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交通骨架
icon
搜索文档
【环时深度】从港口到水龙头,在喀麦隆感受“中国效率”
环球时报· 2025-05-20 06:48
"过去,我们的港口只能停靠小船,欧洲货轮宁愿绕道多哥的洛美港。"港口运营部经理保罗对记者 说,"现在,港口吞吐量大大提升,铝土矿、可可豆能直接从喀麦隆走向世界。" 供水短缺曾严重掣肘当地的经济发展。巴富萨姆旧水厂年久失修,供水常年紧张。水厂厂长伊利加感 叹:"中国伙伴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前所未有的信心。"喀麦隆自来水公司总经理布莱斯告诉记 者:"这一工程已创造超过千个就业岗位,培养了大量本地人才,也拉紧了中喀合作的情感纽带。" 在港区控制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货轮航线和集装箱流转的信息。中国培训出来的当地工程师约瑟 夫指着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度系统说:"在这里,'中国效率''中国技术'嵌入了非洲港口。"约瑟夫是渔夫 之子,他告诉记者:"中国师傅教我操作设备时,总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08道涵洞、6座上跨桥、8条地下通道——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中国工程师与喀麦隆工人的通力协 作。温跃平笑着说:"有一次大雨冲塌了便道,我们团队连夜搭桥,48小时后工程照常推进。" 【环球时报赴喀麦隆特派记者 黄培昭】提到喀麦隆,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足球,却不知道它还有"非洲 缩影"的称号。"如果你想要一次游遍非洲,那就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