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

搜索文档
体育改变了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8 06:22
单伟 蒋官洋 蒋力奔摄 田珥圻 走上球场、踏上跑道、挥起球拍……体育运动既是培养人们运动兴趣、运动技能的过程,更是塑造精神 面貌、性格乃至价值观的过程。不分年龄、不论职业,它赋予每个体育爱好者突破自我的可能。人们在 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挥洒汗水和泪水,实现个人进步和发展。 绿茵场上我找到了方向 ■ 单 伟 江苏盐城 站在盐城奥体中心的绿茵场上,我的心里涌起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身披16号战袍征战"苏超",能为 家乡荣耀而战,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张子洋 魏雅之 饶雄 我2002年出生,家乡在盐城。上小学时,我被教练选进校足球队,从此开始了与足球的不解之缘。那时 候,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日子忙碌却充实。因为足球,我学会了自律、独立和坚持,在绿茵场上找到 了方向。 后来,我进入了北京八十中体育学校,再到贵州、江苏昆山,走上更专业的足球道路。但现实也是残酷 的。18岁时的一次受伤,让我整整休养了半年。妈妈一直靠做家政支撑家庭,看着高昂的医疗费和家里 日益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心里满是愧疚。2023年,我选择回到家乡,陪伴母亲,也重新思考人生的方 向。 为了生活,我一边在俱乐部做青训教练,一边晚上到餐厅兼职。白天带孩子们踢 ...
陕西3项目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陕西日报· 2025-09-14 07:54
"此次入选对我们而言是极大的肯定和激励。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加大力度推进体育、文化、旅 游、商业融合发展,不断推出更多高质量、有特色、受欢迎的体育旅游产品。"西安昆明池景区运营管 理有限公司市场策划部负责人王莹表示。 西安昆明池景区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景区水域辽阔,水资源充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完善,可 为赛艇、龙舟、桨板等项目开展提供场地。近年来,景区不断丰富体育旅游产品,已逐步成为观光旅 游、休闲娱乐、户外运动的高品质绿色生态园区。 9月13日,2025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介活动在2025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 主展区进行。西安马拉松赛、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西安昆明池景区3个项目入选2025中国体育旅游精 品项目。其中,西安昆明池景区还入选了2025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重点推介项 目。 据介绍,此次在全国范围推介的2025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共有112个,包括30个景区、20条线 路、50项赛事、12个目的地,其中40个项目被重点推介。 ...
以水为媒 让绿生金——各地“两山”理念水利实践观察
新华网· 2025-08-23 08:01
核心观点 - 水利行业通过幸福河湖建设、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举措推动"两山"理念实践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1][2][4][6] 幸福河湖建设 - 蕉门河通过源头治理、雨污分流等综合治理措施 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Ⅲ类 [2] - 水利部联合财政部在全国遴选122条河湖实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创新"河湖+"经济融合发展模式 [2] - 浙皖两省建立河湖长制合作机制 新安江保护方案总投资6.5亿元用于流域治理和水源地建设 [3] 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 浙江新昌县30座小水电站通过GEP核算获得银行授信10亿元 创新"绿电贷"金融产品 [4] - 