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十部门发布实施方案 拓展农产品消费新空间(政策解读)
人民日报· 2025-08-01 05:57
新式茶饮、低脂奶酪、谷物能量棒……不同于传统的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需求,如今消费者更加注 重农产品的品质化、个性化、功能化,许多新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出现。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个方面23 项具体举措。 如何优供给? 农产品消费的源头是农业生产。今年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9%的较高水 平。"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 增加70%,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6097.8亿元, 带动农产品生产向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迈进。 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遴选发布了哈尔滨红肠、郫县豆瓣、西湖龙井茶等39个第一批重点培育的地方 特色食品产业名单,引导各地深入挖掘本地区粮油、畜禽、果蔬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加大精深加工转化 力度。"食品工业上游承接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下游拉动日常饮食消费,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规划 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 司长李强表示。 如何畅流通? ...
奖金池12.2万元!佛冈水头兴乡青年创业大赛报名通道开启!
南方农村报· 2025-07-30 15:27
活动概述 - 2025年水头镇首届"青春逐梦活力兴乡—水头羊晚杯"创新创业大赛报名通道开启,面向创意人才、创业达人及返乡青年,涵盖技术、文创、直播等领域[1] - 活动主题为"青春逐梦活力兴乡",时间定于2025年7月11日至9月8日,地点在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2] 组织架构 - 指导单位包括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佛冈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特别支持单位含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等[2] - 主办单位为中共佛冈县水头镇委、水头镇人民政府等,承办及协办单位涉及城乡规划、建设开发、文旅、高校等13家机构[2] 赛事内容 - 参赛项目需选址水头镇,参考附件项目库,分创业实践组(需已注册公司且运营超180天)和创想圆梦组(团队≤8人)[2][3][4] - 项目方向覆盖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直播带货等10余个领域,需符合政策要求[4] 赛事安排 - 分报名(7月11日-8月20日)、初赛(8月21日-25日)、复赛(8月26日-9月2日)、决赛(9月8日)四个阶段,采用演讲+答辩形式[5] - 创业实践组决赛入围9个项目,创想圆梦组入围6个,决赛在佛冈县融媒体中心展播[5] 奖项设置 - 创业实践组设一等奖1名(奖金3万元)、二等奖2名(1.5万元)、三等奖3名(1万元)及优胜奖3名(3000元)[6] - 创想圆梦组设一等奖1名(1万元)、二等奖2名(5000元)、三等奖3名(1000元)[6] 支持措施 - 提供场地免租入驻、创业融资对接、政策补贴(如"青创贷")、技能培训、媒体宣传等10项支持[7][8][9] - 获奖项目可获个人IP打造、产销对接、推优评选等资源,如推荐参加广东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8][9] 报名方式 - 创业实践组需提交营业执照、计划书等6项材料,创想圆梦组需团队介绍及计划书等5项材料[10] - 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或邮箱报名,线下可至佛冈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或水头镇党群服务中心提交[12][13]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 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新华社· 2025-07-30 10:13
江文胜表示,农业农村部将从扩总量、促优质、拓渠道等方面继续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具体包括 加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力度;大力推广应用绿色有机标准、绿色防控等技 术,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等。 食品工业上游承接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等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下游拉动着人民群众的日常饮食消 费。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表示,将重点围绕加快生物技术应用、打造特色食品产业 集群、扩大食品消费等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食品工业供需适配性,促进农产品消费提质升级。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膳食结构的营养健康越来越 受到关注。 对此,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说,将研发推广营养健康食谱,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 并会同相关部门深入推进"健康饮食 合理膳食"专题科普,积极开展"减油、增豆、加奶"和"增加蔬菜水 果、全谷物和水产品摄入"宣传,引导城乡居民调整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让老百姓能够会选、会吃、 吃出健康。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 实施方案,按照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 ...
