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艾机器人

搜索文档
机器人如何破解养老难题?北京这场大赛展示“有温度”的科技
新京报· 2025-07-29 21:34
行业背景与市场潜力 - 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达514万人 占比23.5% 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3] - 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突破4亿 形成巨大康养机器人市场空间[3] - 大赛吸引40支团队参赛 覆盖北京天津深圳等全国多地 汇聚53件智能康养产品[11] 产品技术应用场景 - 玄晶人形机器人支持四川话广东话等6种方言交互 已在全国投放200余台[3][4] - 外骨骼机器人针对脑瘫偏瘫术后恢复研发 家用版年销量达100-200台[8] - 小联养老AI机器人配备150人救助队伍 提供24小时值守与应急服务[7] 企业参与与创新成果 - 海百川科技研发情感陪护机器人 通过轻拍肩膀握手等方式增强情感连接[3] - 大艾机器人获中国首个二类创新医疗器械及外骨骼机器人医疗器械注册证[8] - 大赛评选出技术创新奖应用实践奖等奖项 一等奖由大艾机器人获得[12] 技术发展瓶颈与方向 - 康养机器人存在数据不足问题 缺乏标准数据支撑个性化服务[14] - 需强化康复功能与安全监测能力 提升实用性与老年人交互体验[7][14] - 产品涵盖康复训练护理照护等五大类别 需完善智能技术满足多样化需求[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