重庆武隆区完成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8580万元 其中4383万元为生态产品增量价值 4197万元为20年期农业产业生态产品 [5] - 江西宜黄县通过全流域治理建成1700亩设施蔬菜基地 带动300余人就业 [4] 制度与机制创新 - 河湖长制推动源头防控、水岸同治的治理新路径 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氛围 [3] - 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涵盖财政购买、产业化、权属交易、横向补偿及金融化等多种方式 [6] - 需建立健全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 明确产权内涵和收益分配机制 强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结合 [7]
成都世运会丨世运多样 世界多彩——在精彩赛事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新华网· 2025-08-19 08:59
赛事规模与参与度 - 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和技术官员参赛 创世运会历史新高 [8][9] - 5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金牌 83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登上领奖台 获奖面创历届之最 [9] - 启用27个现有和改造场馆 其中18个利用既有场馆改造 9个依托开放空间临时搭建 被国际协会副主席评为最具可持续性的一届 [8] 项目多元化特点 - 涵盖34个非奥项目 包括龙舟 腰旗橄榄球 飞盘 荷球 桑搏等民族性与世界性兼具的运动 [1][2][4] - 首次设立残疾人自由潜水 残疾人柔术等项目 并开创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场竞技先例 [6] - 攀岩项目新增速度攀岩四条赛道个人赛和双人接力赛 作为规则创新试验场 [4] 文化传播与交流成效 - 武术 泰拳 空手道等项目出现多国竞争格局 中国龙舟未获金牌反映项目海外普及成效 [4] - 美国林肯中学腰旗橄榄球队与成都外国语学校开展交流活动 成为人文交流纽带 [12] - 世运村每日举办巴蜀文化体验活动 包括八段锦 打陀螺 抖空竹等 吸引外国运动员参与 [17] 本土化发展与教育推广 - 成都市成华区在6所中小学开展60场世运项目体验活动 [9] - 天回小学2023年引入跑酷项目 校队规模达100多名成员 [9] - 成立中国大陆首支浮士德球队 推动小众运动校园普及 [9] 国际评价与赛事创新 -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称赞成都"创造了历史" 首次实现火炬接力与主火炬仪式 [8] - 赛事组织被认定为"卓越标准" 为体育盛事树立新标杆 [8] - 美国跑酷选手称世运会为"朋友圈聚会" 体现国际友谊构建功能 [14]
世运会的活力密码:超越“入奥”的多元价值
中国青年报· 2025-08-18 16:37
赛事规模与成就 - 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 包括116个国家和地区6679名运动员 随队官员和技术官员 [1] - 52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获得金牌 81个代表团选手登上领奖台 获奖国家和地区数量为历届之最 [1] - 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6金17银11铜首次登顶金牌榜和奖牌榜 创历史最好成绩 [2] 项目发展与突破 - 中国获得世运会金牌项目从累计14个增加至23个 拓宽争金项目版图 [2] - 散打 泰拳 空手道 跑酷 自由式轮滑 霹雳舞 残疾人自由潜水 残疾人柔术等项目实现世运会金牌突破 多个项目首次参赛即夺金 [2] - 龙舟首次成为世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2支队伍中7支登上领奖台 印度尼西亚队获3金2银 乌克兰队获2金1银1铜 中国队获两枚银牌 [2] 文化多元性与国际影响 - 龙舟项目推动文化交融 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5000万爱好者参与 队伍成员包括政府职员 大学生 农民等多元构成 [3] - 世运会为武术 空手道 桑搏 泰拳等民族特色项目提供展示平台 促进跨文化理解 [3] - 赛事打破奥运会资源大国垄断奖牌格局 摩尔多瓦 哥伦比亚 突尼斯等中小国家在体育舞蹈 滑轮 地掷球等项目斩获奖牌 [4] 非奥项目价值定位 - 世运会与奥运会形成互补 60%到70%项目更适合在世运会展现特色 不应以"能否入奥"作为项目发展成功标准 [6] - 