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保健食品胶囊

搜索文档
2025年枸杞子类保健食品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5-06-12 2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枸杞子类保健食品以枸杞子为主要原料,有多种保健功效,市场应用前景广,产品剂型丰富、功能多元,行业监管严格,市场规模受多重需求因素推动,未来将持续扩大 [5] - 产业链上游原料供应与质量控制是保障中游产品创新与市场竞争力、满足下游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与关键,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可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3][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概况 - 枸杞子类保健食品以枸杞子为主要原料,有3000余年用药历史,有降血压、降血脂等药用价值和保健效果,开发应用前景广泛 [6] - 行业按剂型可分为胶囊、口服液、酒剂、片剂等类别,各剂型有不同特点和优势,反映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7][8][9][10][11] - 行业特征为产品剂型丰富、功能多元、监管严格,多样化剂型扩大消费群体,多种功效满足各年龄段需求,企业需提升生产标准和技术创新 [12][14][15][16]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96 - 2003年):《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发布,首批枸杞子类保健食品获批注册,枸杞子列入药食同源物质名单,为行业发展奠定法律基础 [18] - 启动期(2004 - 2013年):2004年新增注册数量同比增长274%,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强化保健食品安全监管 [19] - 高速发展期(2014 - 2025年):2016年开启“注册 + 备案”双轨制,2021年甘肃枸杞子种植面积逾70万亩,2023年相关文件发布,支持传统药材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20][21]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以枸杞子种植与原料供应为核心,其产量、品质及价格波动影响中游生产成本与产品质量,规范化与质量控制对产业链健康运行至关重要 [23] - 2025年1月枸杞子原料价格同比2024年减少4.61%,同比2023年减少2.19%,价格下调降低成本,也引发供应链稳定性担忧 [29] - 产量与种植状况影响中游原材料供应、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种植技术改进和规模扩大可提升产量和质量 [30] 中游 - 以保健食品研发、生产与品牌建设为核心,产品创新力、生产效率与市场推广策略决定市场竞争力,需挖掘潜在价值,开发符合需求的产品 [24] - 截至2025年2月,胶囊剂型占比40.39%领先,其次是口服液、酒剂等,各剂型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和需求 [32] - 功能构成上,增强免疫力功能占47.97%领先,其次是缓解体力疲劳等,各功能有其作用和适用人群 [32] 下游 - 线下传统药店重要性显著,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咨询与服务,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36] - 电商平台成为不可或缺的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有利于行业规范化发展 [37] 行业规模 - 2020 - 2024年市场规模由172.47亿元增长至196.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27%,预计2025 - 2029年由202.71亿元增长至239.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26% [38] - 历史增长原因是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和行业供给能力提升,2022年新增注册数量同比增长115% [39][41] - 未来增长原因是老年人口增长和产品认可度提升,以及研发创新、品质提升和政策支持,2020 - 2024年累计注册数量占比由7.9239%升至8.0612% [42][43] 政策梳理 -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人参 西洋参 灵芝》等多个政策均为规范类政策,涉及原料备案、标志标注、新功能评价、中药监管、广告审查等方面 [48] 竞争格局 - 行业存在产品同质化问题,呈现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有华润三九、同仁堂等,第二梯队有汤臣倍健等,第三梯队有交大昂立等 [49] - 同仁堂因历史积淀和综合实力强占据龙头地位,2023年营收178.61亿元,获批注册数量达15件 [50] - 中医药企业入局加剧竞争,带来成本和质量优势,未来企业成本控制与战略投资结合能力是竞争核心要素,更多企业将入局 [51][52][53] 上市公司速览 - 报告列出北京同仁堂、华润三九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市值、营收、毛利率等财务指标 [55] 公司竞争优势 - 同仁堂集团作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传承中医药文化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