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

搜索文档
追光|说好的“世运会”,怎么还有“奥运”项目呢?
新华社· 2025-08-03 21:00
成都世运会 但是当你看到成都世运会的项目名单 也许会突然愣一下—— 射箭、皮划艇、攀岩…… 这些不都是奥运项目吗? 将于下周(8月7日)拉开大幕 如果你读到关于世运会介绍的科普文章 大概率会有这么一句 "世运会是 非奥项目的综合性运动会" 还有腰旗橄榄球 这不是洛杉矶奥运会的新项目吗? 2025年成都世运会项目。图源:成都世运会官网 既然是"非奥项目的展示舞台" 为何这些奥运项目又会出现? 要理解这一现象 还得从世运会的诞生说起 上世纪70年代 奥运项目越来越多 但奥运"容量"却有限 一些其他逐渐兴起的项目 苦苦等候、无处施展 于是,一些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 决定"另起炉灶" 搭建一个属于非奥项目的赛事平台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成立后 1981年 首届世界运动会在美国圣克拉拉举办 这就是世运会的起点 1981年首届世运会棒球比赛现场。图源: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官网 1981年首届世运会拔河比赛现场。图源: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官网 在项目设置上 世运会鼓励多元化 优先考虑新兴运动、特色项目 以及部分未能进入奥运的传统强项 有些项目曾经是世运会的常客 后来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 比如跆拳道 ...
27个竞赛场馆陆续完工 成都世运会进入倒计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30 09:22
世运会场馆建设与规划 - 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至17日在四川成都举行 27个竞赛场馆中18个为既有场馆局部功能调整 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 [1] - 全部世运会场馆将于7月10日前交付完成 秉持节约集约原则 没有新建场馆 [1] - 部分项目场地在户外临时搭建 使城市景观和体育赛事深度融合 [6] 世运会比赛项目与推广 - 世运会共设34个大项 60个分项 256个小项 包含新潮 时尚 参与性强的比赛项目 [2] - 腰旗橄榄球作为世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热度不断攀升 2025"西部碗"腰旗橄榄球邀请赛吸引13支青少年队伍 近130名运动员参赛 [4] - 跑酷比赛通过进校园 进社区 进商圈等形式推广 与全民健身紧密结合 [6] 户外赛事场地与绿色理念 - 兴隆湖湿地公园将进行龙舟 皮划艇 铁人两项 沙滩荷球等比赛 [8] - 天府公园将进行浮士德球和攀岩比赛 使用临时座椅和可拆卸帐篷 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10] 文旅活动与消费场景 - 成都推出"世运有礼 成都等你"消费季 将世运元素与城市特色深度融合 [12] - 春熙路 交子公园等商圈以AR/VR互动 运动市集等形式打造世运体验场景 [12] - 世运会期间预计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运动员参赛 总参赛人员规模约万人 [14] - 成都优化入境消费支付服务体系 提供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服务 [14]
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备有序推进
人民日报· 2025-06-20 05:51
赛事概况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首次由粤港澳共同承办 比赛分布在香港 澳门 广州 深圳等19个城市 [1] - 十五运会开幕式时间为11月9日 闭幕式时间为11月21日 会期13天 [1] - 预计有3.6万名运动员 4.5万名赛会志愿者 4000名记者参与 [1] - 十五运会设57个大项 残特奥会设46个大项 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 [1] 赛事组织 - 开 闭幕式将分别在广州和深圳举行 [1] - 粤港澳三地场馆共105个 其中广东赛区89个 香港赛区9个 澳门赛区7个 [1] - 广东赛区90%以上为现有场馆改造 除6个临时搭建场馆将于赛前15至20天完成搭建外 其余场馆已全部完工 [1] - 残特奥会按照"国标 节俭 够用"的原则 与场馆改造同步落实场馆无障碍环境建设 [2] 比赛项目 - 十五运会竞体比赛共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 香港承办39个小项 澳门承办14个小项 广东承办366个小项 [2] - 群众赛事活动共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 香港承办6个小项 澳门承办8个小项 广东承办152个小项 [2] - 残特奥会共设46个大项 香港承办4个大项 澳门承办2个大项 [2] - 击剑 场地自行车等香港优势项目布局在香港 乒乓球 女子排球等热门项目布局在澳门 [2] 赛事安排 - 大部分决赛和有影响力的比赛将安排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 [3] - 开幕式前共决出57枚金牌 占总金牌数的13.6% [3] - 有2个联结粤港澳三地的跨境项目 跨粤港澳的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将在11月8日举行 跨粤港的马拉松赛将在11月15日举行 [3]
