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
搜索文档
国际观察:以对历史文明的敬重促进中美民心相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27 16:21
虎型牌饰文物的返还,还反映出,即便在中美关系面临困难甚至波折的情况之下,两国间仍有许多 相知和沟通的桥梁,仍有许多人愿意搭建并走过这些桥梁,去热情地握手,去耐心地倾听,去善意地回 应,去共同做有光亮、有意义的事情,坦诚地欣赏彼此,也坦率地面对和解决问题。这是两个伟大国家 正确的相处之道,也是中美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关系的未来是由人民创造的。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拉紧人民的纽带、增 进人心的沟通,越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为中美关系鼓与呼。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像虎型牌饰这样展现和增 进两国人民情谊的好故事。今日心怀尊重和善意播下的种子,在两国人民的精心呵护下,必将长成能为 两国关系固本培元、遮风挡雨的繁茂林荫。 (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 在不断了解基础上的相互尊重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础,而对彼此历史文明的尊重更是具有深入人心 的作用。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专门去故宫参观。一张在地动仪前倾身观看的照片,记 录下了他当时专注和探索的神情。2017年11月,特朗普总统访华,在习近平主席陪同下,也参观了故 宫。习近平主席向特朗普总统介绍了中国的历史,特朗普总统讲起美国历史对于今天的影 ...
中方接收美国民间机构返还的虎形牌饰文物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21: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方接收美国民间机构返还的虎形牌饰文物 中新社华盛顿10月17日电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16日在华盛顿代表中国政府接收美方民间机构代表、莫 里斯艺术法律事务所创始人莫里斯代为返还的虎形牌饰文物。 谢锋对美方机构主动向中方返还虎形牌饰文物表示高度赞赏和感谢,指出虎形牌饰文物回归中国,能够 最大程度地展示和发挥其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也为中美人文交流增添了积极因素。中方将通 过文物展览等方式,向更多的人讲述虎形牌饰文物背后的中美动人故事,把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传递下 去。欢迎更多有识之士支持并参与推动流失文物返还原属国,为增进中美人民友好、助力中美关系发展 贡献力量。 此次接收的虎形牌饰文物具有典型的鄂尔多斯青铜艺术风格,是春秋至战国时期中国北方草原文物的重 要代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草原文化与族群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继今年5月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 旗下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又一次成功接 收美方返还重要文物。(完) 编辑:万可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 ...
谢锋大使接收美国民间机构返还的虎形牌饰文物
新浪财经· 2025-10-17 08:54
2025年10月16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代表中国政府接收美方民间机构代表、莫里斯艺术法律事务所创 始人莫里斯代为返还的虎形牌饰文物。 谢锋对美方机构主动向中方返还虎形牌饰文物表示高度赞赏和 感谢,指出虎形牌饰文物回归中国,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示和发挥其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也为 中美人文交流增添了积极因素。中方将通过文物展览等方式,向更多的人讲述虎形牌饰文物背后的中美 动人故事,把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传递下去。欢迎更多有识之士支持并参与推动流失文物返还原属国, 为增进中美人民友好、助力中美关系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接收的虎形牌饰文物具有典型的鄂尔多斯青 铜艺术风格,是春秋至战国时期中国北方草原文物的重要代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草原文化与族群交流 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继今年5月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旗下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 行令》《攻守占》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又一次成功接收美方返还重要文物。 ...
