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线木偶戏

搜索文档
“小”戏票撬动文旅“大”市场 “非遗+”点亮“夜经济”激发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7-04 14:13
文旅融合与非遗文化 - 泉州提线木偶戏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场演出使用16-30余条提线,演员通过精湛技艺吸引观众 [5] - 2023年泉州木偶剧团演出超900场,观众超40万人次,表演收入同比增长超60% [1][7] - "先抢戏票,再订机票"成为游客常态,木偶戏带动文创、餐饮、住宿业繁荣及城市形象提升 [7][8] 古城活化与夜经济 - 泉州古城金鱼巷通过非遗快闪表演(如南音)、特色美食和品茗活动吸引游客,该巷有近千年历史 [10] - 中山路2.5公里骑楼建筑融合闽南红砖与西式风格,定期举办结合AR特效的非遗演出 [12][14] - 2024年古城酒店入住率保持在80%以上,夜间文旅活动显著提升游客停留时长 [14] 特色美食与产业规模 - 泉州牛排融合八角、咖喱等中西香料,形成独特风味,成为游客必尝美食 [15][17] - 2024年当地成立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办公室,餐饮产值达622亿元 [19] - 姜母鸭等老字号与街头小店共同构成泉州古早味体系,显著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 [19][20] 非遗创新与游客体验 - 新创排剧目《哪吒·绝地反击》广受好评,满足年轻人对历史文化的探索需求 [3][5] - 非遗快闪、AR特效演出等技术应用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生,增强互动体验 [10][14]
福建泉州非遗体验工作坊走进匈中双语学校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5 11:27
文化交流活动概况 - "海丝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匈中双语学校举办 参与人数近700人 包括中国驻匈牙利使馆参赞 泉州市体育局 福建省泉州体育运动学校 泉州市艺术馆等机构代表 [1] - 活动由泉州文化体育代表团主办 展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7] - 同期在匈牙利国家大剧院开展泉州非遗快闪活动 [7] 非遗项目展示内容 - 泉州刣狮表演 结合武术与舞狮技巧 获得观众热烈反响 [2] - 五祖拳展示 南少林绝技吸引学生现场体验 [2] - 提线木偶戏表演 演绎《钟馗醉酒》《小沙弥下山》经典剧目 [2] - 蟳埔女习俗展示 呈现渔家服饰文化特色 [6] - 德化白瓷展览 展示"中国白"温润质感 [6] - 永春纸织画现场制作 展现朦胧唯美艺术效果 [6] - 永春香古法制作 师生参与线香搓制体验 [6] - 惠安石雕 漆线雕工艺展示 体现泉州手工艺成就 [6] -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展示"皇宫起"大厝建筑风格 [6] - 铁观音茶艺表演 讲解半发酵制茶工艺 [6] 活动影响与意义 - 促进中匈文化交流 被校方称为"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 [7] - 通过非遗展演延续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对话 [7]
指尖悬丝活傀儡 千年手办火“出圈”
中国新闻网· 2025-05-07 09:12
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 -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傀儡调",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 新编剧目《哪吒·绝地反击》保留传统精华,由国家一级编剧王景贤执导,灵感来自票房热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突出混天绫、风火轮等提线木偶表演特点 [5] - 演出团队为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核心演员,需精细操控数十根1-2米长的丝线操纵2尺高木偶,实现"人偶合一"的高难度表演 [5] 市场表现与运营策略 - "五一"期间单日演出从原计划6场加演至15场仍场场爆满,出现"先抢票再订机票"的观演热潮 [7] - 公司优化观赏体验:将经典节目浓缩为1小时紧凑演出,配备双语字幕,设置周边商品销售区(玩具木偶、钥匙扣等) [7] - 计划将《哪吒·绝地反击》与经典剧目《水漫金山》整合为儿童专场,瞄准"六一"儿童节档期 [7] 文化IP开发 - 通过改编热门影视IP《哪吒》实现传统艺术现代化表达,利用电影票房热度进行联动推广 [5] - 开发木偶戏衍生周边产品,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可购买的"千年中国手办",延伸产业链价值 [7]
文旅新探丨厦门鼓浪屿:艺术荟萃的“琴岛”之旅
新华网· 2025-04-29 06:40
鼓浪屿艺术旅游发展现状 - 鼓浪屿通过在全岛设置8个共享钢琴演奏点和3个音乐会客厅,打造沉浸式音乐体验,吸引音乐爱好者重复游览[3] - 共享钢琴通过微信公众号免费预约使用,结合景点布局形成"循音打卡"新旅游模式[3] - 亚洲最大管风琴"卡萨翁700"经国际团队四年修复后成为核心文化IP,带动专业游客专程到访[4] 文旅融合创新实践 - 延平戏院通过闽南传统戏剧展演(提线木偶戏、高甲戏、南音)实现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春节期间成功吸引游客[6] - 外国文物馆举办"中国龙与法国百合花"特展,以17-18世纪中法宫廷交流文物展示跨文化魅力[6] - 八卦楼开设管风琴修复公开课,由首席维修师现场教学,将专业技术转化为旅游体验项目[4] 未来发展规划 - 管委会计划在五一及暑期旺季深化沉浸式艺术项目,通过"老景点+新体验"模式提升游客粘性[8] - 全岛艺术资源整合形成完整游览动线,覆盖从古典音乐(管风琴)到现代互动(共享钢琴)的多元体验[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