匠心巧手舟自成
人民日报· 2025-06-14 06:01
龙舟制作行业 - 东莞中堂镇被誉为"中国龙舟之乡" 每年有上百条各式龙舟出自该地区 [1] - 龙舟制作技艺已传承五代 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 传统龙舟制作有100多道工序 包括选底骨 起底 起水 打水平等复杂流程 [2] - 行业采用松木或杉木为原料 龙头需用樟木手工雕刻 [2] - 中堂镇建立了系统的龙舟师傅名录 制定了镇级传承人保护机制和授徒奖励机制 [3] 冯沛朝龙船厂 - 公司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冯沛朝创立 拥有近50年龙舟制作经验 [1] - 公司制作的龙舟具有"大龙头 蝴蝶底 柳叶形 吃水浅 舟速快"的典型特征 [2] - 近50年来已制作500多条大龙舟 销售范围覆盖粤港澳及珠江水系 [3] - 公司开发出1∶10比例缩小的龙舟工艺品 作为代表岭南文化的礼品远销海外 [3] - 目前拥有七八名固定龙舟工匠 在岭南水乡龙舟制作群体中具有代表性 [3] 制作工艺特点 - 采用"弹墨斗线"技艺保证龙舟底骨中线 花旁 大旁等位置与尺寸的精准 [1] - 擅长把握不同材质 龙舟尺寸 船身弧度与舟速 吃水深浅之间的关系 [2] - 制作的龙舟具有"船尾不拖水 船头不激浪"的特点 划起来又轻又快 [2] - 传统龙舟叫"大头龙" 龙头高高翘起 船身狭长 两头翘起 [2]
超6.53亿人次!流动中国的三个深层脉动
搜狐财经· 2025-06-03 20:44
交通运输数据 - 端午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65370万人次 日均21790万人次 同比增长25% [1] - 铁路客运量日均1601万人次 公路人员流动量日均19911万人次 民航客运量日均188万人次 [1] - 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日均流量占客车比例超98% [10] 区域旅游表现 - 河南省接待游客1511.6万人次 旅游收入679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7% 53% [4] - 北京市接待游客8211万人次 旅游总花费1077亿元 同比增长54% 67% [4] - 广东省接待游客23210万人次 旅游收入1144亿元 同比增长206% 256% [5] 新兴消费趋势 - 佛山整体旅游预订订单量同比增长167% 龙舟赛事带动文旅热 [7] -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场均观众破万 赛事联动文旅消费 [9] - 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增长60% 上海乐高乐园搜索量环比增长10倍 [9] 基础设施支撑 - 高铁 高速公路 民航网络完善显著降低跨区域流动时间成本 [11] - 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653亿人次流动规模 [12] 文化消费动能 - 龙舟 粽子等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消费引擎 [6] - 演唱会 体育赛事驱动跨城消费 体现体验经济崛起 [7][9] - 文旅深度融合项目 沉浸式体验成为吸引游客关键要素 [9]
无龙舟,不端午!各地花式龙舟赛打开文旅新赛道 点亮“假日经济”
央视网· 2025-06-03 11:41
龙舟文化多样性 - 贵州独木龙舟长达108米 采用牛角龙头造型 是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3] - 福建莆田"齐头船"源自明代抗倭战船设计 船头平宽具有军事防御功能[5] - 江苏张家港"划菱桶"比赛仅需一人参赛 比拼平衡能力而非速度[5] - 沈阳锡伯族泥地龙舟长10米宽1米 由传统运苗船改造 在水稻田中进行比赛[7][9] 龙舟国际化趋势 - 多国外国友人组队参赛 部分选手首次接触龙舟运动[11] - 德国参赛者本杰明强调团队协作是龙舟运动核心魅力 参与游龙/洗龙船水等传统文化活动[18] - 美国选手迈克尔坚持往返4小时参加训练 能用粤语表述当地龙舟精神[20] - 国际队员占比提升 形成非遗文化传播新景观[16][20] 龙舟经济效应 - 福州闽侯县方庄村接到200+艘龙舟订单 创历史新高[14] - "龙舟+文创/集市"模式成为地方文旅流量密码[14] - 传统龙舟制造基地受益于赛事热潮 产业链延伸至文旅领域[14] - 非遗文化通过赛事实现商业价值转化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12][15] 创新赛事形式 - 叠北社区夜间龙舟赛包含漂移/折返等创新竞技环节[18] - 锡伯族泥地龙舟赛将农耕文化与体育竞技结合[7][9] - 各地差异化赛事设计形成"一城一特色"格局[3][5][7]