运动员背景多元 包括机器人软件工程师 木匠 农民 工程师 护士 学生等 体现体育全民参与特性 [7] -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强调奥运与非奥项目在竞技水准上无高下之分 关键取决于项目本身质量 [8] 小众项目发展路径 - 小众项目需完善顶层设计 建立运动员等级制度 裁判标准和赛事体系 同时注重社群运营和社交媒体传播 [9] - 学校尤其是高校为小众项目提供理想发展土壤 学生时间充裕 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场地资源丰富 [9] - 河南理工大学地掷球项目形成完整培养体系 一学期约五六百人选课 教师将世运会经验转化为教学素材 [9] 年轻群体与创新项目 - 新一代对多元化运动更感兴趣 世运会吸纳霹雳舞 无人机竞速等创新低门槛项目吸引Z世代 [10] - 广东省无人机竞速领域积累深厚 2019年已开展大规模赛事 现有众多飞行俱乐部和梯队化人才培养 [10] -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与成都体育学院签署备忘录 共同建立体育研究和推广中心推动非奥运动发展 [11]
成都世运会中国代表团新兴项目表现亮眼 场外热度不断攀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7 15:28
中华传统体育国际化 - 龙舟首次成为2025年世界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吸引12个国家和地区144名运动员参赛 印度尼西亚队获历史首金 中国队获两枚银牌 [1] - 全球龙舟爱好者达5000万人 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龙舟运动 美国、英国等多国在端午节期间举办龙舟活动 [3] - 武术项目入选2026年达喀尔青年奥运会 法国选手朱丽叶·沃切斯等国际运动员展现高水平竞技 意大利选手劳拉·卡萨结合学业与武术训练 [5][7] 中国代表团新兴项目表现 - 前体操运动员商春松以24.7分获跑酷女子自由式冠军 实现个人大满贯 强调跑酷低门槛和自由度 中国城市已普及跑酷运动 [7][9] - 中国攀岩队速度个人赛包揽5枚奖牌 速度接力赛三次刷新世界纪录至13秒28 最终以5金3银2铜收官 [9][11] - 中国代表团在跑酷、划水等新兴项目中斩获金牌 攀岩、飞盘等赛事观众爆满 轮滑、腰旗橄榄球等运动通过"三进"活动提升普及度 [11][13] 赛事运营与城市形象 - 成都世运会采用创新观赛模式 如掷准飞盘允许观众跟随运动员路线 提升互动体验 [13] - 成都公安投入2万名警力保障8赛区27场馆256项目运行 获危地马拉、美国代表团等国际友人公开致谢 [15][17] - 法国运动员盛赞成都夜景 安保团队通过服务展现城市魅力、安全与温暖 [19][21]
成都世运会 | 走向世界的中华传统运动,能否叩响“奥运之门”?
新华社· 2025-08-15 09:48
核心观点 - 武术和龙舟作为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国际赛事中普及度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正加速推进进入奥运项目的进程 [1][2][3] 武术项目发展现状 - 武术竞赛呈现全球化竞争格局:本届世运会武术套路比赛6枚金牌由中国队和中国香港队各获2枚 伊朗和马来西亚队各获1枚 奖牌覆盖9个不同国家和地区 [1] - 技术难度获得国际认可:伊朗男子南拳-南棍冠军选手沙欣·巴尼塔莱比展示出中国顶尖选手都未轻易尝试的高难度动作 [1] - 国际组织设定明确奥运目标:国际武术联合会已将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设为目标并推进相关工作 [3] - 已获得青奥会准入资格:武术确认进入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赛事体系 [3] 龙舟项目国际化进展 - 奖牌分布呈现高度国际化:本届世运会龙舟全部6枚金牌由印度尼西亚队摘得3枚 乌克兰队收获2枚 泰国队获得1枚 东道主中国队未获金牌 [2] - 群众基础在多国深度扎根:印尼出现可承载100人的大型龙舟 乌克兰形成区域性俱乐部体系 国家队选材范围广泛 [2] - 训练体系日趋专业化:乌克兰龙舟俱乐部每两周进行三至四次规律训练 同时存在大量普通爱好者社群 [2] - 已有奥运表演项目经验:龙舟曾作为表演项目亮相东京奥运会舞台 [3] 奥运准入评估维度 - 国际奥委会审批标准严苛:重点关注对年轻人吸引力 赛事观赏性 转播适配性 举办成本及可持续性等核心要素 [2] - 需进行横向竞争力比较:武术和龙舟在国际化程度 群众基础深度广度方面仍较其他新兴热门项目存在差距 [3] - 国际比赛体系成熟度待提升:运动员规模仍有扩展空间 需要进一步完善竞赛体系 [3] 文化传播价值 - 入奥意义超越竞技层面:更关键在于实现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全球传播与精神共鸣 [3]
