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产品

搜索文档
南酸枣糕撑起齐云山食品IPO,果类零食强化线上渗透
财经网· 2025-07-01 20:39
公司概况 - 江西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南酸枣食品产品,总部位于江西省崇义县,近期申请港交所主板上市 [1] - 公司产品矩阵包括5种南酸枣食品,主要产品为南酸枣糕及南酸枣粒,其他产品包括南酸枣凝、南酸枣软糖及南酸枣冻 [1] - 公司1992年推出的南酸枣糕为营收主力,占总收入超八成 [1] - 2022至2024财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17亿、2.47亿及3.39亿元,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2563.4万、2370.5万和5319.9万元 [1]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财年,南酸枣糕收入分别为1.93亿、2.09亿、2.94亿元,占总收入比达88.7%、84.7%、86.7% [1] - 同期南酸枣粒收入占比为4.8%、9.1%、9.2%,其他产品占比为6.1%、5.9%、3.8% [1] - 2024财年其他品类收入减少至0.13亿元,因公司战略性地降低相关产品产能,集中资源生产南酸枣糕及南酸枣粒 [2] 市场地位 - 以零售额计,2024年公司占中国南酸枣食品市场32.4%的份额,位居行业第一 [3] - 在果类零食市场中排名第九,市场份额为0.63% [3] - 中国果类零食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995亿元增至2029年15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8.7% [3] - 行业高度分散,2024年前十大公司仅占市场份额10.4% [3] 销售渠道 - 2022至2024财年,线下渠道收入为1.89亿、2.11亿及3.03亿元,占总收入86.9%、85.6%、89.3% [2] - 线下经销商长期创造85%以上的收入,五大客户均为线下经销商 [2] - 2022至2024财年,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26.4%、29.9%及38.7%,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约7.5%、7.5%及22.9% [3] 发展战略 - 计划开发功能性及健康导向的南酸枣产品,包括富含抗氧化成分的配方及有助于放松改善睡眠质量的产品 [2] - 将开发新形态产品如南酸枣片、南酸枣布丁及南酸枣饮品,以满足多元化消费者偏好 [2] - 计划加强线上推广,开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采用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营销方式 [5] 行业竞争 - 果类零食行业排名第一的公司为溜溜梅品牌所属公司,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13.22亿及16.16亿元 [4] - 排名第二的好想你2023年营业收入16.7亿元,重点发展零食渠道并推出养生新品 [4] - 好想你已进驻山姆、胖东来等高势能渠道,并强化线上平台渗透 [4]
新股消息 | 溜溜果园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新增股东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事项
智通财经网· 2025-06-06 20:05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6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公示(2025年5月30日— 2025年6月5日)。证监会要求溜溜果园补充说明新增入股股东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情形,以及国有股东履 行国有股标识等国资管理程序进展情况等。据港交所4月16日披露,溜溜果园递表港交所主板,中信证 券、国元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证监会请溜溜果园补充说明以下事项,请律师进行核查并出具明确的法律意见: 一、请说明备案材料对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及认定标准,并就控股股东的认定情况出具明确 结论性意见。 五、请说明你公司及下属公司是否涉及开发、运营网站、小程序、APP、公众号等产品,收集及储存的 用户信息规模、数据收集使用情况,是否涉及向第三方提供个人用户信息,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 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 二、请说明国有股东履行国有股标识等国资管理程序进展情况。 招股书显示,溜溜果园是中国果类零食的领军企业及梅产品领导者。公司致力于弘扬青梅文化,并透过 持续创新,推出天然且健康的零食选择。在梅+产品开发战略的引领下,该公司打造了多元化的梅产品 矩阵,涵盖从采用传统技术的经典系列到融合各种风味的创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口 ...
