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收割机
icon
搜索文档
遇见你丨“00后”农机手“火口夺粮”,一起来认识这位热心肠的“麦田守望者”
央视网· 2025-07-24 01:34
王振豪:从早上到现在差不多收了有五六十亩吧,因为刚才上一家的已经割完了,然后这一家的他还没有来,趁这点时间就是下来检查一 下机器,看有没有需要保养的。 王振豪25岁,河南确山县人,从事农机收割工作已经5年了。今年5月,他随收割队在湖北收小麦。听到着火这事儿的时候,他本来正要去 吃午饭。 王振豪:当时就是我在其他地方干完活,然后去街上,有个大哥很着急找到我,他说有麦子着火了,问我能不能帮忙割一下,当时我什么 也没想,就开着收割机直接往地里面走。 危急时刻 冲进火海抢收小麦! 前不久,湖北天门一村庄的麦田因焚烧秸秆意外起火,40亩成熟待收的小麦陷入火海。危急时刻,一名年轻的农机手挺身而出,驾驶着收 割机冲进熊熊燃烧的麦田,争分夺秒抢救那些即将被大火吞噬的小麦。 在浓烟中他抢收20多分钟,以打隔离带的方式阻断火情,最终成功抢救下22亩小麦。这位勇敢的农机手,就是来自河南确山县的00后小伙 ——王振豪。一起来认识这位"火口夺粮"的农机手。 抢救失火麦田后,王振豪继续北上作业。再次见到他,是在河北邯郸曲周县的一片麦田里。 冒险冲进火海抢收粮食,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王振豪来说,几乎是本能。他心疼那些粮食、也特别理解农民的 ...
禹城农商银行:为农机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齐鲁晚报网· 2025-06-28 17:16
农机金融服务支持 - 禹城农商银行建立贷款绿色通道,提供针对性、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助力"三夏"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1] - 该行积极推广"农机贷""粮食增产贷""粮食收购贷""鲁担惠农贷"等政策性产品,聚焦农机供应链核心企业等重点涉农主体 [2] - 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贷款利率优惠、业务费用减免等政策支持,畅通"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渠道 [2] 农机销售与库存 - 禹城市富民农机有限公司销售展厅各类智能农机设备齐全,客户络绎不绝 [1] - 公司负责人胡女士从事农机销售十几年,已成为当地群众信赖的品牌 [1] - 农商银行100万元的备货资金帮助公司在销售旺季前备足货源,实现农机库存自由 [1] - 目前公司已备有收割机、播种机、农业无人机等各类先进农机设备百余台 [1] 银行服务措施 - 禹城农商银行成立工作专班,围绕"夏收、夏管、夏种"开展全面调研,分析研判信贷形势 [2] - 科学制定"三夏"信贷资金投放计划,细化金融支持措施 [2] - 及时把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粮食生产、收购、加工、仓储、销售和夏播等重点涉农领域 [2]
良技良机绘就丰收图景
经济日报· 2025-06-22 06:28
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 - 宁河区小麦种植面积达24.56万亩,预计总产量11.79万吨,同比增长2% [1] - 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于收割机,提升收割效率,实现"收割、脱粒一气呵成" [1] - 植保无人机开展"一喷三防"作业,有效防治病虫、干热风、早衰 [1] 反季节作物种植探索 - 首次试种夏收露天白菜"秋冠二号",亩产达1.5万斤,开辟100亩试验田 [1] - 采用育苗移栽和精准水肥管理技术,成活率提高,亩增收约3000元 [2] - 滴灌技术节约用水并减少病害发生 [2] 特色作物规模化发展 - 岳龙镇红瑶甘薯基地扩展至2万亩,采用无人机控旺技术提升效益 [2] - 构建"育苗—种植—存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年加工薯制品3000吨 [2] - 甘薯加工中心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9000万元 [2] 政府与技术支持 - 成立种植业生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组,全程指导农户 [1] - 天津农学院专家提供反季白菜种植技术解决方案 [2]
田间地头也有“星辰大海”——三位“00后”新农人的夏收故事
新华网· 2025-06-21 21:02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农业无人机大幅提升效率,施两吨肥料从传统人工需3人4-5天缩短至无人机1小时完成[1] - 北斗导航农机实现高精度作业,播种1000米误差小于5厘米且支持24小时连续作业[3] - 无人机作业服务面积显著增长,从5年前每年3万亩增至当前半年突破8万亩[4] 新农人职业特征 - "00后"新农人普遍掌握多种智能农机操作,包括收割机、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全品类设备[1][3] - 年轻从业者日均作业强度高,夏收期间每日作业面积超100亩,工作时长可达15小时以上[3] - 职业收入具备吸引力,智能农机驾驶室配备空调等改善工作环境,形成正向激励[3] 行业转型趋势 - 智慧农业装备渗透率快速提升,自动巡航无人机、大数据云平台成为标准生产工具[3] - 新农人带动技术扩散,单个合作社可吸引3名同龄人加入并完成多机型操作培训[6] - 社交媒体加速行业形象转变,"00后农机手"等关键词频繁成为网络热点[4] 政策与商业模式 -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覆盖规模化种植、智能设备采购及数字平台建设等领域[5] - 出现夫妻协作新模式,配偶分工负责智慧作业平台管理,形成业务闭环[5] - 合作社主动组织外部培训,系统学习现代农业技能与创新理念[5]
