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学堂
搜索文档
夜间学堂还需再提质
经济日报· 2025-11-13 08:14
优化课程供给,回应多元需求。在知识加速迭代的今天,从银发族到新蓝领都有学习需求。夜间学 堂应聘请专业教师,针对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普及相关知识和技能,让市民在家门口学有所获、学有 所用。 夜间学堂作为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实践,既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支点,也是拉动城市 夜经济的"软引擎"。日前,天津市教委在部分高校启动"智津学堂"夜校工作,推动高等教育资源走出校 园、融入市民生活,探索学堂服务社区的发展新路径。 夜间学堂的独特价值在于既延续城市"烟火气",又注入文化"书卷气"。一处处学堂将终身学习理念 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社区场景。从黄浦江畔到海河之滨,"一课难求"的现象屡见不鲜,折射出公众对高质 量文化教育的庞大需求。然而,热潮之下隐忧渐显。课程同质化严重,教师专业性不足,学员学习持续 性弱……夜间学堂正陷入"开局火爆、后续乏力"的困境。 对此,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有序发展社区学 院、市民夜校、老年培训,提供优质技能培训、文化艺术培训。从"有序发展"到"优质供给",意味着夜 间学堂要回应社会需求,打造大众可及的公共文化产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盘活存量资源,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