溜溜梅再战IPO,一颗梅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搜狐财经· 2025-05-20 22:36
公司发展历程 - 2006年公司创始人杨帆发现国内青梅零食市场空白,果断转型专注青梅产品,从糕点食品公司转变为"梅子专业户"[2] - 借助明星代言营销策略(如杨幂、肖战、时代少年团),公司快速建立品牌知名度并扩大市场份额[3][9][12] - 2019年首次尝试创业板IPO失败,主因是产品单一依赖梅类(2018年占比87.57%),2024年4月重启港股IPO[5][2] 产品战略与创新 - 2019年推出创新产品"梅冻",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3亿元、3.11亿元、4.1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19.6%提升至25.4%[5][7] - 2024年梅冻在天然果冻行业市场份额达45.7%,成为新拳头产品[7] - 持续扩充产品线,2024年推出7款新品(如黄桃QQ梅、凤梨啵啵梅、梅精软糖等),形成梅干零食、西梅产品、梅冻、梅精软糖四大类别[6][7] - 产品结构改善但梅类依赖仍高:2024年梅干零食收入占比60.3%(2022年为68.9%),西梅产品占比13.8%,其他创新产品表现有限[15][17]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2-2024年总收入从11.74亿元增至16.16亿元,但原材料成本占比从41.7%攀升至47.7%[8][17] - 销售及经销开支居高不下:2022-2024年分别为2.83亿元、3.09亿元、3.10亿元,是同期净利润2倍以上,其中广告开支累计达2.2亿元[9][10] - 研发投入薄弱:2024年研发团队仅26人(占员工总数1.2%),研发开支1894.8万元,远低于营销投入[15][17] 渠道与市场风险 - 销售渠道结构性变化:零售商渠道占比从2022年12.9%飙升至2024年50.6%,自营网店占比从12.6%降至8.6%,经销商渠道从74.5%缩至40.8%[18][19] - 零食量贩店扩张虽带动销量,但削弱供应商议价能力,加剧利润空间挤压[19][20] - 原材料供应风险:梅类产量受气候影响显著,且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西梅采购成本上升[8] 现金流与IPO压力 - 红杉中国2015年投资1.35亿元附带赎回条款,2024年行使赎回权需支付2.6亿元,导致现金流紧张[20] - 截至2024年2月底账面现金仅5104万元,流动负债高达9.58亿元,D轮融资7500万元仍不足覆盖[21] - 对赌协议规定若年内未成功上市,投资方有权要求回购股权并按6%单利计息,可能触发B/C/D轮投资者集体赎回[22][23] - 此次港股IPO是公司避免资不抵债的关键,募资成功将助力供应链优化与多品类战略落地[24][25][26]
对话溜溜梅CEO杨帆:当年撤回上市太任性,但IPO不是企业终极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21:29
上市历程与财务表现 - 溜溜梅母公司溜溜果园披露港交所IPO申请材料,此前曾于2019年计划进军深交所但撤回申请 [1]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和1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0.99亿元和1.48亿元 [1] - 毛利率持续下滑,原材料成本从4.89亿元升至7.71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从41.7%攀升至47.7% [1] 品牌营销策略 - 公司营销费用高企,2024年明星代言支出占比净利润高达71% [2] - 2022-2024年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2.8亿元、3.1亿元及3.1亿元,占当期总收入24.1%、23.4%及19.2% [3] - 研发开支相对较低,同期分别为23.7百万元、33.6百万元及18.9百万元 [3] - 采用"洗脑"广告策略和顶流明星代言(杨幂、肖战、时代少年团)提升品牌知名度 [2] 渠道转型 - 重点发展会员店(如山姆、Costco)、电商渠道和零食折扣店 [3][4] - 直销渠道收入占比从2022年25.5%上升至2024年59.2%,金额从3亿元增至9.57亿元 [4] - 经销渠道收入占比从74.5%下降至40.8%,金额从8.74亿元降至6.59亿元 [4] - 2024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跃升至33.1%,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14.1% [4] 