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声音文创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耳朵经济”里听见新“声”机
新华日报· 2025-11-27 15:30
苏州评弹 周社根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无锡声堂 (本报资料) 苏州平江路水巷 王建康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 本报记者 周娴 实习生 任馨怡 从苏州评弹的吴侬软语让整条平江路"慢下来",到宿迁皂河龙运城中人人皆可奏响旋律的"钢琴步道"; 从无锡采集城市"声音DNA"解码一方水土的气质,到文博场馆里沉默的文物"开口说话"——在江苏,一 条以声音为纽带的新赛道正悄然铺展。 这里,声音不再是背景陪衬,而是城市叙事的主角、文化传承的活态载体。然而,当科技赋能声景,我 们如何避免"有技术、无灵魂"?当声音成为产品,版权与规范的边界又在哪里?记者深入江苏"声景 +"一线,聆听那些温暖人心的文化回响,也直面其背后亟待厘清的深层挑战。 声音让风景"会说话" "我有一段情呀,唱拨拉诸公听……"11月25日下午3时,苏州平江路上的"琵琶语评弹馆"内座无虚席。 吴亮莹老师一开口,熟悉的唱词让整条平江路的时光似乎都随之慢了下来。而在隐于南石子街的慎德堂 里,又是另一番光景。古老的宅院中,评弹声与袅袅茶香、精致的苏式茶点相伴相生,艺术与生活的界 限在这里温柔地消融。 "我们本来只打算停留20分钟,拍个照就走,没想到一坐下就听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