麦收不弯腰 丰收有底气(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6-18 06:10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 - 小型收割机、联合收割机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如今北斗导航系统已实现收割机田间精准作业[1] - 无人驾驶农机在示范田投入应用,农民可远程实时监控作业轨迹和面积[1]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4.5%提升至2022年62.4%[2] 农业科技创新应用 - 农业无人机、"虫脸识别"智能传感器等技术广泛应用于田间管理[2] - 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智能植物工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新型农业设施普及[2] - 良种培育技术使单位土地产出显著提升,农民反馈"地还是那块地,产出大不一样"[2] 智慧农业发展挑战 - 智慧农业企业面临前期高投入和运营成本压力,存在融资障碍[2] - 农民数字素养不足,对新设备接受度和应用能力需提升[2] - 需建立产学研结合体系,鼓励农业科研与田间实践结合[2] 农业人才培育方向 - 重点培养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电商带头人等"新农人"群体[2] - "新农人"可带动传统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撑[2] - 人才培育是推动"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的核心动力[2][3]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冈比亚新农人见证中非农业友好合作
央视网· 2025-06-14 20:47
博览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汇聚非洲53个国家代表团和4700多家中非企业、商协会、金融机构等超3万人参会参展 [1] - 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规模创历史新高 [1] 非洲商品展示 - 非洲商品馆集中展示乌干达咖啡、可可,赞比亚宝石、手工艺品等非洲特色商品 [2] 专业领域展区与主题交流 - 设立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工程机械等中非经贸合作重点方向展区 [4] - 工程机械展首次聚焦新能源板块,搭建"非洲零碳科技园",展示360平米光伏长廊与电源车协同运作的微电网建设场景 [4] - 中国商品展区展示高科技产品,吸引非洲客商关注 [4] 中非农业合作案例 - 冈比亚农民穆萨·达博通过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实现种植加工全程机械化,农场从3公顷扩大到100多公顷,从亏损转为盈利 [5][7] - 中国专家引进插秧机、收割机等设备,提供从选种到收割的全流程技术指导 [7] - 穆萨团队为周边农户2000多公顷土地提供机械化服务,提高当地农民收入 [7] - 穆萨计划吸引1万名青年投身农业,解决当地就业问题 [7] 中非农业技术传承 - 穆萨将袁隆平团队指导种植的冈比亚稻米敬献于袁隆平墓前,象征中非农业技术合作的深远意义 [5]
三农记者的麦田日记丨农机“大拿”
河南日报· 2025-06-09 07:37
走进武陟县财旺农机专业合作社,未见人,先闻声——合作社理事长史才旺先是叮嘱跨区作业的机手安 全装车,又马上走到一边处理农机故障。 记者在一旁瞅着,10来分钟里,史才旺的电话接个不停。终于,他暂时处理完手头的事,带着歉意 说:"走,屋里坐。" 跟着史才旺来到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屋内陈设简单:一张办公桌,几个板凳,立着的大衣柜 后,还有一张没来得及收拾的床铺。"最近正忙呢,早上5时睁眼到晚上12时,一刻也不得闲,所以就睡 在这儿。"史才旺略显尴尬地解释。 时间:6月7日星期六 地点:武陟县西陶镇中东陶村 天气:晴 "用刹车绳把割台固定好,仔细检查一遍再走,路上注意安全。" "你这个灭茬机发动机的压力太大了,千万别贴着地面割,容易毁机器。" 交谈中得知,史才旺从卖农机配件开始接触农机,至今已有40多年,如今各式农机他都门儿清,是当地 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拿",常常机手发个故障视频过来,他一眼就能指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农机"大拿"史才旺的职责可不止于自己的合作社,外地前来跨区作业的机手也喜欢联系他。"他跟当地 的农户熟,帮我们联系活儿,而且合作社配件齐全、地方宽敞,来这不光能维修机器,还好装车往下一 个地 ...
