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冷藏技术和设备
搜索文档
开展渔业合作 促进国际减贫
人民日报· 2025-11-18 05:58
国际合作项目概况 - 中国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培训和产学研合作,与印尼、加纳、老挝等国共享渔业发展经验,推动科技赋能和绿色养殖 [1] - 这些跨国合作项目提升了当地的渔业技术水平,助力渔民增收,并为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1] 印度尼西亚合作项目 -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办、大连海洋大学承办“新质工匠”职业技能培训项目2025年秋季班,为期4周,专门针对印尼学员开设“海洋水产养殖”和“渔业捕捞与冷藏管理”课程 [2] - 培训采取“理论授课+实操演练+案例研讨”方式,46名学员深入实验室与企业实地参观实践,包括参观大连鑫玉龙国家级海洋牧场 [2][3] - 印尼学员关注中国先进的冷藏技术,中国渔船冷藏温度可达零下40摄氏度,而印尼通常仅零下20摄氏度,导致渔获易变质,约30%-40%无法达到出口标准 [4] - 印尼学员计划推动与中国在可持续渔业、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合作,并引进无人船等先进技术 [4][5] 加纳合作项目 - 加纳学者通过中国商务部主办、福建海洋研究所承办的研修班以及“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在厦门大学进行贝类研究并攻读博士学位 [6] - 该学者长期驻扎产研合作企业泉州晋江福大鲍鱼水产有限公司进行研究,发现中国科研机构与产业联系紧密,产学研合作模式让研究成果真正走出实验室 [7] - 加纳渔业为超过300万人提供就业,学者计划将中国所学应用到更多海水种类,并筹备中国加纳海水养殖联合实验室 [7] 老挝合作项目 - 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承办澜湄渔业资源养护与水产养殖技术提升国际培训班,老挝等澜湄国家50余名学员参加 [8] - 老挝养殖户缺乏科学管护理念和设备,使用米糠、牲畜粪便养鱼导致鱼苗发育缓慢、产量不高且污染水质,鱼塘普遍缺少增氧设备 [8][9] - 在澜湄合作机制下,中国—老挝渔政联合执法暨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向澜沧江—湄公河放流土著鱼苗423.5万尾,赠送老挝南塔鱼苗91.4万尾 [9] - 老挝计划推广中国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以利用山地资源达到“一水多用、一田双收”效果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