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OTA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观车 · 论势 || 严管汽车OTA升级及时且必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5 17:09
政策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起草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并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 [1] - 政策将严格执行OTA升级分类管理,未经备案的企业不得开展任何OTA升级活动 [1] - 企业不得向用户推送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亦不得通过OTA隐瞒缺陷,需确保升级后产品与准入标准一致,企业承担产品安全责任 [1] OTA升级的风险与挑战 - 汽车OTA升级已演变为关乎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及网络安全的系统工程,未经充分验证的代码推送可能导致单体车辆失控、区域交通瘫痪乃至社会级网络安全事件 [1] - 部分企业将未充分验证的OTA版本直接上车,让用户充当移动测试员,放大了使用风险 [2] - 部分企业将OTA当作掩盖硬件缺陷的工具,用软件升级回避根本性的设计问题,并在升级中隐瞒风险,剥夺用户知情权与选择权 [2] - 一辆L2级辅助驾驶车型软件代码量可达5000万行,涉及100余个ECU模块协同,各模块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协同关系,系统复杂性高 [4] 监管的必要性与方向 - 严格的备案制度要求企业在升级前披露完整信息,从源头减少暗箱操作空间,政策明确禁止通过OTA隐瞒缺陷、关闭驾驶员监测功能等行为 [3] - 企业提交的备案材料往往仅披露表层信息,对底层算法参数调整、跨模块交互逻辑变更等关键内容语焉不详,需建立具备场景复现能力和逆向工程技术的专业第三方检测体系 [4] - 当前OTA升级监管涉及多部门职责,但各部门数据壁垒明显,导致监管效率大打折扣,亟待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构建全流程监管闭环 [5] 对行业的影响与应对 - 中小企业面临合规成本压力,若统一执行备案与测试标准,可能因无力承担成本而铤而走险,可考虑分级制定监管标准和开放公共测试资源等差异化监管方式 [6] - 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技术迭代速度,更在于安全可控的升级能力,企业应主动承担主体责任,守住测试严于升级、安全高于速度的研发理念 [7] - 政策的完善是对行业的规范,旨在推动智能汽车行业从粗放式生长迈向健康可持续发展,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