产品结构 - 梅干零食收入9.73亿元占比60.3%,西梅产品2.24亿元占比13.8%,梅冻4.1亿元占比25.4% [5]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17.32%,其中梅干零食9.79%、西梅产品35.5%、梅冻33.51% [5] - 开发5元以下小包装专供产品适应零食折扣店渠道 [4] 资本运作 - 2024年6月与红杉资本达成股份回购协议,清退后者持有的全部股份 [5] - 红杉2015年入股时估值9亿元,2024年估值22亿元 [5] - 2024年末引入华安基金和兴农基金,获得7500万元融资 [6] - 与投资者约定若2025年底前未完成上市,则以6%对价回购股份 [6]
估值六年无明显增长,二次闯关的溜溜果园急需上市输血|智氪
36氪· 2025-05-20 16:33
核心观点 - 溜溜果园选择在2025年重启IPO,主要受益于线下零食量贩店渠道扩张带来的业绩高增长,同时面临资金结构不合理和赎回权压力等风险 [4][14][21][2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6.16亿元(2018年8.73亿元),净利润1.48亿元(2018年0.56亿元),2019年IPO时估值17-20亿元,2025年D轮融资估值22亿元 [4]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17.32%,其中梅干零食9.79%、西梅产品35.5%、梅冻33.51% [7] - 2024年营收增速22.4%(2023年12.6%),主要因梅干零食增速从3.71%提升至16.23% [8] - 2022-2024年净利率从5.83%提升至9.14%,利润复合增速超45% [18][19] 产品结构 - 三大产品线:梅干零食(2024年占比60.3%)、西梅产品(13.8%)、梅冻(25.4%) [7][9] - 梅干零食包括溜溜梅品牌系列和山姆定制皇梅,西梅产品包括溜溜梅和西梅纤生品牌,梅冻主要为溜溜梅品牌 [7] 渠道变革 - 直销渠道收入占比从2018年14%提升至2024年59.2%,其中零售商客户收入从1.52亿元增至8.18亿元 [10]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12.7%跃升至2024年33.1%,推测第一大客户为零食很忙(14.1%),第二大客户为好想来(12%) [11][15] - 与盐津铺子、有友食品等同行类似,均受益于线下零食店渠道扩张 [12] 财务指标 - 2024年综合毛利率36%(2022年38.6%),梅干零食毛利率从39.6%降至32.1%,梅冻毛利率保持47.8%高位 [17][18] - 销售费用率从24.08%降至19.19%,管理费用率从7.02%降至6.2% [18] - 2024年存货5.24亿元(在制品占64.63%),存货周转率2.18低于行业平均 [22][23] 资金压力 - 2024年资产负债率63%,短期借款3.21亿元,应付账款2.91亿元,银行存款仅0.78亿元 [21] - 因A轮投资者行使赎回权支付2.6亿元(本金1.35亿+利息1.26亿),导致2024年净增借款1.4亿元 [26] - D轮融资新增8000万潜在赎回压力,若2025年未上市需按本金+6%年单利回购 [27] 行业与估值 - 行业预测2024-2029年梅产品零食CAGR13.65%,天然果冻CAGR39.85% [30] - 参照港股食品饮料行业平均PE18.7倍,对应估值27.68亿元(较D轮估值高26%) [30]
杨幂曾经代言的溜溜梅母公司没事吧?上市前,原股东红杉中国却跑路了,现金流被抽干吃紧
搜狐财经· 2025-05-12 19:12
公司发展历程 - 溜溜果园凭借杨幂代言的广告语成功占据果类零食市场头名位置 [1] - 红杉中国2015年A轮投资1.35亿元(每股12.75元),2024年行使赎回权获得本金加回报合计2.608亿元,9年投资回报率93%,年化回报率7.6% [3][4][5] 供应链管理问题 - 原料价格波动显著:2016-2017年青梅采购单价从6.31元/千克涨至8.72元/千克,导致毛利率从33.6%降至30.59% [8] - 2020-2024年青梅价格从2400元/吨升至2600元/吨,进口西梅价格从16200元/吨涨至20700元/吨 [8] - 未建立自有果园,完全依赖市场采购,供应链控制力薄弱 [9] 产品定价与销售结构 - 2024年产品价格变动:梅干零食单价下降19.04%,梅冻价格暴跌27.91%,仅西梅产品单价提升13.94% [10] - 销售渠道剧变:2024年零售商收入占比从23%飙升至50.6%,直销占比达59.2%,前五大客户贡献33.1%收入(最大客户占14.1%/2.28亿元) [12][13][14] - 