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肌间刺草鱼
icon
搜索文档
技术落地终极命题:谁来保证基因编辑的食品安全?|解码基因编辑⑤
南方农村报· 2025-07-30 15:33
基因编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 基因编辑技术在中国农业领域加速应用,2023年4月首个农业用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颁发给高油酸大豆,2024年5月首个主粮作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获批 [7][8][9] - 近十年来中国水产基因编辑研究进展迅速,在十多个品种上取得重要成果,涵盖黄颡鱼、罗非鱼、半滑舌鳎等 [13][14] - 基因编辑技术可对生物基因组进行精准修饰,显著提升动植物生产性能、抗病能力和肉质,突破传统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等难题 [11][30][31][33][34][35][36] 基因编辑技术的具体成果与案例 - 2014年通过敲除肌肉抑制基因培育出生长快、肉质高的黄颡鱼新品系,2013年实现对罗非鱼性别、体色、生长等性状的规模化控制 [41][42][44][45] - 2014年首次在半滑舌鳎上成功开展基因编辑研究,推动海水养殖鱼类相关研究,随后在团头鲂、异育银鲫等品种上取得成果,加快生长速度 [48][49][50][51] - 2022年半滑舌鳎基因编辑快速生长雄鱼通过验收,自2021年起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无刺"鲫鱼、团头鲂、草鱼等新种质 [56][57][58] - 2025年广东海大集团出资5000万元获得"无肌间刺草鱼技术"20年使用权,中国已完成50多种养殖鱼类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61][62][63][64][65][66] 基因编辑技术的潜在风险 - 技术层面存在脱靶效应风险,可能激活动物致癌基因或改变植物基因功能,导致不良表型 [16][19][20][21][22] - 应用层面存在生态逃逸和基因扩散风险,编辑动物逃逸后可能改变野生种群性状分布,影响生态平衡 [17][94][95][96][97][98][99] - 外源DNA可能非预期插入宿主基因组,如2019年美国发现基因编辑牛含外源细菌DNA序列,2023年巴西"抗热短毛牛"项目因潜在皮肤疾病搁浅 [79][80][81][82][83] - 新蛋白可能具有毒性或致敏性,基因编辑品种作为食材或饲料时其新增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改变,但目前缺乏统一安全检验标准 [84][85][86][87][88] 风险管控与安全措施 - 科研阶段通过全基因组测序、脱靶位点预测验证等技术筛选个体,剔除非预期突变,确保品系基因纯净 [106][107][108][110][111][112] - 采用"可控不育"技术消除养殖动物生育能力,如利用远缘杂交、多倍体诱导技术在鲫鱼、鲤鱼上实现不育,保护野生种群 [113][114][116][117][118] - 陆基封闭式养殖设施如循环水系统可降低逃逸风险,参考转基因三文鱼案例采用陆地封闭养殖加三倍体不育雌鱼的双重隔离措施 [119][120][121][122] - 建立撤销机制为上市产品兜底,如泰国法规明确发现非预期性状或环境风险超标时将撤销认证 [123][124][125] - 2023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首次对CRISPR/Cas9技术培育的养殖鱼类进行食品安全评估,证实基因编辑鲤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128][129][130][133]
从实验室到餐桌,全球基因编辑动物食品监管困局|解码基因编辑②
南方农村报· 2025-06-18 16:32
基因编辑技术概述 - 基因编辑与转基因存在本质差异 重点在于修饰自身基因而非引入外源基因 [8][9] - 基因编辑是国际生物育种竞争的制高点 产业化是大势所趋 [11] - 技术突破快于监管体系建设 构建完整产业链条需要更长时间 [25][26] 全球监管格局 - 监管政策分为两大阵营:宽松监管(美国/日本/阿根廷)与严格监管(欧盟/中国/新西兰) [29][31][47] - 美国对无外源基因产品实行标签豁免政策 日本2019年起仅需备案即可上市 [33][34][39] - 欧盟2018年将基因编辑按转基因标准监管 但2024年投票赞成对NGT植物放宽监管 [48][49] - 中国将基因编辑纳入转基因监管体系 但正加速调研为产业化铺路 [51] 产业化现状 - 日本是全球批准基因编辑动物食品最多的国家 2025年新增批准罗非鱼上市 [39][70] - 阿根廷开发出鱼片产量提升70%的罗非鱼 但尚未实现真正上市 [42][43] - 美国转基因三文鱼公司AquaBounty上市后持续亏损 2024年关停养殖业务 [82][83] - 中国水产科学院已实现黄颡鱼基因编辑育种 但产业化仍处讨论阶段 [76][77] 市场接受度 - 日本出现"OK种子"运动 农民主动标注非基因编辑产品 [73][74] - 美国51%消费者对基因编辑食品存在疑虑 75%要求强制标注 [80][81] - 公众对医疗用途接受度高 但对食品应用态度多元且激烈 [68][69] 行业发展趋势 - 预计2027年全球基因编辑市场规模达157.9亿美元 农业应用占比显著 [89] - 泰国2024年出台首个水产基因编辑认证标准 建立安全退出机制 [100][101] - 中国海大集团5000万获得无肌间刺草鱼技术20年使用权 [103] - 多位院士建议"十五五"期间推动基因编辑水产养殖产业化 [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