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有信企业信用码

搜索文档
自贸区试验田持续耕耘
人民日报· 2025-05-22 06:12
药食同源商品进口便利化改革 - 重庆自贸试验区首批药食同源商品1000盒伊朗藏红花顺利通关,标志着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方案落地[1] - 改革前香辛料等商品需以中药材名义进口,申请主体限定为药品企业,通关时间较长且成本高,改革后选取两大类28个品种试点,通关时间缩短约30天[1] - 该创新举措聚焦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推动更宽领域开放,助力打造国际竞争力强的特殊经济功能区[1] 陆上贸易规则创新 - 重庆率先实施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陆路贸易金融服务平台上线后,中外运公司累计签发铁路提单近1000份,渝新欧公司签发超8000份,融资金额近2亿元[2] - 铁路提单货物品类从进口整车拓展至零部件、化工品等多领域[2] - 铁海联运海事一体化监管新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出口减少滞港3-5天,节约物流成本约3000元/箱[2] 自贸试验区经济贡献 - 重庆自贸试验区以全市0.146%的面积贡献了10%的新增注册企业、超6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和30%的实际使用外资[2] - "保税展示+跨境电商"快速配送新模式依托开放平台和物流优势得到发展[2] 制度创新推广 - 重庆创建25个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复制推广47项创新案例,包括企业信用码、委内加工、汇率避险新模式等[3] - 这些创新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