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悟空超大规模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
icon
搜索文档
破解大脑奥秘 科幻照进现实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9 06:42
全球首个神经重症脑机接口多中心临床试验 - 项目聚焦脑积水精准诊疗,由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与天津市环湖医院牵头,联合国内多家顶尖医疗机构启动 [3] - 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首次突破传统运动和认知功能修复应用范畴,全面走向神经重症领域 [3] “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 - 全球首个实现百通道以上高通量、无线全植入、准实用化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由微型体内机、便携式体外机和软件算法构成 [5] - 微型体内机仅1元硬币大小,柔性薄膜电极厚度仅几微米,手术简单、安全性高 [5] - 已完成5例人体植入,首例患者植入时间达7个月,有效通道数保持在98%以上,信号质量持续稳定 [6] - 即将开始注册临床试验,有望在2-3年后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实现产品上市 [6] “悟空”超大规模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 - 由15台刀片式类脑服务器组成,搭载960颗自研达尔文3代类脑计算芯片,支持脉冲神经元规模超20亿,接近猴脑水平 [7] - 神经突触数量超千亿,典型运行状态下功耗仅约2000瓦,已超越国际最大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Hala Point [7] - 可运行DeepSeek类脑大模型完成逻辑推理、内容生成等任务,并能模拟不同神经元规模的动物大脑 [8] 穿戴式原子磁力计脑磁图 - 技术核心为自研高性能探测器和可移动磁屏蔽室,探测器性能达世界先进水平且实现稳定量产 [10] - 系统打包成全球首台“移动式脑磁图方舱”,可由普通卡车运输,患者单次检查费用将从近万元降至千元内 [10] - 未来有望应用于孤独症、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等多种脑疾病的大规模筛查和早期诊断 [10] 本土化嗅觉功能评估与训练体系 - “心灵秀”系统可对嗅觉阈值、分辨、识别能力进行定量化评估,精选40种中国人熟悉的气味组成本土化气味库 [12] - 完成一次嗅觉识别功能快筛仅需5-10分钟,可提早4-8年预警帕金森病风险,提早2-5年预警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12] - 系统形成“检测—干预”闭环,通过嗅觉训练延缓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程 [12]
从意念驱动到嗅觉预警,四大利器让脑科学应用更普惠
环球网资讯· 2025-09-26 10:56
脑科学领域技术突破 - 中国脑科学在影像学、细胞分子、人工智能等交叉领域技术突破的推动下进入飞速发展阶段[1] - 四项突破性创新成果包括“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悟空”超大规模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穿戴式原子磁力计脑磁图、本土化嗅觉功能评估与训练体系[1] “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 - 该系统为国际首次实现百通道以上高通量、无线全植入、准实用化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1] - 能够帮助因脊髓损伤、脑卒中、渐冻症等导致的运动和言语障碍患者实现功能替代和康复[1] - 已完成5例患者植入,首例患者植入超半年后有效通道数仍保持在98%以上,信号质量持续稳定[1] - 5例患者涵盖脊髓损伤、脑卒中与渐冻症三类疾病,运动障碍患者成为技术落地的优先受益群体[3] - 具备康复效应,通过同步中枢神经命令与外周控制促进断裂神经通道产生“重连”趋势[3] “悟空”超大规模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 - 该计算机为新一代超大规模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神经元规模接近猴脑[3] - 搭载960颗自研达尔文3代类脑计算芯片,支持脉冲神经元规模超20亿、神经突触超千亿[3] - 典型运行功耗仅约2000瓦,超越国际最大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Hala Point[4] - 核心优势在于改变科研模式,传统计算机需一天模拟的任务“悟空”一分钟即可完成[3] - 可通过模拟验证假设大幅加速脑疾病与认知研究进程,迭代周期从年为单位缩短[4] 穿戴式原子磁力计脑磁图 - 该设备克服了传统脑磁图高成本和低灵活性的缺陷[4] - 可广泛应用在脑科学研究、脑疾病诊断和脑机接口等不同领域[4] - 配套设计生产了方舱式高性能磁屏蔽室,填补国内空白并实现国际首次屏蔽室可移动[6] - 移动式屏蔽室方便进入医院、学校或边远地区采集数据,大幅拓展脑磁图系统使用场景[6] 本土化嗅觉功能评估与训练体系 - 该体系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筛查提供新方案[6] - 面向中国人群开发了涵盖阈值、分辨与识别三大模块的嗅觉功能评估系统,建立了全国年龄常模[6] - 信效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配套构建了云端评估交互平台与数据库[6] - 针对嗅觉障碍人群设计了涵盖多种气味类别及不同嗅觉加工层级的康复训练工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