大客户集中度快速上升:前五大客户占比从2022年12.7%增至2024年33.1%,最大客户占比从4.6%升至14.1% [14] 财务表现分析 - 毛利率持续波动: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40.1%降至2024年36.0%,梅干零食毛利率三年下降7.5个百分点 [16] - 净利率虚高:2024年净利率9.1%中,政府补助占5.8%(3380万元),税收优惠贡献21%利润(实际税率12.3% vs 法定25%),剔除后真实净利率仅4.7% [18][19][20] - 现金流危机:2024年末紧急融资7500万元(估值较C轮折价9-10%),动用银行授信1.1亿元,2025年2月底账面现金仅5104万元 [21] 上市压力与对赌风险 - 流动负债达9.58亿元(流动资产8.73亿元),流动比率91%,速动比率35.8% [23] - 对赌条款密集:B轮(10%年化/2025年底上市)、C轮(8%年化/2025年中上市)、D轮(6%年化/2025年底上市),若未按期IPO将触发赎回 [23] - 产品结构调整:高毛利梅冻占比提升(毛利率三年增11.6个百分点),但西梅产品原料成本侵蚀利润 [15][16]
6年后再次冲击上市,“溜溜梅”的产品迭代藏着哪些门道?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11 09:03
以下文章来源于Gooods 好味司 ,作者海枫 Gooods 好味司 . 专业、独特、有趣的食品饮料产品媒体,连接好产品与美好生活。 在溜溜梅2019年冲击深交所创业板折戟后,时隔6年再度冲击上市,不同的是这次溜溜梅将目标放到了 港交所。 时间线推回到2018年,溜溜梅的年营收还未过10亿,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公司的营收为8.73亿,净 利润5603万。六年后,溜溜梅营收接近翻倍,2024年公司营收为16.16亿,净利润为1.48亿,净利润 是原来的2.6倍左右。(文中货币单位均为人民币) 从零食行业来看,溜溜梅的营收规模属于中大型公司,在溜溜梅之前有一些营收超过50亿元的零食公 司,少数超过百亿规模。但在梅果类零食当中,溜溜梅属于中国市场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甚至 招股书 图片来源:微博@溜溜梅 中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溜溜梅还属于中国果类零食的第一名(这里果类零食包括了果干、冻干水 果、加工水果零食以及水果为基础的棒状或块状零食)。 溜溜梅是中国特色零食的典型代表,为本土零食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样本。 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 6年后再次冲击上市,"溜溜梅"的产品迭代藏着哪些门道? 另一方面是对于得到市场 ...
青梅之王的资本劫:红杉折价离场、D轮对赌压顶,溜溜梅IPO能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5-01 10:00
杨幂有过哪些作品,可能很多人都不记得了。但那句"你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肯定能够唤起绝大多数人的记忆以及那颗令人口舌生津的梅子。 溜溜梅在直销模式下,受益于量贩零食店的崛起,销售增长明显。2024年,其前三大客户均为零食店品牌。2022-2023年,溜溜梅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 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7%和14.2%,而2024年这一比例跃升至33.1%,主要源于第一大客户和第二大客户收入的增长。2022-2024年,第一大客户的收入占 比分别为4.6%、3.4%和14.1%,2024年收入增幅显著。 根据招股书,2024年溜溜果园的第一大客户是来自长沙的全国连锁零食品牌,合计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432.56%,基本可以确定是鸣鸣很忙集团。第二 大客户为一家上市公司,第三大客户为成都的连锁零食店,分别对应万辰集团和零食有鸣,2024年分别为溜溜梅带来收入1.94亿元和4429.9万元。2024年, 溜溜果园前三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为28.2%。 不过,这种渠道转向带来双重效应:一方面借势零食量贩店的全国扩张快速下沉市场,另一方面却不得不接受30-60天账期,致使应收账款暴增100%至1.63 亿元。 ...
