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扦检一体化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风吹麦浪好“丰”景——多地小麦机收一线见闻
新华社· 2025-05-29 21:56
农机作业效率提升 - 浙江宁波余姚市临山镇丰宣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采用8台收割机同时作业,5至7天完成4000余亩小麦收割[2] - 山东汶上县通过科学安排农机跨区作业和"麦收结对服务联系人"机制,确保小麦机收服务供需"零落差"[3] - 江苏盱眙县创新投用农机调度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调配农机资源,实现种植户与农机手精准对接[11] 机械化技术应用 - 浙江宁波余姚市临山镇实现"收割—运输—烘干"全链条机械化作业,节省人力并降低粮食损耗[2] - 山东汶上县推广秸秆还田、深耕深翻、宽幅精播等技术,预计全县小麦平均亩产达580公斤,同比增加10公斤[3] - 山东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新建高标准粮仓使地方储备粮储存综合损耗率降至0.38%,低于国家标准[9] 机收减损成效 - 河南商水县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中,机收损失率普遍控制在0.3%左右[4] - 山东对小麦种植面积超50万亩的县(市、区)实现机收损失监测全覆盖,确保全省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7] - 济南、临沂、日照等地应用智能扦检一体化系统,送粮车辆检验效率提升1倍并减少粮食撒漏[9] 服务保障措施 - 河南商水县针对5月31日阴雨天气风险,组织22个农机服务站、595个行政村服务点24小时值守,保障2461台自有收割机和1500台跨区收割机作业[11] - 商水县在交通要道设置"三夏"机收接待站,提供免费茶水、避暑药品和机械维修等服务[11] - 江苏盱眙县紧急调集收割机,力争一周内完成全县90%以上小麦抢收任务,并通过农机调度平台优化资源配置[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