追光丨在世运会,看体育运动玩转“全球漂流”
新华社· 2025-08-14 21:09
赛事结果与表现 - 伊朗选手沙欣获得男子南拳-南棍金牌 [1][3] - 马来西亚选手陈昌敏获得南拳比赛冠军 [5] - 中国选手刘晓慧在女子48公斤级泰拳决赛中战胜泰国选手夺冠 [11] - 龙舟项目中印尼 乌克兰 泰国瓜分金牌 中国队仅获两枚银牌 [5][7] - 在8人座公开组2000米追逐赛中中国队和印尼队有11秒差距 [5] 运动项目全球化发展 - 武术从中国传播至伊朗 成为伊朗家庭的传承项目 [1] - 龙舟运动已不是"中国专属" 被世界各地热爱和发扬 [7] - 泰拳起源于泰国 现已成为全球健身和竞技的新宠 在中国各大城市健身房流行 [11] - 荷球起源于100多年前的荷兰 是男女混合的"轻碰撞版篮球" 2004年起荷兰教练赴中国推广 [14] 体育文化交流影响 - 世运会不仅是竞技比拼 更是文化交流的狂欢 世界各地体育人碰撞融合相互学习 [1][17] - 荷球运动使河南姑娘马岩从不爱说话变得非常自信 促进团队沟通与包容 [15] -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运会已成为全球体育大party 撕掉"地域限定"标签 [17] - 发源于各国的特色运动以竞技为舟以文化为桨 实现全球共享发展 [18]
成都世运会 | 小众项目的“春天”
新华社· 2025-08-14 09:49
棍网球发展现状 - 美国队获得成都世运会女子棍网球冠军 中国女子棍网球队无一胜绩但获得宝贵交手经验 [1][4] - 棍网球在中国发展势头良好 北京上海深圳发展较好 成都是后起之秀 在多个学校广泛开展并举办多年龄段赛事 [4] - 成都大学棍网球队16人进入国家队30人集训名单 5人进入最终12人名单 [4] 壁球产业突破 - 中国企业获得授权生产国际流行的可拆卸玻璃壁球场 成都世运会设置四块蓝色玻璃球场 [8] - 世界壁球联合会主席认为中国引领了壁球场地向低成本高适应性转化 推动比赛融入社区 [8] - 壁球在四川有群众基础 中国壁球队多场比赛门票售罄 [6] 腰旗橄榄球推广 - NFL中国拥有1.8亿中国粉丝 通过"苹果种子计划"培训教练员和裁判员 [10] - 腰旗橄榄球入选洛杉矶奥运会 NFL中国看到该项目在中国具备发展基础 [8][10] - NFL中国将继续推动不同年龄段人群参与腰旗橄榄球运动 [10] 武术国际化进程 - 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认为武术进入新历史阶段 从"一花独放"变为"百花齐放" [11] - 武术将成为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13] - 武术项目在世运会亮相被视为重要成功 进入青奥会是新的里程碑 [13] 龙舟奥运化改革 - 龙舟首次作为正赛亮相世运会 中国队未获金牌 印尼获3金乌克兰获2金 [13][15] - 使用轻型材料龙舟 设置8人制和10人制短距离比赛 对女性选手比例做出规定 [15] - 龙舟在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 有机会冲击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 [15] 小众项目普及 - 浮士德球在德语地区流行 成都建成中国大陆第一块标准赛场 [17] - 软式曲棍球在青少年中普及度高 对场地要求低 有块场地就可以开展 [19] - 世运会成为非奥项目展示橱窗 中国民众对新鲜运动接受力强 [17][19]
构建水上运动消费新图景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05
水上运动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水上运动参与率为28%,远低于陆地和山地运动的99% [1] - 水上运动场地供给不足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1] - 国家政策鼓励合理利用优质户外运动资源,支持特色水上运动项目发展 [1] 成都水上运动产业发展 - 成都东部新区依托三岔湖、龙马湖水域资源建成多个水上运动新场景 [2] - 已签约波力潜水基地、嘉合水上中心等项目,开发索道滑水、潜水酒店等业态 [2] - 形成"运动体验、体育旅游、世运文化"三位一体产品体系 [2] - 采用"一区一特色"模式打造水上运动矩阵,包括锦城湖皮划艇、菁蓉湖动力冲浪板等 [2] 世运会对行业影响 - 世运会举办4个水上运动分项比赛,包括动力冲浪板、索道滑水等 [2] - "以赛促建"模式推动水上运动发展,赛后将继续开展大众体验活动 [2] - 计划开展青少年赛艇集训营,与学校合作培养水上项目人才 [2] - 有望推动水上运动从小众市场走向大众生活 [3] - 促进体育旅游发展,需将赛事热度转化为长效产业动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