漂泊海外七十九载 战国帛书归故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6 06:59
文物回归 - 战国帛书子弹库帛书的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结束79年漂泊于2025年5月16日回归祖国 [6][13] - 此次回归的文物共计132件(组)包括《五行令》和《攻守占》残片 [9] - 1946年帛书流失美国《四时令》由赛克勒基金会收藏《五行令》《攻守占》由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 [10] 文物价值 - 子弹库帛书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战国帛书包含900余字是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部典籍意义上的古书 [9] - 帛书内容涉及四时十二月宜忌、攻城守城宜忌对研究楚文字、历法、神话传说、天文历法等具有不可替代价值 [9][10] - 从文字学角度帛书奠定了战国楚文字研究基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用战国楚文字写成的长篇文献 [9] 追索过程 - 2023年底国家文物局基于北大李零教授研究成果形成完整证据链2024年4月正式启动追索 [12] - 2024年6月中国在青岛召开国际研讨会接收子弹库帛书在美国流转物证 [13] - 2025年5月通过多轮磋商美方依据《青岛建议书》原则同意返还文物 [13][14] 国际合作 - 此次返还是中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成功实践为增进两国人文交流注入正能量 [8] - 《青岛建议书》由中国联合18国发布为1970年公约无法适用的流失文物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14][17]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促成59批次2180件/套流失文物回归2024年实现8批次213件/套回归 [14]
特写:国宝回家!帛书归来
新华社· 2025-05-18 18:35
文物回归事件 - 流失美国79年的战国时期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于5月18日通过CA818航班从华盛顿运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1] - 文物由国家文物局工作组全程护送 经过16小时飞行跨越11000多公里路程 [1][3] - 文物在机场要客区完成海关查验后 被运送至国家文物局回归文物库房 [3] 文物历史价值 - 子弹库帛书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战国帛书 包含《四时令》《五行令》《攻守占》三卷 总字数达900余字 [2] - 该帛书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帛书和典籍意义古书 比西方"死海文书"年代早100多年 [2] - 《五行令》记载五行四时十二月宜忌 《攻守占》记录攻城守城时空方位宜忌 反映战国时期宇宙观 [2] 文物流转过程 - 194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 1946年非法流失海外 [5] - 《四时令》由赛克勒基金会收藏 《五行令》《攻守占》由史密森尼学会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 [5] - 2023年底国家文物局完成非法流失证据链 2024年4月正式启动追索程序 [5] 国际合作进展 - 2024年6月青岛研讨会上 中国联合18国发布《青岛建议书》 首次集体回应流失文物返还政策 [5] - 通过多轮磋商谈判 最终促成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两卷帛书 [6] - 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59批次2310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6] 后续计划 - 回归帛书将于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万里同归"展览亮相 [6] - 专业机构将对文物开展系统性保护研究 [6] - 继续推动子弹库帛书《四时令》回归工作 [6]
流失七十九载战国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5-17 12:41
文物返还事件 - 中国国家文物局在华盛顿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1][3] - 子弹库帛书1942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遭盗掘出土,1946年非法出境流失,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战国帛书,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和中国首部典籍意义上的古书[1] - 返还交接仪式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举行,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通过视频致辞[3]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表示,子弹库帛书的回归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一件文化盛事,也是中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3] 文物价值与保护 - 帛书回归后将在文物原生环境中得到更加全面、系统保护和研究,让文物价值得到更加准确、完整理解和阐释[3] - 《五行令》《攻守占》共计132件(组),将于2025年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万里同归——新时代文物追索返还成果展"上首次面向公众展出[7] - 子弹库帛书分三卷,第一卷《四时令》目前由赛克勒基金会收藏,中国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推动《四时令》早日回归[7] 国际合作与未来展望 - 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向中方返还帛书彰显其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中恪守博物馆伦理的努力[3] - 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蔡斯·鲁宾逊表示,返还是一项深思熟虑的决定,为亚洲艺术博物馆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5] - 博物馆与中国合作伙伴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话,有望面向未来开展合作[5]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
新华社· 2025-05-17 00:35
文物返还事件 - 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向中国返还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彰显其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中恪守博物馆伦理的努力 [1] - 此次返还是中国主导制定的《青岛建议书》以对话与合作推动历史上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理念的成功实践 [1] - 返还协议为亚洲艺术博物馆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博物馆与中国合作伙伴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话 [2] 文物历史与价值 - 子弹库帛书1942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战国帛书,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 [2] - 子弹库帛书分三卷,此次回归的《五行令》和《攻守占》为第二卷、第三卷,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学术史、思想史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2] - 子弹库帛书1946年非法流失美国,国家文物局基于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形成的扎实、完整证据链启动追索工作 [2] 后续计划与影响 - 《五行令》《攻守占》将于2025年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万里同归——新时代文物追索返还成果展"上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3] - 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推动子弹库帛书《四时令》早日回归 [4] - 此次返还是中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为增进中美人文交流和两国人民友谊注入了正能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