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
搜索文档
这就是福州高新区!
新华网· 2025-10-14 20:41
发展历程与规模 - 1991年获批国家级高新区,以“一区三园”架构起步 [3] - 2012年管理范围拓展,形成“一区七园”格局,面积从5平方公里扩大至196平方公里 [3] - 企业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从寥寥数企发展到2.3万家企业入驻 [3] 科技创新与产业成果 - 汇聚460多个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200件 [10]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2500家,约占福建省的18%、福州市的54% [10] - 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研发出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开启低成本绿氢生产新路径 [5] - 中科芯源的透明荧光陶瓷LED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7] - 富兰光学生产的监控摄像机外罩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5%(全球每4个中有3个出自该公司) [8] -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金属3D打印技术通过国锐中科实现转化,创造千万元产值 [12] - 吉特瑞生物研发全球首个以贝壳为原料的高端植入型医疗器械 [12] 产业集群与生态 - 保利通信福州高新科技产业园吸引2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投产率达85% [14] - “榕创汇”无人机小镇集聚10余家低空经济头部企业,实现“上午设计图纸,下午楼顶试飞”的高效研发模式 [14] - 园区内90%的供应链需求可实现闭环解决,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大幅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18] 海洋经济突破 - 2024年实现海洋经济产值20多亿元,集聚276家海洋经济相关企业 [18] - 永福股份为福州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项目提供深远海解决方案 [22] - 蓝昊肽等企业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深耕,推动“蓝色资源”向“金色产业”转化 [22] 营商环境与服务 - 2024年及2025年连续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2024年首次进入中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 [14] - 推行“并联审批、并联验收”,使保利通信高新科技产业园项目竣工时间提前15个月,创造“高新速度” [16] - 打造全市首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审前服务专区,实现“一件事一套流程、一扇窗一次办结” [16] - 成立全省首个县区级金控平台及首个科创金融服务基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16] - 实施领导挂钩服务机制,为海洋经济企业减免租金,以政策红利护航产业发展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