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汉式铜鼎
icon
搜索文档
文博日历丨@老广们,这张广州的“出生证明”信息量满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4 07:30
两句铭文,信息量拉满 让它化身为广州的"出生证明" @老广们 猜到这件文物是什么了吗?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蕃禺"汉式铜鼎 01 广州的"出生证明" 曾用名:蕃禺,年龄:至少2200岁 腹部圆润饱满 三足矮胖敦实 环钮圆圆溜溜 这件青铜鼎 看似憨态可掬、平平无奇 但鼎上的铭文 "蕃禺"曾是西汉南越国都所在 由此可推测 秦定岭南后 中原文化传播至岭南地区 "蕃禺"铜鼎是按照汉式鼎的形制 在西汉南越国都城"蕃禺"铸造 并铭刻上相关信息 却让它化身为广州的"出生证明" 盖上刻有铭文: "蕃禺,少内" 腹部外壁刻有铭文: "蕃禺,少内,容二斗二升" 注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设南海郡,郡治蕃禺,至南越国时期(公元前203-前111年)为南越国都城。 也是今日广州的古称! 因此 这件"蕃禺"汉式铜鼎 不仅印证了诸多历史文献中 关于蕃禺的记载 更以实物的形式证明了 广州建城至少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腹部外壁刻的铭文: "蕃禺,少内,容二斗二升" "少内"是 02 铭文信息量满满 从中窥见岭南历史变迁 不只"蕃禺"二字历史价值高 其余铭文更是信息量满满! 秦汉时期管理宫廷府库的官职 "容二斗二升"则体现了 南越国对中原 ...
“南越明王和他的时代”展览在广州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17:00
展览概述 - "王子、质子、国王:南越明王和他的时代"展览于4月29日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开幕,将持续至8月20日 [1] - 展览分为"南越王子""长安为质""南越明王""南越鸿门宴"四个部分,通过160余件(套)汉代文物呈现第三代南越王赵婴齐的故事及其时代面貌 [3] 展览内容 - 展出了第二代南越王赵眜的遗骸,这是其遗骸15年来首次展出,墓主下葬时身着玉衣,死亡年龄约40岁至45岁 [3][8] - 展品包括六博棋、汉式铜鼎、越式铜鼎等汉代文物,其中南越文王墓出土的4套六博棋具分为青玉、水晶、象牙3种材质 [8] - 南越文王墓共出土铜、铁、陶鼎51件,其中青铜鼎36件,4件汉式铜鼎和3个越式铜鼎器身有"蕃禺"或"蕃"的铭文 [8] 历史背景 - 赵婴齐(约公元前150年至公元前113年)是南越文王赵眜之子,一生历经王子、质子、明王三种身份转换 [5] - 赵婴齐统治南越时,政治上采纳汉王朝治理体系,经济上引进中原先进技术,推动了岭南地区与中原文化的深度融合 [5][7] - 南越王博物院此前已举办第一代南越王赵佗、第二代南越王赵眜的专题展览,赵婴齐是南越文化与汉文化深度融合的推动者 [7] 文化意义 - 展览再现了南越国中期岭南地区逐步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 [3] - 流行于中原地区的六博棋在岭南的发现,反映了中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8] - "蕃禺"铭文铜鼎的出土印证了广州作为南越国都城的历史地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