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光子显微镜
icon
搜索文档
报名:第六届生物显微技术及应用网络会议
仪器信息网· 2025-09-22 16:55
会议概况 - 第六届生物显微技术及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将于2025年9月23-25日举办,聚焦生物显微先进技术和前沿应用方法交流 [2] - 会议旨在为生命科学领域用户搭建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平台 [2] 技术领域覆盖 - 会议内容按"前沿技术-三维成像-单分子成像-生物医学应用"逻辑分日聚焦,覆盖从技术研发到医学场景应用全链条 [3] - 技术议题包括无标记成像、SIM超分辨、光片显微镜、双光子显微镜、单分子成像等生物显微成像技术 [3] - 包含AI结合显微成像、深层三光子显微镜等技术突破,以及荧光寿命成像在代谢研究、相干拉曼在组织成像等落地应用 [3] 参会机构与专家 - 高校与科研院所方面汇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院校教授和研究员 [3] - 企业方面邀请国内外主流光学显微镜企业的董事长、技术总监和应用科学家 [3] - 专家阵容涵盖施可彬(北京大学教授)、何其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级高工)、乔畅(清华大学助理教授)等学术界代表 [6][11] - 企业代表包括赛默飞世尔科技程路(业务拓展经理)、张坤(高级业务拓展经理)、EVIDENT戚少玲(产品应用部总监)等产业界专家 [6][10] 会议日程与议题 - 9月23日赛默飞专场聚焦120kV透射电镜Talos 12自动化多功能成像和AI赋能Hydra Bio Plasma-FIB智能体电镜 [6][7] - 9月24日高分辨率显微技术前沿包括无标记超分辨活细胞成像、荧光寿命成像在代谢研究应用、活细胞智能全时全景高通量显微成像等议题 [6] - 9月24日动态与三维显微成像涵盖光片显微成像技术、较厚生物样品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双光子显微镜与台式扫透电镜等解决方案 [8] - 9月25日单分子成像专题包括新型单分子荧光和荧光寿命测量技术、原子力显微镜在生命医学应用、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全链条解决方案等 [8] - 具体技术议题包含多维结构光时空超分辨与转盘共聚焦(北京大学席鹏教授)、徕卡多标成像解决方案(徕卡王怡净应用经理)、大视场双光子钙成像技术(上海交通大学李博副教授)等 [8][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4个领域项目申报指引发布
机器人圈· 2025-09-17 17:5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 - 专项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管理 旨在加速培育颠覆性技术并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 [1] - 总体目标为面向经济主战场 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 通过开放式选拔和体系化培育实现技术跨越式革新 [2] - 专项定位为探索型 培育型专项 不设项目或课题指南 [3] 脑机系统领域 - 目标为面向解析脑 开发脑 保护脑重大场景 形成颠覆性技术并打造全球领先技术族群和产业集群 [3] - 重点方向包括解析脑领域对非侵入式脑电图 超导量子干涉脑磁图等技术进行跨越式升级 [4] - 开发脑领域涉及对脑神经活动信号采集 处理 解码等关键技术环节的主流材料进行升级 [4]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 目标为聚焦基础性 战略性重大场景 形成颠覆性技术并开辟精准医疗和再生医学新赛道 [5] - 重点方向包括底盘技术 对DNA编辑 RNA编辑 细胞重编程等主流技术进行跨越式升级 [6]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领域 - 目标为面向复杂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 形成人工智能与理论推导相结合的颠覆性技术 [8] - 重点方向包括前沿科学领域对量子物理 核聚变 天体物理等主流研究方式进行革新 [9]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 - 目标为面向煤炭安全智能生产 高值利用和CO₂高值转化场景 形成颠覆性技术族群 [10] - 重点方向包括煤炭安全智能生产 对煤矿地质勘探 开采加工等主流工艺技术进行升级 [11]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表现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营收达5821亿元 盈利301亿元 [14] - 行业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 但机器人与AI打通迎来新机遇 [14]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和价格战 引发产业重构 [14]
补短强基,“苏大强”加快国产科研仪器自主创新
仪器信息网· 2025-06-25 15:09
科研仪器行业现状 - 科研仪器是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石,前沿科研成果与高端科研仪器密不可分 [2] - 江苏高校院所利用财政资金购置的大型仪器中国产设备拥有量占比不足三成,高价值科研仪器占比更低 [3] - 江苏科研仪器产业领跑全国,光学仪器、专用仪器仪表元器件、医疗仪器及器械、计量器具等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榜首 [4] 国产科研仪器研发突破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巩岩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8毫米大视场双光子显微镜 [2] - 苏州依利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液相色谱仪在检测重复性、稳定性以及样本残留等关键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同类进口产品 [2] - 苏州依利特科技有限公司的液相色谱仪零部件国产化比例超过97%,同等配置下价格比进口品牌低30%到50% [3] 国产仪器推广应用 - 江苏支持中国药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围绕相关领域与企业共建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 [3] - 3家应用示范中心已与20多家省内外骨干企业在国产仪器验证评价与应用示范方面开展合作 [3] - 江苏科技部门出台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鼓励开展国产科研仪器应用示范 [4] 产业集群发展 - 苏州高端科研仪器产业集群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评选中强势突围,产业总营收突破万亿元大关 [4] - 江苏推出"仪器贷"专项金融产品,为从事国产科学仪器研发及使用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4]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科技日报· 2025-03-31 09:10
速度达到光速70%的重离子轰击,已经治疗了数千名肿瘤患者;只有米粒大小的神经元细胞,从干 细胞分化出来,已经实现了人工培养;国产高载量核酸合成仪一次能合成30多克高质量核酸,这对于以 纳克为单位的核酸生产已是"极大量级"…… 最快、最小、最高产,在今年中关村论坛期间推出的展览上,除了有机器人的炫技,还有生命科学 领域突破极限的各类"最"新成果集中亮相。 开拓"最终疆域"取得原创成果 以脑科学为例,它被认为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疆域",是生命科学最难以攻克的领域之一。在中关村 论坛中,脑科学领域的重重"禁地"正在"解除封印"。 "研究生命必须要有新的分析工具、观测工具。如果靠购买尖端设备开展研究,那么用的将是别人 早就用过多年的设备,科学家也很难取得原创性科学成果。"在3月29日举办的医学AI创新与发展论坛 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带来了自主研发的仅有2.2克、 能跟着小鼠奔跑的双光子显微镜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成果。他表示,双光子显微镜能够在动物奔跑时实时 对脑细胞进行成像,已经装机上百台,助力中国团队在孤独症研究、神经韧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 成果。 这一脑科学研究的"利器"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