以农文旅融合助力海南城乡融合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7-30 08:57
发展状况 海南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高、气候特色鲜明,具有农文旅发展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海南牢 记习近平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 牌"的嘱托,依托农村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民族文化、乡土文明等资源,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载 体,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比如,在三亚博后村玫瑰谷,游客不仅可以赏花、摄影,还可以体验玫瑰种植、品尝玫瑰饼、购买 玫瑰。玫瑰谷已成为花卉主题旅游景点,同时,玫瑰谷延伸的产业链,将鲜花生产、观赏、销售扩展到 了食品领域,实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海口市结合琼北文化,打造城市与郊区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链, 探索城乡融合模式;文昌市探索打造休闲产业集群;琼海市着力打造国家农业公园与乡村旅游品牌,探索 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不过,农文旅融合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文化开发利用不够,海南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革命文 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但不少乡村旅游尚处于简单复制层面,缺少对文化的深入挖掘、利用; 缺乏长期规划;农文旅融合度不紧密,不少乡村旅游还处于自然生态观光阶段,人文旅游景观尚未得到 深度开发;有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在重要节假日与旅游 ...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新华社· 2025-07-30 08:45
如何看待并落实这些新举措?在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有关 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 案,按照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的政策思路提出一系列新举措,顺应农产品消费新趋 势、新特点,着力从变化中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当前农产品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化、个性化,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以及新式饮品、功能性食品等加工产 品需求快速增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说,针对这些趋势,实施方案提出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 给,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和服务。"十 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 70%,涵盖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品类。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 亿吨,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达6097 ...
提升数字化技能改善农民生活
经济日报· 2025-07-30 06:28
从产业发展看,农民数字化技能提升还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数字技术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 时,还在快速催生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新业态。如今,多地县乡通过互联网大力宣传推广本地乡村 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 活力。 农民数字化素养持续提升,还能让农民更便捷地参与乡村事务,享受优质公共服务。通过信息化平台, 农村的政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变得更加高效透明。目前我国农民使用相关数字工具能力越来越强, 通过手机或网络获取政策信息、参与村务决策的人比比皆是。 农民数字化技能持续提升,让乡村全面振兴的数字支撑更坚实。前不久,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印发的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深化乡村数字普惠服务,并对持续提升乡村教育数字化水 平、培育壮大数字乡村人才队伍等工作作出部署。 在数字时代,数字化手段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数字化技能的加快 掌握和持续提升,对实现强农惠农富农任务目标,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积 极作用更加明显。 从农业生产方面看,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
遵义:红土地缀满“生态绿”
金融时报· 2025-07-29 10:49
"我姓红星""马灯,照亮长征的路""看遵义会议会址,必看'伟大转折'(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6月 初夏,《金融时报》记者一踏上遵义这片土地,无论是在城里的大街小巷,还是乡间的村舍农庄,都能 看见"老标语""新标语""潮标语"交织叠印,构成别样的"红色文字风景线"——鲜艳的红色,正是这座城 市的底色。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第一站就来到遵义。"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的嘱托,至今响彻全城。走进当年红军歇过脚的枫香镇花茂村,总书记与村民 们促膝交谈:"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传统手艺不能丢,要带领乡亲们一起富"——殷殷 嘱托,字字真情,一一投射在革命老区群众的心田里。 10年来,遵义市作为贵州省第二大城市,与我国经济发展同频共振,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 大关,较2015年翻了一番。真正蜕变为"花繁叶茂"之地的花茂村,"生态优、乡风好、产业兴、腰包 鼓、笑容更灿烂"是乡亲们挂在嘴边的顺口溜。家事国事天下事,"让群众富起来"这件头等大事,是这 片红土地在新时代孜孜求索的"真理之路"。 "我在花茂有块田"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 ...
