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秒用算
搜索文档
算力政策利好持续释放 “毫秒用算”建设提速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20:47
政策动向 - 上海市发布专项行动通知,目标到2027年基本形成全域覆盖、高效畅通的城域毫秒用算网络能力体系,实现基础设施毫秒互连(<1毫秒)、重点场所毫秒接入(<1毫秒)和应用终端毫秒可达(网络时延<10毫秒)[1] - 此次通知是继工业和信息化部10月16日印发国家层面专项行动通知后,政策从宏观规划加速走向微观落地的体现[1] 行业需求与意义 - 当前中国算力规模持续扩大,但面临资源错配、调度不精准等问题,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势在必行[2] - 毫秒用算建设是技术升级和算力服务模式的范式革命,推动算力从可用向好用的跃升[2] - 毫秒级数据处理能力是实现物联网、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的重要支撑,并能加速AI应用商业化落地,特别是对多模态等数据交互量大的场景,可提升用户交互体验[2] 应用领域赋能 - 毫秒用算将显著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例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实时分析路况优化信号控制,医疗领域可实现远程手术和快速诊断[2] - 技术将使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更快捷流畅的网络服务[2] 企业建设进展 - 基础电信企业作为核心力量正发力建设,中国移动已打造全国20毫秒、省域5毫秒、地市1毫秒的三级时延圈网络,并完成国家八大枢纽的400G大带宽超高速网络直连工程[5] - 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全球海缆、陆缆及光纤资源搭建核心骨干网络,与全球通信运营商深度合作实现主流运营商优质直连全覆盖,以降低跨网传输时延损耗[5] 发展模式与建议 - 在政策与企业双轮驱动下,建议电信运营商转变为算力服务商,为用算企业提供差异化时延保障的算网融合业务[5] - 应鼓励数字企业使用算力并提高算力复用率,以降低算力成本,通过算力与产业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