麦收时节丨麦浪里的“农机医生”
央广网· 2025-06-07 09:39
马俊:我们接了工单以后,十五分钟响应,二十四小时必须闭环,确保麦客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收割机作业密集区都配备了配件服务直通车,马俊的那辆就停在新蔡县栎城镇高速口加油站附近。 马俊:这个地方比较好找一点。我方便去给人家维修,人家也方便买个配件什么的,都好找。 央广网北京6月7日消息(记者任磊萍 河南台记者冉晓晖 王发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眼下,在夏粮主产区河南,小麦收获已达九成。在麦田里,农机维修师凭借 精湛的技术与全天候服务,化身农机设备的"急诊医生",助力农户顺利完成夏收。 在河南驻马店汝南县的一家农机配件中转站配件取货点,刚完成附近三单维修任务的农机维修师马 俊趁着无新派单的间隙,带着徒弟李虎来补充配件。 清点完配件,师徒二人将物品一一搬上皮卡维修车。刚装载完毕,系统便派来新单。 马俊和徒弟李虎路上一点没耽搁,十来分钟后,在麦田里看到了正来回踱步的机手仇永刚。 仔细检查一番后,马俊很快找到"病因"。更换零件,调试,试机,二十分钟后,仇永刚的农机故障 顺利解决。 在成为农机维修师之前,马俊开过各种型号的农机,见过各式各样的配件。收割机出现问题,维修 师埋头修,他蹲在旁边仔细 ...
风吹麦浪好“丰”景——多地小麦机收一线见闻
新华社· 2025-05-29 21:56
农机作业效率提升 - 浙江宁波余姚市临山镇丰宣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采用8台收割机同时作业,5至7天完成4000余亩小麦收割[2] - 山东汶上县通过科学安排农机跨区作业和"麦收结对服务联系人"机制,确保小麦机收服务供需"零落差"[3] - 江苏盱眙县创新投用农机调度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调配农机资源,实现种植户与农机手精准对接[11] 机械化技术应用 - 浙江宁波余姚市临山镇实现"收割—运输—烘干"全链条机械化作业,节省人力并降低粮食损耗[2] - 山东汶上县推广秸秆还田、深耕深翻、宽幅精播等技术,预计全县小麦平均亩产达580公斤,同比增加10公斤[3] - 山东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新建高标准粮仓使地方储备粮储存综合损耗率降至0.38%,低于国家标准[9] 机收减损成效 - 河南商水县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中,机收损失率普遍控制在0.3%左右[4] - 山东对小麦种植面积超50万亩的县(市、区)实现机收损失监测全覆盖,确保全省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7] - 济南、临沂、日照等地应用智能扦检一体化系统,送粮车辆检验效率提升1倍并减少粮食撒漏[9] 服务保障措施 - 河南商水县针对5月31日阴雨天气风险,组织22个农机服务站、595个行政村服务点24小时值守,保障2461台自有收割机和1500台跨区收割机作业[11] - 商水县在交通要道设置"三夏"机收接待站,提供免费茶水、避暑药品和机械维修等服务[11] - 江苏盱眙县紧急调集收割机,力争一周内完成全县90%以上小麦抢收任务,并通过农机调度平台优化资源配置[11]
麦收时节丨为麦田点灯
央广网· 2025-05-29 09:05
农业机械化 -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新开镇小麦大规模机收作业基本收官 种植户和农机手加速奋战完成抢收 [1] - 村民吴从先的收割机前灯罢工导致夜间收割速度不到白天六成 照明仅覆盖5米范围 [1] - 通过无人机搭载4盏150瓦LED灯(合计600瓦)进行夜间照明 最终成功抢收1200亩小麦 [3] 技术创新应用 - 供电技术员采用无人机+发电机供电方案解决田间夜间照明问题 比路灯亮度更高 [3] - 初期试飞遇到供电线束缚问题 通过"田埂会议"借鉴老电工经验改进收放电缆方式 [3] - 经过5次磨合试飞后 600瓦空中照明系统可覆盖2亩麦田范围 [3] 生产效率提升 - 夜间照明不足使收割效率下降40%以上(不到白天六成) [1] - 创新照明方案实施后 新开镇在小雨来临前完成全部1200亩小麦抢收 [3] - 无人机照明系统使夜间作业成为可能 为夏收争取了宝贵时间窗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