康不再是标签,而是产品基因
36氪· 2025-07-07 17:24
药食同源 - 药食同源市场规模突破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超2万亿元,相关注册企业达2900余家,2024年新增400余家[4] - 传统药企、保健品企业和食品企业纷纷加码,产品创新涵盖乳制品、休闲食品、调味品等多个品类,如伊利联合同仁堂推出纾糖奶粉、盼盼推出雪梨枇杷露等[4] - 配方升级聚焦祛湿消肿、控糖、睡眠健康等功能,如玉米须+薏苡仁饮品、桑叶提取物控糖产品、酸枣仁助眠食品[5] - 行业面临法规限制,产品不能做功能宣传,需平衡功效与口感,未来需挖掘106种药食同源物质的创新潜力[6] 超级食品 - 全球超级食品市场规模2025年达2016.3亿美元(约14689亿元人民币),2030年预计3282.8亿美元(约23915亿元人民币)[9] - 国内趋势强劲,天猫618超级食品同比增长246%,巴西莓粉增60%,羽衣甘蓝粉增110%,奇亚籽增120%[10] - 产品覆盖果蔬汁、酸奶、零食等,主打高营养密度和健康功效,如甜菜根降压、姜黄抗炎、奇亚籽富含欧米伽-3[10] -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和"智商税"质疑,品牌需强化供应链和场景创新[11][12] 体重管理 - 中国18岁以上居民超重及肥胖率超50%,政策推动下2025年体重管理市场规模预计3260亿元,功能性食品占比42%[15] - 产品从单一减重转向抑制食欲、增肌等多功能,成分应用包括天然代糖、益生菌、超级食物等[16][17] - 品牌如ffit8、元气森林、盼盼等推出低卡、高饱腹产品,线上线下渠道全面渗透[17] 零添加政策 - 新国标禁止"零添加"等误导性标签,强调食品添加剂合规使用不影响健康[20][21] - 企业需转向科学配方和透明标识,如通过APP推送营养建议,加强消费者教育[22] 商标擦边营销 - 白象"多半系列"、千禾"0"酱油等商标擦边案例引发争议,涉嫌违反《商标法》第十条[24][25] - 此类营销短期吸引流量,长期损害品牌信誉,需监管部门加强审查[25] 认证风潮 - 85%中国消费者关注配料表,清洁标签认证可提升企业营收15%、利润11%、定价18%[28] - 认证乱象频发,部分"销量第一"称号仅基于有限数据或付费获取,削弱公信力[29][30] - 品牌应聚焦技术研发而非过度依赖认证,以实际质量赢得市场[30]
牛油果遇冷门,进口商亏惨?网友列出4个关键因素
搜狐财经· 2025-06-04 10:42
还记得前几年刷爆朋友圈的牛油果吐司吗?那抹清新的绿色,曾是精致早餐的标配,轻食沙拉的灵魂, 甚至成了健身达人的社交货币。可最近听到进口商朋友大吐苦水:"仓库里堆成山的牛油果,价格一降 再降,问津的人还是少得可怜!" 咦?曾经风光无限的"超级食物",怎么突然就"失宠"了? 痛点三:味道有争议!爱它的人痴迷,恨它的人嫌它"索然无味" 翻翻网友们的讨论,大家还真不是不爱吃,而是被现实"劝退"了!总结下来,四个扎心原因,条条戳中 当代人的"痛点"。今天咱不吹不黑,就唠唠这颗绿果子的"过山车之旅"。 痛点一:钱包顶不顺!吃颗果子像在"吃金子" "十几二十块买一个拳头大的果子?切开里面核还老大一个!" 网友@爱吃不吃 的吐槽引发一片共鸣。 确实,相比于其他亲民水果,进口牛油果的价格一直"高高在上"。你精挑细选买回家,一个不小心放过 头,黑了软了,几十块钱直接打水漂。这心理落差,堪比拆盲盒拆到"谢谢惠顾"。 更扎心的是对比。有网友算过一笔账:一份超市卖的成品牛油果酱,可能比买两个新鲜牛油果自己捣鼓 还便宜点。当"超级食物"的光环褪去,回归到普通水果的性价比之争时,消费者捂紧钱包的手,很自然 地就松开了这颗绿果子。 痛点二: ...
