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17 Air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华为入局轻薄赛道,Air手机团战即将开启?
36氪· 2025-10-30 08:19
行业趋势:轻薄化成为手机设计新焦点 - iPhone Air以"史上最轻旗舰手机"身份引爆全行业模仿热潮,多家厂商积极推出轻薄机型[1][2] - 5G与AI时代手机重量显著增加,厚度从6mm膨胀至9mm,重量从150克升至230克,导致轻薄成为奢侈属性[3] - IDC数据显示超过70%用户认为手机性能已够用,手感和重量成为换机核心判断标准[4]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仅增长约1%,行业进入微增长阶段,厂商将轻薄设计视为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路径[12] 厂商动态:头部品牌集体布局轻薄赛道 - 华为Mate 70 Air计划11月登场,小米评估17 Air新机,OPPO、vivo、荣耀均有相关轻薄机型计划[2] - 三星、传音、moto等国际品牌同步推出带"Air"、"Slim"、"Edge"后缀的机型,形成全行业跟风态势[3] - 三星因Galaxy S25 Edge遭遇"续航缩水""高温掉帧"等负面评价,已紧急叫停迭代机型并暂时退出轻薄赛道[8] - 中国品牌尝试解决轻薄机型痛点,小米17 Air计划搭载6000毫安时电池与100W快充,华为Mate 70 Air主打长续航方案[10] 产品表现:当前轻薄机型面临体验妥协 - iPhone Air为压缩重量牺牲功能,电池容量仅为Pro版约85%,缩减扬声器腔体与主摄模组,导致发热明显、续航缩短、音质下降[7] - 轻薄机型价格与体验不匹配,iPhone Air起售价7999元但仅支持eSIM、单摄像头、电池不足4000毫安时,而Android旗舰标准版价格普遍低于6000元且功能全面[14] - 市场对轻薄机型反应冷淡,iPhone Air首销未达预期且延缓后续生产,三星Galaxy S25 Edge风评跌至谷底[7][8] 技术前景:轻薄化设计需与用户体验平衡 - 新技术为轻薄化提供支持,包括硅碳负极电池、LIPO/COE封装、堆叠主板、钛合金中框、分层热管理等[16] - 行业需从"极致轻薄"转向"聪明减重",让轻薄成为完整体验的一部分而非牺牲品,例如将轻薄技术辐射至所有机型[16][18] - 2025年被视为"Air试验年",2026年可能成为轻薄旗舰成熟元年,未来轻薄化有望成为手机底层设计特征[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