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拙政问雅”夜游项目

搜索文档
文化新观察·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谈|让文旅“流量”变发展“增量”
新华网· 2025-05-19 13:01
文旅融合发展趋势 - 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达17.94亿,同比增长26.4% [1] - 文化融入旅游市场带来新鲜活力,传统景区概念被"打卡点"延展 [1][3] - 29.2%受访者希望旅游中多安排文化体验,78.3%受访者愿意参加文化体验活动 [5] 旅游新场景创新 - VR项目《遇见东坡》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3] - 夜游项目差异化显著:苏州拙政园"拙政问雅"突出江南文人雅趣,北京首钢园展现工业科幻感 [5] - 文化空间与旅游空间双向转化,成为体验消费和展示传播的新载体 [5] 文旅经济贡献 - 2023年国内旅游人次超56亿(+15%),旅游花费5.7万亿元(+17%),入境旅游人次1.32亿 [6] - A级景区门票收入、度假区接待收入、旅行社营收均增长超10% [6] - 浙江省计划2027年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3%,吉林省目标打造旅游万亿级产业 [9] 城乡形象重塑案例 - 贵州"村超"带动新增经营主体5988户,签约项目32个,运营收益51%反哺村集体经济 [12] - 旅游成为城乡形象传播桥梁,如"中国游"展现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并存的真实中国 [12] - 榕江县通过文旅融合实现基础设施升级和民生改善 [12] 精神文化价值提升 - 延安红色综合体"延安1938"通过历史场景再现激发爱国情怀 [13] - 敦煌鸣沙山万人星空演唱会、景区古诗词背诵活动强化文化情境 [15] - 旅游活动被赋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实现自然美、文化美与心灵美的统一 [15] 产业升级方向 - 文创、汉服、主题街区等文化衍生品拉长产业链,产生"乘数效应" [7] - 文旅融合需持续创新路径,回应游客对"情绪价值"和高品质文化需求 [5][7] - 行业目标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及"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