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立新一代智慧内镜平台iEndo
icon
搜索文档
“以医为桥,协作无界”:一场跨越七年的国际消化内镜教学实践
思宇MedTech· 2025-06-11 21:16
医疗培训机制演进 - 医疗培训正从单点交流向协同机制演进,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健康合作的重要抓手,需建立结构清晰、可持续的培训机制以推动诊疗技术从应用层面延展至教学实践[1] - 消化内镜领域高度依赖操作能力与团队协作,第七届"一带一路'友谊'高级消化内镜学国际大讲堂"已培训来自二十余国的百余位医生,建立覆盖多术式操作、融合诊疗思路与教学实践的课程体系[2] - 课程采用"理论授课+术式观摩+动物实操+案例讨论"四位一体结构,聚焦ERCP、EUS、ESD三大术式及胆胰疾病、早癌筛查等方向[2] 国际合作机制化 - 中国医院在国际医疗合作中从项目参与转向机制共建,友谊医院累计培训二十余国医生,建立以规范课程和持续培训为支撑的合作网络,本届招收16位来自葡萄牙、俄罗斯等国的医生[4][6] - 国家卫健委指出此类课程为各国骨干医生提供专业提升机会,奠定稳定合作基础,友谊医院作为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具备成熟教学体系与完整对外合作模式[7] - 平台从阶段性项目转向可持续协作机制,探索远程协作、学员回访、案例共享等外延机制,构建从培训到共建的教学闭环[9] 国产设备深度参与 - 开立医疗作为协办单位以共建者身份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其内镜产品广泛应用于术式演示与教学支持,新一代智慧内镜平台iEndo在胆胰疾病及早癌筛查术式中展示图像清晰度与操控反馈优势[10][13] - iEndo采用多核异构硬件架构与独立GPU,集成超分辨成像功能,4K画质下还原病灶细节,支持EUS-FNA、ESD等术式环节,在临床教学中验证稳定性与适配度[13][16] - 设备从展示工具转变为术式流程中的关键一环,国产内镜通过深度协作模式积累国际合作实践经验[16] 全球协作网络构建 - 课程强调理解诊疗逻辑而非单纯操作技巧,通过专家讲解临床决策细节帮助学员掌握思维逻辑,互动讨论推动跨国医生共识构建[17][18] - 参与医生成为中外医疗合作桥梁,带回技术经验并推动后续合作,"友谊'一带一路开立国际内镜学院"建立医师间专业信任与长期协作关系[20][21] - 平台累计培训二十余国医生,形成跨区域联动,未来将围绕消化系统疑难疾病拓展课程内容与实操深度,推动全球临床技术共享[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