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体验项目
icon
搜索文档
云南旅游产业链竞争力研究:数字化驱动下的体验升级与产业重构
新浪财经· 2025-07-01 08:31
云南旅游产业链现状 - 上游资源富集自然景观如玉龙雪山、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及人文资源如丽江古城、傣族泼水节,拥有众多5A与4A级景区 [1] - 中游形成15个机场及高铁网络交通骨架,住宿体系涵盖高端酒店与特色民宿,特色餐饮如过桥米线,演艺娱乐如《丽水金沙》,但存在偏远景区交通不便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问题 [1] - 下游客源以国内周边及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入境游客来自东南亚与欧美,2023年游客接待量达10 4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 44万亿元,文旅融合、康养旅游、乡村旅游成为新趋势 [1] 竞争力分析 - 优势包括独特自然与民族文化资源如丽江、大理品牌,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推动跨境旅游合作 [1] - 挑战包括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待提升、产业链协同不足 [1] - 发展机遇来自政策支持、消费升级与技术进步,现实威胁包括周边市场竞争、突发事件及环境压力 [1] 数字化技术应用 - 截至2024年云南5G基站达15 5万个,实现A级景区全覆盖,丽江古城部署3万余个物联网感知单元用于消防与客流监测 [2] - 大数据构建游客画像,AI驱动智能客服与导游,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2] - "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整合预订、导览、投诉功能,丽江古城智慧小镇通过5G无人巡逻车、全息投影实现智慧化管理与体验 [2] 产业重构与企业变革 - 文旅融合催生东巴文化体验等项目,农旅融合推动弥勒可邑小镇等乡村旅游发展,体旅融合打造梅里雪山徒步等IP [2] - 产业链各环节通过数字化优化,产品开发基于游客偏好定制,营销借助短视频平台精准触达,服务实现电子票务与智能导览升级 [2] - 企业运营管理向信息化转型,与科技、金融企业跨界合作,在线旅游平台整合资源提升效率 [2] 竞争力提升路径 - 加强5G深度覆盖与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改造,开发VR/AR等创新产品 [3] - 高校增设数字化课程并引进高端人才 [3] - 出台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强化数据安全监管,完善投诉处理与信用管理机制,推动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 [3]
四川出台11条政策措施,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政策 资金保障与投融资渠道 - 鼓励统筹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项目 [2] - 探索设立文旅商贸投资引导基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 [2] - 金融机构推出专属金融产品融资担保机构开发适配业务保险机构开发定制化产品 [2] - 支持企业通过企业债、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融资鼓励社会资本以租赁承包联营等形式投资 [2] 硬件设施与土地资源利用 - 将幸福美丽乡村路和旅游化改造项目纳入省级交通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3] - 乡村旅游村供水供电供气等管网纳入市政工程统一规划智慧乡村旅游纳入数字乡村建设 [3] - 允许农民出租入股合作盘活闲置住房旧厂房仓库可经批准按原用途使用土地5年 [4] - 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用地不改变用途则不征收自驾车营地未利用地可按原地类管理 [5] - 矿山修复后土地建设非永久设施可不征收经营性营地项目依法复合利用土地资源 [5] 用地保障与市场主体培育 - 省级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应保尽保其他项目由市县统筹调剂原贫困县每年专项安排600亩指标 [6] - 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或使用权入股联营方式保障用地 [6] - 鼓励乡村旅游带头人领办合作社民营资本兴办旅游企业可享财政贴息降费扶持 [7] 特色产品开发与品牌建设 - 挖掘历史文化民俗非遗资源开发文化体验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申报省级重点项目 [8] - 利用户外资源发展体育旅游支持举办消费季活动基地建设可获一次性奖补 [8] - 新认定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奖补200万元全国重点镇乡村分别奖补100万50万元 [10] 人才队伍建设 - 依托高校乡村振兴学院等开发实训项目可申报省级专项资金 [11] - 科研院所培养民宿管家研学指导师等人才每年遴选农旅融合指导员提供技术服务 [11] - 乡村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 [11]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奔赴 为观展赴一座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游选择
央视网· 2025-05-19 03:12
博物馆行业转型趋势 - 博物馆正从高冷范儿转向可亲可近的新面貌 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1] - 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 到博物馆去成为新风尚 吸引年轻人专程为参观博物馆而赴一座城旅游 [4] - 博物馆从单向输出转变为与观众双向奔赴 通过文化体验项目如《再现大邑商》增强互动性 [4] 博物馆联动与展览创新 - 全国28家文博单位联动 携338件套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殷商文明展览 跨越3500年历史 [6] - 博物馆展览突破地域限制 通过跨区域合作激活文化影响力 [6][7] 博物馆空间拓展与主题创新 - 博物馆突破传统围墙限制 向机场等非传统场所扩展 如西安西部机场博物馆利用6400平方米空间展示考古文物 [9] - 乡村博物馆兴起 如成都和林村将农房改建为气象博物馆 结合稻田实地展示气象与农业关系 [9] - 专家指出大型展馆应推出新时代主题 在文旅融合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 [11]
“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即将开进鹏城
经济观察报· 2025-05-06 20:33
(原标题:"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即将开进鹏城) 各位旅行搭子,注意了! "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 即将于5月22日至26日 开进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山东展区 这个展区"有点意思" 在5月22日开幕的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上,山东展区将现场打造"齐鲁1号"沉浸式文旅体验场景,还原 列车场景细节,从车厢座椅到全景式视窗,复刻真实旅途体验,打造"可感知、可互动、可体验"的文旅 体验休闲空间。 踏上这趟"旅游列车",即可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旅盛宴。在这里,观众既能触碰数字文旅勾勒的"诗 和远方",又能在舌尖与指尖的体验中,触摸齐鲁大地鲜活跳动的文化脉搏。 文旅体验、智慧景区、 数字文创、非遗美食…… 吃喝玩乐游购娱全覆盖 带你一站式解锁"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 行走的齐鲁文化 这趟列车"有点东西" "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作为全国首个省级政府主导、铁旅融合、路企联动、乘游共享的串联性专 线旅游列车,既是旅游目的地属性的沉浸式旅游体验产品,也是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的全新尝试。 列车坚持动车化理念设计,突出适老化改造和功能升级,把齐鲁文化元素及山东16市地域特色融入车厢 主题设计,同步增加休闲、娱乐、观光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