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处理器IP产品

搜索文档
【半导体新观察】国产AI芯片商业化提速 头部梯队业绩修复产业链加速适配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21:48
行业复苏与业绩增长 - 电子行业复苏及国产AI生态成长推动A股AI芯片龙头业绩显著修复,一季度传统淡季业绩同比提升[1] - 国内智能算力规模高速增长催化AI芯片公司业绩:海光信息2024年归属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增50%,一季度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75%[2] - 寒武纪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净利润3.55亿元连续两季度扭亏,合同负债环比增加[2] - 瑞芯微2023年净利润5.95亿元同比增341%,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200%[2] - 全志科技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600%,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9155.2万元同比增87%,智能终端芯片与电源管理芯片收入均增46%[3] 国产AI生态建设 - 国产AI产业短板在于生态不完善,科大讯飞因软件生态适配问题导致大模型迭代延迟2-3个月[4] - 海光信息联合5000家产业链企业开展超1万项技术研发,推出"星海计划"覆盖服务器厂商浪潮、联想等[5] - 寒武纪智能处理器IP已集成超1亿台智能终端,思元系列芯片应用于多家服务器厂商,并推动高校AI课程建设[6] - 瑞芯微计划推出协处理器解决方案解决算力需求与芯片迭代周期矛盾,下一代旗舰芯片支持多芯片级联[6] - 全志科技与小米、腾讯等头部客户合作,聚焦AI语音/视觉应用链,实现多领域产品量产[7] 技术应用与市场拓展 - 海光信息集成电路毛利率达63.7%,合同负债从9亿元扩张至32亿元显示订单增长[2] - 瑞芯微受益于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推动端侧AIoT爆发,汽车电子/机器视觉领域增长迅猛[3] - 全志科技扫地机器人、智能汽车电子、智能投影领域收入显著增长[3] - 寒武纪云边端一体化芯片平台已形成统一生态,推理软件适配大模型并优化开源生态[6] - 海光信息高管预测AI与传统产业融合加速将持续提升行业景气度[1]
“牛散”加仓!国产AI芯片“牛股”,一季度盈利超3.5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4-19 14:48
业绩表现 - 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规模几乎追平去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季度环比增长约26% [1] - 去年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56%,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同比亏损收窄近五成 [2] - 去年第四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实现上市以来首次盈利 [2] - 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85元 [3] - 去年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1.59亿元,相应增厚公司盈利 [2] 业务发展 - 去年公司云端产品线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近12倍,达到11.66亿元 [1][3] - 边缘产品线营收同比下降近四成 [3] - 智能处理器IP产品已集成于超过1亿台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终端设备中 [3] - 思元系列产品已应用于多家服务器厂商的产品中 [3] - 去年智能芯片及板卡产量同比下降88.9%,销量同比增长五成至3.89万片,库存同比下降约2% [4] - 前五大客户贡献销售总额九成以上 [4] 技术优势 - 公司研发的通用型智能芯片能够更好地匹配和支持人工智能算法中的关键运算操作,在性能和功耗上存在显著优势 [3] - 具备灵活的指令集和精巧的处理器架构,技术壁垒高但应用面广,可覆盖人工智能领域高度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3]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0.72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1.31% [4] 股东变动 - "牛散"章建平从去年第四季度位居公司第八大股东,并在第一季度进一步增持至1.46% [2][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连续增持,今年一季度持股比例达到3.7% [7]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以及上证50等开放式指数基金一季度着手减持 [7] -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开放型指数基金新进成为第十大股东 [7] 股价表现 - 去年寒武纪股价大幅上涨,涨幅最高逼近五倍,最高价一度达到818.87元/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