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木制小龙舟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一桨划过两千载
人民日报· 2025-05-31 06:22
龙舟文化传承 - 秭归县端午龙舟赛民俗延续至今,形成"端午比年大"的节庆盛典,包含五月初五"头端午"、五月十五"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末端午"的持续一个月庆祝活动[2] - 龙舟竞渡是秭归端午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其《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 - 当地龙舟赛前举行"龙舟披红"仪式,用红布系挂龙舟寓意旗开得胜,比赛包含200米、500米直道赛及抢红夺标赛,2025年新增龙舟拔河项目[2][4] 龙舟队训练与组成 - 郭家坝镇龙舟队成立于2023年,40多名队员含农民、工人、教师等职业,年龄跨度28-55岁,日常训练集中在每日17点后[1] - 训练使用12人小龙舟(传统龙舟为22人),划手动作需与鼓手节奏高度同步,舵手负责方向控制[1] - 当地有"宁荒一年田,不输一年船"的训赛传统,各乡镇队伍在端午前1-2个月即投入备战[1] 龙舟制造工艺演变 - 传统龙舟采用杉木材质,因质地轻、可塑性强能打造弧形船身,现比赛用龙舟多改用玻璃钢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特性[4] - 非遗传承人郑祥龙仍坚持手工制作木制小龙舟模型,旨在推动龙舟文化与端午文化的代际传承[4] 赛事场景与规则 - 比赛时10多支队伍统一着装,两岸观众聚集助威,抢红夺标环节需选手在龙舟靠岸瞬间跃出夺取红布定胜负[2] - 竞技过程中鼓点如疾风骤雨,划手劈波斩浪形成江水飞溅的壮观场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