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宠

搜索文档
超1700万人养“异宠” 这些隐患可能比你想的更可怕
央视新闻· 2025-07-25 15:31
异宠市场现状 - 北京邮局海关查获6只甲虫 其中2只为双色细身赤锹甲 4只为瑟深山锹甲老挝亚种 均为北京口岸首次截获的外来物种[1] - 杭州萧山机场拦截35只睫角守宫 该物种在我国无自然分布[3] - 海口美兰机场海关查获活体蜗牛 包括乳状耳形螺、比萨茶蜗牛等 其中两种为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4][6] - 中国异宠饲养人数超1700万 年轻群体因独特外形和新奇体验推动市场增长[3] 外来物种风险分析 - 乳状耳形螺和比萨茶蜗牛可能传播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危害农业生产[6] - 巴西龟可传播沙门氏杆菌 影响人类健康和水生动物生存[10] - 非洲大蜗牛繁殖力强 危害500多种作物 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12] - 鳄雀鳝作为凶猛淡水鱼 严重干扰入侵地生态系统[14] - 鳄龟攻击性强 放生后对本地水生动物构成威胁[16] 监管政策与饲养规范 - 外来入侵物种需满足对生态系统造成实质性危害的条件 与普通外来物种存在区别[18][20] - 中国《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涵盖8类59种生物 包括爬行动物和软体动物等[20] - 购买异宠需执行三查原则:查来源合法性、查检疫证明、查物种保护等级[21][22][23] - 禁止擅自引进或丢弃外来物种 放生行为可能导致物种入侵[20][21]
暑期出境旅游需注意:这些“纪念品”千万别带回国!
央视网· 2025-07-23 10:34
国家安全风险提示 - 境外旅游时避免选购暗藏玄机的纪念品 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1] -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通过改装礼品实施窃照窃听实时定位 [7] - 对行为可疑 异常热情的境外人员保持高度警惕 [7] 活体动植物风险 - 异宠植株等活体动植物易携带有害生物和病原体 [2][4] - 入境后可能造成虫害 疫病传播 威胁农业生产及生物生态安全 [4] - 防止因猎奇心理擅自购买 携带或邮寄违禁产品 [4] 防范措施 - 游玩自然景区后需仔细检查物品衣物 确保未带回不合规动植物 [4] - 避免接受境外人员赠送的纪念礼品 防范间谍机关圈套 [7] - 发现危害国家安全情况可通过12339举报电话进行举报 [9]
@铲屎官们 养“异宠”或危害国家安全 这些行为违法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6 07:30
异宠市场现状 - 中国异宠饲养人数已超过1700万人,涵盖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兽类等非传统宠物 [1] - 社交平台上异宠售卖、养宠攻略等内容广泛传播,形成活跃的线上社区 [4] 异宠走私与监管 - 2024年珠海拱北口岸查获170只外来吸血鬼蟹,福田口岸查获15只活体爬行动物违规入境 [3] - 深圳皇岗海关查获濒危变色龙10只、伞蜥4只及卵胎蜥1只,藏匿于旅客衣物中 [8] - 国家禁止无证携带濒危物种进出境,情节严重者将追究刑事责任 [6] 外来物种生态风险 - 境外物种走私可能破坏原生种群栖息地,部分濒危物种或威胁中国生态安全 [7] - 2024年宁波口岸截获有害生物1.3万种次,输入性病媒生物6500批次,居全国首位 [21] - 刺苍耳等外来恶性杂草入侵农田,挤压农作物生存空间并降低生物多样性 [23] 植物类入侵案例 - 重庆机场截获柑橘叶片携带柑橘黄龙病菌,该病害每年造成全球柑橘产业损失超百亿元 [10][12] - 贵阳机场查获5株外来仙人球(星球、黑牡丹球、瑞云),部分品种已被列为二级入侵物种 [14] - 杭州、青岛口岸从入境水果中检出粉蚧类、盾蚧类等检疫性有害生物 [16] 入侵物种治理 - 互花米草已占据中国近半沿海盐沼,威胁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 [31] - 国家计划2025年前完成互花米草治理,并建立十年一次的外来物种普查机制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