村咖热潮涌动 新业态激活振兴动能
消费日报网· 2025-07-29 10:40
乡村咖啡馆行业概况 - 乡村咖啡馆凭借乡野风情与咖啡文化交融的体验迅速走红社交平台,成为都市人群逃离喧嚣、追寻"松弛感"的热门打卡地 [1] - 村咖不仅是休闲消费场景的创新,更搭建起城乡要素流动的桥梁,通过将农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盘活闲置农房资源,为乡村资源"变现"开辟新路径 [1] - 乡村咖啡馆正以独特的姿态融入乡村发展新图景,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引擎 [1] 市场规模与区域发展 - 北京已开设209家村咖,年接待量361.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296万元 [2] - 怀柔区的"亲然·大山咖啡"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年收入达200万元 [2] - 浙江安吉集聚超300家村咖,年接待游客量超过615万人次,形成1.21亿元的特色产业规模 [2] - 安吉"深蓝计划"创下单店日咖啡出杯8818杯的全国纪录 [2] -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改造提升20余家特色村咖,年接待游客量超150万人次 [2] 经营模式创新 - "村咖+民宿"模式深度融合住宿与休闲业态,北京密云区老友季乡村花园民宿咖啡营收占民宿总收入的10% [3] -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喜马拉雅电影咖啡馆拓展特色民宿、藏餐等业务,带动本村5户群众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3] - "村咖+农场"模式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浙江余杭黄湖的施丹妮农场年营收达300多万元 [3] - "村咖+非遗"模式将唐卡、石刻等非遗体验融入经营,提升游客文化体验 [4] 行业挑战 - 场景同质化严重,许多村咖在装修风格、产品类型上缺乏特色 [5] - 专业人才短缺,乡村地区难以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5] - 季节性客流波动明显,淡季时经营压力倍增 [5] - 偏远地区物流成本高,咖啡豆、奶制品等原材料运输成本较高 [5] - 头部咖啡品牌逐渐下沉市场,村咖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5] 发展建议 - 政府应出台支持村咖发展的政策,如提供租金补贴、税收优惠等 [6] - 加强行业规范,制定服务标准和卫生标准,如北京市平谷区制定《乡村咖啡店食品经营指引》 [6] - 强化区域资源整合,构建"咖啡+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体系 [6] - 鼓励村咖与周边景区、民宿、农家乐等合作,推出"咖啡+民宿""咖啡+采摘"等套餐 [6] - 加强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咖啡制作、门店运营等相关培训 [6]
年中经济观察丨泼水狂欢、特色民俗……沉浸式体验激活乡村消费活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8 20:37
乡村游市场发展 - 乡村游市场持续火热,"可看、可玩、可尝、可买"的农旅融合消费场景不断涌现 [1] - 福建华安县坪水村基于泼水习俗开展暑期泼水狂欢活动,吸引大量游客 [1] - 坪水村森林覆盖率超72%,海拔680米,夏季平均气温23℃,成为消暑纳凉好去处 [1] 民俗与文旅体验 - 坪水村保留盛夏用瀑布水相互泼洒祈求安康的习俗,吸引游客参与 [1] - 当地高山族抛陀螺活动寓意祈求丰收,陀螺转速与农作物生长关联 [3] - 畲族特色演出如竹竿舞,游客可参与体验民族习俗魅力 [3] - 市集提供当地美食如"米香",以糯米、花生、芝麻为原料制成 [5] 游客增长与消费带动 - 夏季每周吸引游客约1万人次,同比增长15% [6] - 当地农户以"一镇一品"主题售卖特色水果及好物,覆盖100个行政村和社区 [8] - 热门旅游乡镇举办智能家居、家电、数码产品巡展,带动消费超1.35亿元 [8] 县域旅游资源整合 - 华安县立足世遗土楼、温泉康养等资源,开办活动激发乡村消费活力 [10] - 上半年接待游客264.73万人次,同比增长13.4% [12] - 旅游收入24.03亿元,同比增长11.3% [12] - 返乡创业年轻人增多,当地居民增收途径多样化 [12]
解锁各地花样避暑新玩法 沉浸式体验绽放夏日消费活力
央视网· 2025-07-28 15:08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乡村游市场持续火热,"可看、可玩、可尝、可买"的农旅融合消费场景不断涌现。福建华安县坪水村基于当地的泼 水习俗,在暑期开展泼水狂欢活动,吸引不少游人。 山区村落气候宜人 "亲水"体验消暑纳凉 记者来到福建华安县坪水村的泼水广场,先来通过一段航拍画面看看这里的环境。坪水村坐落于鹰仔尖山麓,森林覆盖率超72%,海拔 680米,夏季的平均气温只有23摄氏度。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让这里成为许多游客消暑纳凉、感受美景的好去处。 虽然是周一上午,但还聚集着不少游客正在泼水狂欢。游客们有拿盆、拿水枪的,还有直接上手的,整个场面特别热闹,充满了欢声笑 语。大家泼的水是身后这座山上魔公瀑布流下来的,这里一直以来都有着在盛夏时节用瀑布水相互泼洒、祈求安康的习俗。当地也是依托这种 特色,从2020年开始,在每年的暑期定期地开展泼水活动,并且串联起隔壁村落的漂流资源,让游客能够感受到"亲水"的清凉和乐趣。 民俗体验吸引游客 特色产品丰富文旅场景 这几天,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在博物馆展厅里,青铜雁鱼灯、马蹄金等珍贵文物吸引游客驻足欣赏。博物馆 推出的多项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在"巧手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