爆单!端午节,它彻底爆火!订单排到2027年→
新华网财经· 2025-06-02 13:26
龙舟产业现状 - 广东作为龙舟生产大省迎来最忙碌生产期 今年龙舟产业呈现明显增长态势 [1] - 广州市上漖村龙舟制造基地密集举行交付仪式 新龙舟订单量超往年 部分订单从去年就开始制作 [6] - 当地船厂普遍满负荷生产 部分新船订单被迫推掉 生产排期已延续至节后 [9] 市场需求变化 - 年轻群体对龙舟活动热情高涨 原有龙舟数量不足 多个村落新增龙舟需求 [7] - 上漖村8家船厂2025年已下水45条新龙舟 交付量同比增长20% 大型船厂订单排至2027年 [14][15] - 旧船翻新业务同步激增 日均处理4-5单 百年老龙舟经翻新可延长40年使用寿命 [13] 产品技术升级 - 新造龙舟采用纯手工打造 工艺繁复严谨 今年产品实现船身减重、结构强化和速度提升 [11] - 传统龙舟因耐用美观受追捧 长度达40米、重量3吨的大型龙舟需求旺盛 [3][11] - 龙舟制作保留非遗技艺 传承人黄剑挺团队年内已完成14条新龙舟制作 [7]
百年非遗“圈粉”世界 外国友人用行动投票:爱上龙舟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2 09:33
文化传承与国际化 - 广东佛山叠滘龙舟活动吸引外国友人参与,形成中外融合的独特风景线 [1][3] - 德国龙舟爱好者本杰明通过参与训练,从竞技体验延伸到对非遗文化的深度认同 [3][5] - 本地队员温永铖积极推广龙舟文化,体现文化自信并促进国际交流 [7] 外国参与者的融入与体验 - 本杰明作为啤酒酿酒师,在佛山生活十几年后视当地为家,通过龙舟加深文化连接 [3][5] - 德国队员迈克尔为参与训练每日往返4小时,因团队情谊坚持三个月风雨无阻 [9][11] - 外国队员在落水时获队友即时救助,体现龙舟团队无国界的协作精神 [11] 龙舟文化的生命力 - 叠滘龙舟凭借独特文化底蕴和开放包容性,持续吸引外国爱好者加入 [7] - 外国"扒仔"与本地队员同舟共济,推动百年非遗技艺焕发新生 [11] - 龙舟活动从体育竞技升华为村落凝聚力象征,强化文化认同感 [5][7]
看,这就是龙舟的魅力!
新华社· 2025-06-01 20:36
龙舟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创新 - 佛山叠滘龙舟因"水上F1"风格火爆网络,训练中展现"弹射起步""漂移过弯"等高难度动作,体现"宁可煲烂,不准扒慢"的奋进精神 [1] - 汨罗龙舟制造非遗传承人许桂生创新工艺,将玻璃钢薄膜用于木质龙舟,获国家专利,兼顾传统品味与性能提升(重量减轻、阻力减小) [1] - 湖南麻阳龙舟以"逆水行舟30里""陆上行舟40里"等独特方式展现竞技精神,41.8米长龙舟重近1吨,引发村民夹道欢迎 [5][6] 龙舟产业链与经济效应 - 湖南汨罗龙舟制造业年产值约2亿元,涵盖制造、配套产品、培训及比赛组织,产品销往国内及东南亚地区 [5] - 贵州镇远非遗传承人李启发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力学改良龙舟制作,"吊、借、嵌"工艺展现千年技艺 [10] 龙舟赛事与文化推广 - 麻阳龙舟赛2025年首次纳入"中国民族民间龙舟公开赛"体系,分赛区赛事5月26日启动,体现"村村有龙舟、户户有划手"的盛况 [7] - 龙舟比赛入选2025成都世界运动会,兴隆湖为比赛场地,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14][16] - 全球多地如德国法兰克福、南非开普敦、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龙舟赛,吸引外国民众参与 [17][19][20] 教育与非遗传承 - 湖南岳阳正则学校将龙舟纳入体育课,开设"龙舟课"传承文化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4] - 杭州蒋村龙舟胜会、佛山盐步老龙(593年历史)等非遗项目通过节庆活动持续活化 [9][10]
新华视点|龙舟“划”出新赛道 产业链整合打造新引擎
新华社· 2025-06-01 16:03
龙舟制造产业 - 福建闽侯南通镇方庄村有700多年传统龙舟制造历史 年产量超过200艘 年产值约600万元 [2] - 方绍晃团队每年生产100多艘龙舟 其技艺正在申请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6] - 龙舟制造技艺2018年入选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5] 龙舟赛事与文化 - 浦下河是福州传统龙舟赛事举办地 孕育了具有41年历史的浦下龙舟队 [7] - 浦下龙舟队依靠村民集资和村财政支持 维持运营并取得辉煌成绩 [7] - 福州龙舟主题公园开园 集运动、竞技、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 设有龙舟文化主题展示馆 [8] 龙舟产业发展 - 福州市整合龙舟产业链 开展龙舟休闲旅游和赛事活动 [10] - 举办中华龙舟大赛、国际龙舟联合会世界杯等多项大型赛事 [10] - 通过"龙舟寻福"研学、龙舟市集等活动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