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分子CRDMO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被美国“点名”后,药明康德为何还能实现85%利润增长?
观察者网· 2025-10-29 18:15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8.57亿元,同比增长18.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20.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4.84% [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20.57亿元,同比增长15.26%,归母净利润35.15亿元,同比增长53.27%,经营现金流108.7亿元,同比增长35% [1] - 公司年内第二次上调全年业绩指引,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从13%-17%上调至17%-18%,全年整体收入预期从425-435亿元上调至435-440亿元 [4] 核心业务亮点 - 化学业务板块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59.78亿元,同比增长29.28%,是公司收入增幅最大的板块 [3] - 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收入达到78.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21.1%,截至9月底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7.1% [3] - 小分子CRDMO业务“漏斗效应”显著,过去12个月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3万个新化合物,前三季度从药物发现向工艺开发转化的分子达250个 [3][4] - 截至9月底,公司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管线总数达到3430个,其中商业化项目首次达到80个,临床Ⅲ期项目87个 [4] 战略资产剥离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药明拟以28亿元的基准股权转让价款,向高瓴资本旗下企业转让其持有的上海康德弘翼医学临床研究有限公司和上海药明津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被剥离的两家公司主要从事临床研究服务,业务收入仅占公司总收入的约3.5%,利润占比约0.7%,对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1][5] - 交易采用分期付款,尾款20%的支付取决于被剥离资产在2026-2028年的业绩表现,业绩完成度达80%以上时尾款金额将在50%至150%之间浮动 [7] 地缘政治环境与市场应对 - 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构成潜在威胁,但法案立法进程受阻,美国国家新兴生物技术安全委员会报告估算“替代药明康德至少需要8年” [8][10] - 前三季度公司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31.9%,北美市场收入占比稳定在64%左右,剔除新冠项目后同比增长7.7%,显示实际需求未减弱 [10] - 公司积极推进业务多元化,欧洲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3.5%,并持续加大在欧洲和亚洲的产能投资以构建分散灵活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11][12] 市场反应与战略意图 - 资产剥离消息公布后,公司A股和港股股价均上涨,A股收盘上涨2.73%,港股高开7.51%后收涨3.98% [12] - 出售临床研究服务业务被视为公司在复杂国际环境下聚焦核心CRDMO业务、优化资产结构的战略选择,旨在强化竞争优势 [4][5] - 一系列资产优化动作表明公司正主动退出非核心领域,将资源集中于高毛利、高增长的化学和TIDES业务,以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