穷人的阿胶,卖了150亿?
虎嗅· 2025-05-19 22:23
红菜头市场现象 - 红菜头从冷门根茎蔬菜转变为都市中产"社交硬通货",成为健康餐标配和身份象征 [2][3][4] -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0g甜菜根粉月销1万+,低价款达5万+,反映消费端需求激增 [65] - 全球甜菜根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1654亿美元增至2029年21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5% [66] 行业营销策略 - 食品饮料品牌通过添加柠檬、苹果等高颜值甜口配方弱化红菜头土腥味,重塑"难吃但健康"认知 [57] - 贴"有机""欧洲进口"标签使红菜头溢价明显,从廉价蔬菜升级为"蔬菜界爱马仕" [61] - 茶饮咖啡品牌密集推出红菜头产品,如M Stand甜菜拿铁、挪瓦红菜头美式,形成品类创新风潮 [72] 超级食物赛道 - 羽衣甘蓝、奇亚籽等超级食物在饮品应用爆发,喜茶羽衣甘蓝产品年销3700万杯,奈雪、乐乐茶快速跟进 [69][70] - 超级食物共性:异域来源、复杂烹饪场景、被赋予排毒/抗衰老等功效,实际营养效用常被夸大 [78][85][102] - 牛油果、姜黄等品类历史显示,超级食物生命周期约2-3年,依赖社交媒体炒作维持热度 [89][93][126] 消费心理驱动 - 中产通过食用难接受口感的食物(如红菜头)强化"自律人设",将健康成本符号化 [42][54] - 超级食物满足对白人精英生活方式的投射,沙拉碗添加红菜头比传统饮食更具"阶级跃迁"暗示 [112][119] - 品牌利用消费者焦虑(职场、年龄、社交)营销,将功能性诉求转化为身份认同消费 [122][123]
“先喝折耳根水、再啃生姜泡芙”,我们逛完这届食品展感觉商家把脆皮打工人当药罐子用了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15 08:26
核心观点 - "超级"成为食品饮料行业最新营销关键词,涵盖食材和技术创新[4][9] - 行业呈现多元化、精细化、纵深化发展趋势,从健康养生到糖油混合物两极分化[20][73] 行业趋势 超级食材与技术 - "药食同源"概念盛行,饮料厂商普遍采用《本草纲目》元素开发草本饮品[4] - 奶制品原料多元化,水牛、牦牛、羊、骆驼奶进入主流市场[4] - 代糖技术升级,酵母提取物使代糖更接近真糖口感,罗汉果等植物提取糖应用广泛[16][18] - 菌丝蛋白技术可模拟肉类口感,但市场接受度有限[33][35] 植物基革命 - 植物饮料成为顶流,34省市区可食植物资源被系统开发[42] - 传统品牌跨界植物饮,如江中药业推金银花柚子饮、露露推枸杞桑葚饮[42] - 植物奶品类扩展,出现绿豆酸奶、大米牛奶等创新产品[45] 产品创新方向 - "XX水"品类爆发,包括酵素椰子水、白桦树水等近10种新型水饮[48] - 康普茶作为发酵茶饮新品类,价格下探至6-7元/瓶[64] - 爆珠小料定制化发展,20多种口味支持2吨起订的个性化生产[69] - 减盐技术复杂化,需针对不同食品类型和地区口味定制解决方案[66][67] 消费两极分化 - 健康概念产品与高糖油烘焙产品同步增长[73] - 64层蛋挞等烘焙产品通过结构创新保持口感,明确拒绝低糖低脂路线[74][76] - 消费者行为显示健康宣称产品复购率低于高糖油产品[77] 商业模式 - 互联网背景创业者涌入食品行业,占比达论坛嘉宾2/3[22] - 饮料行业转向消费主权时代,品牌弱化logo突出品类创新[51] - 植物饮料研发形成标准化公式,结合东方水果+汉方草本等元素[54] - 古籍药方数据库成为部分企业核心技术壁垒[56] 跨界融合 - 食品展与宠物展联动,宠物食品与人类食品界限模糊[10][12] - 自热技术应用于药膳汤品,适应快节奏养生需求[58] - 精酿啤酒与茶饮结合,形成康普茶等新品类[61]