溜溜果园:上市前夕持股9年的北京红杉套现离场|IPO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4-29 00:14
公司IPO及股权变动 - 溜溜果园提交港股IPO招股说明书,拟在港交所上市[2] - 北京红杉在IPO前夕套现离场,持有9年后通过减资方式退出,获利或超2亿元[2][5][6] - 北京红杉2015年A轮投资1.35亿元获得15%股权,每股成本12.75元,推算退出时每股公允价值32.3-33.04元,套现约3.42亿元[3][6] - 创始人杨帆、李慧敏夫妇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87.78%股权,为最大股东[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16.16亿元,持续增长[7]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6843.2万元、9923.1万元、14771.9万元,呈现加速增长态势[7]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022-2024年分别为20229.8万元、12690.3万元、8437.4万元,保持净流入[9] - 主要产品梅干零食占比从2022年68.9%降至2024年60.3%,梅冻产品占比从19.6%提升至25.4%,产品结构优化[8] 财务状况分析 - 流动资产始终低于流动负债,2022-2024年流动资产分别为63116.6万元、67902.6万元、93610.5万元,流动负债分别为113835.7万元、91805.3万元、104928.8万元[10] - 计息银行借款规模较大,2022-2024年分别为22381.6万元、18019.7万元、32133.3万元[10][11] - 银行存款及现金等价物不足以覆盖银行借款,2022-2024年合计分别为11144.2万元、10212.4万元、12770.9万元[11] - 银行贷款利息支出较高,2022-2024年分别为1059.6万元、781.7万元、765.2万元[11][12] 产品结构 - 梅干零食为第一大产品,2024年收入9.74亿元,占总收入60.3%[8] - 西梅产品收入增速较快,从2022年1.22亿元增至2024年2.24亿元,占比从10.4%提升至13.8%[8] - 梅冻产品表现亮眼,收入从2022年2.30亿元增至2024年4.10亿元,占比从19.6%提升至25.4%[8]
“没事就吃”的溜溜梅闯港股:三年砸9亿营销,红杉套现2.6亿离场
搜狐财经· 2025-04-28 17:50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刘相君 "你没事吧?你没事吧?你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 曾经风靡一时的洗脑广告词来源溜溜梅要上市了。 此次港股IPO能否成为其转型的契机,仍有待市场检验。 核心产品毛利率走"下坡路",重营销轻研发 溜溜果园作为中国果类零食的领军企业及梅产品领导者,主要产品分为三大类别: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及梅冻以及其他梅产品(例如梅精软糖及梅茶茶 汤)。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1年至2024年,按零售额计,溜溜果园在青梅果类零食行业及西梅果类零食行业连续四年排名第一。虽然溜溜果园身为梅类 零食"老大",但从市场格局来看,市场"天花板"明显。 4月16日,梅类零食巨头溜溜梅的老东家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溜溜果园")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信证券和国元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此前溜溜果园欲冲A股上市未果,公司曾于2019年6月提交在深交所上市申请,后于年底撤回申请。 作为国内梅类零食行业的"领头羊",其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影响力不容小觑。然而,招股书披露的数据也暴露出隐忧:核心产品毛利率持续走"下坡路",研发 投入较少,食品安全投诉频发,大股东北京红杉在IPO前套现离场。 2024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