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手术导航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科技日报· 2025-03-31 09:10
速度达到光速70%的重离子轰击,已经治疗了数千名肿瘤患者;只有米粒大小的神经元细胞,从干 细胞分化出来,已经实现了人工培养;国产高载量核酸合成仪一次能合成30多克高质量核酸,这对于以 纳克为单位的核酸生产已是"极大量级"…… 最快、最小、最高产,在今年中关村论坛期间推出的展览上,除了有机器人的炫技,还有生命科学 领域突破极限的各类"最"新成果集中亮相。 开拓"最终疆域"取得原创成果 以脑科学为例,它被认为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疆域",是生命科学最难以攻克的领域之一。在中关村 论坛中,脑科学领域的重重"禁地"正在"解除封印"。 "研究生命必须要有新的分析工具、观测工具。如果靠购买尖端设备开展研究,那么用的将是别人 早就用过多年的设备,科学家也很难取得原创性科学成果。"在3月29日举办的医学AI创新与发展论坛 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带来了自主研发的仅有2.2克、 能跟着小鼠奔跑的双光子显微镜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成果。他表示,双光子显微镜能够在动物奔跑时实时 对脑细胞进行成像,已经装机上百台,助力中国团队在孤独症研究、神经韧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 成果。 这一脑科学研究的"利器"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