咽不下瘦身菜的打工人,买断20块一瓶的液体「猪饲料」
36氪· 2025-05-13 07:56
中式绿叶菜与羽衣甘蓝的市场对比 - 中式绿叶菜如金针菇菠菜价格低廉 两份起送加跑腿费仅11元 而羽衣甘蓝苦瓜纤体瓶单杯售价达20元 价格差异显著[6][8] - 中式蔬菜供应链成熟 3块9一份的金针菇菠菜可即时获取 而羽衣甘蓝需通过奶茶店二次加工溢价销售[6][41] - 中式传统蔬菜如芥兰营养指标优于羽衣甘蓝 维生素A含量达羽衣甘蓝数十倍 但消费者认知度不足[36][37] 羽衣甘蓝的品类定位演变 - 羽衣甘蓝在欧美从廉价蔬菜升级为超级食物 因营养学研究推动其价值重估 但中国始终将其作为观赏植物[12][16] - 北京2019年市政绿化文件显示 羽衣甘蓝因耐寒性强被用作冬季装饰植物 而非食用蔬菜[16] - 该品类在中国完成从绿化带到高端饮品的身份跃迁 通过好莱坞文化输出建立健康食品形象[23][26] 新式茶饮行业的营销策略 - 头部茶饮品牌联合健身博主帕梅拉推广羽衣甘蓝纤体瓶 塑造"喝了立刻瘦"的消费心理暗示[26] - 产品配方通过添加白柚粒 奇亚籽等元素强化健康标签 实际含糖水果比例偏高[29][35] - 盒马推出10元以下预处理羽衣甘蓝水果杯 降低家庭自制门槛 延长消费场景[31] 消费者行为分析 - 年轻群体将羽衣甘蓝饮品作为奶茶替代品 满足社交需求同时降低热量摄入焦虑[28][40] - 消费者更愿为"新奇感"支付溢价 中式蔬菜因常见性丧失竞争优势 如芥兰苦瓜青汁设想难获市场认可[37][38] - 视觉营销驱动决策 绿意盎然的纤体瓶比传统炒蔬菜更适合作社交传播素材[40] 中外蔬菜产业差异 - 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蔬菜品类 红薯叶等本土品种膳食纤维含量超羽衣甘蓝两倍 但缺乏商业包装[36] - 欧美因蔬菜品类有限放大单一品种价值 羽衣甘蓝在中世纪欧洲承担冬季维生素供给功能[13] - 跨国饮食文化影响下 中国消费者对本土高营养蔬菜认知不足 如苋菜营养价值被严重低估[36]
红菜头正在成为“中产通行证”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06 08:31
以下文章来源于DT商业观察 ,作者DT商业观察 DT商业观察 . 第一财经旗下年轻态财经商业媒体。关注消费、互联网、电商、文娱、科技、城市等领域,融合媒体和 研究机构的禀赋,厘清趋势和商业间的关系,用年轻化的视角认识商业世界。 2010年,牛油果打着"超级食物"的口号,成为中产餐桌的标配。 15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超级食物"出现在大众视野:羽衣甘蓝、红菜头 (即甜菜根) 成了新茶饮推 新的卖点,巴西莓粉是小红书轻食人群的挚爱,就连中国人吃饭常见的枸杞、黑芝麻,也被抖音大博主 称为"中国本土的超级食物"。 图片来源:微博@轻上品牌官方 怎么一夜之间,好像到处都是"超级食物"? 超级食物,品牌推新的流量密码 最近一年,确实有很多食饮品牌扎堆以"超级食物"为卖点推新品。 去年7月,喜茶推出夺冠纤体瓶。这款以羽衣甘蓝为核心原料、与奥运健康概念强相关的饮品,上市后 迅速成为年度大单品,上线首月售出超350万杯。 随后,奈雪的茶、茶百道、乐乐茶等品牌跟进,推出相关产品,包装中"羽衣甘蓝"字样均占据C位。 到了今年年初,甜菜根 (起源于地中海的草本植物,含有甜菜根素,呈现紫红色) 和姜黄 (一种草本 植物,含有姜黄素,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