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敦煌项目

搜索文档
传承文化遗产 彰显时代担当
新京报· 2025-06-11 21:53
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中国已形成覆盖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网络 [2] - 实施超1万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修复6.2万件(套)珍贵文物 [2] - 博物馆参观人次呈现"井喷式"增长,传统文化传承氛围显著增强 [2] 制度与技术赋能 - 建立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文物精准管理 [3] - 实施"大遗址保护国家工程",对长城、大运河等150处大遗址开展系统性保护 [4] - 推动"非遗工坊"与乡村振兴结合,如贵州苗绣、苏州缂丝等传统技艺现代化 [4] 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 浙江良渚古城遗址通过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现文旅融合与区域经济增长 [4] - 辨证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在严格保护遗址本体基础上打造文化综合体 [4] - 文化遗产保护从"单打独斗"转向跨领域、跨区域协同治理 [4] 创新与国际传播 -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数字敦煌"全球共享等项目激活文化遗产现代价值 [5] - 敦煌莫高窟壁画和良渚古城水利系统成为国际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6] - 通过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如故宫)、"中国非遗文化周"等活动创新传播方式 [7] 国际合作成果 - 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促进多学科协同创新 [6] - 中法在木质遗存与土遗址保护领域合作推动技术交流 [6] - 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成为增进国家间友谊的纽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