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医药

搜索文档
万亿元级“蓝色引擎”全速启动,央企入局海洋经济
华夏时报· 2025-08-15 20:29
政策支持与战略规划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1] - 国家将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研究制定支持海洋强省(区、市)建设相关政策文件 [1] - 加大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力度,推动海洋产业投融资指导目录更新,鼓励央企和社会资本参与 [1] -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2] - 多地出台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如山东、辽宁、海南等地 [3] 海洋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GDP比重7.8% [2] - 2024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2] - 海洋经济板块指数8月15日报3521.63点,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08%,多只相关股票上涨 [1] 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 国家注重创新驱动,部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1] - 加快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1] - 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等 [2]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央企实力强大,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领先 [8] -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和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交付 [8] 央企参与与国际合作 - 央企凭借资金实力与技术研发能力,加速深海矿产、海洋能源等资源开发 [7] - 中海油在南海东部海域深层—超深层勘探发现惠州19-6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 [7] - 中船集团在海洋船舶工业和海工装备建造方面成绩斐然,国际市场份额领先 [8] - 自然资源部等六部门出台政策鼓励央企、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海洋能开发利用 [9] 未来发展方向 -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可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4] - 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4] - 推动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开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4] - 培育和发展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4] - 研究制定海水淡化、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4]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国家发改委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部署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6:55
|2025年8月15日星期五| NO.1 国家发改委: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部署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司副司长马维晨8月13日在第二十二期"中国经济圆桌 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按照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与相关部门 一道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相关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我们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部署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接续取得一批原创重大成果,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马维 晨说,与此同时,加快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积 极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NO.2 国家数据局:全国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预计年底扩大到50个左右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在8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包含北上广深等25 个城市在内的数据流通节点城市,布局了16个省、市、区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并在今年7月底全面完 成了互联互通。预计到今年年底,相关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覆盖80%的省市区,为数据规 模化跨域流通奠定设施基础。 NO.3 全市场ETF规 ...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国家发改委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部署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6:54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NO.1 国家发改委: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部署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司副司长马维晨8月13日在第二十二期"中国经济圆桌 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按照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与相关部门 一道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相关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我们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部署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接续取得一批原创重大成果,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马维 晨说,与此同时,加快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积 极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NO.2 国家数据局:全国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预计年底扩大到50个左右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在8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包含北上广深等25 个城市在内的数据流通节点城市,布局了16个省、市、区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并在今年7月底全面完 成了互联互通。预计到今年年底,相关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覆盖80%的省市区,为数据规 模化跨域流通奠定 ...
国家发改委:正与相关部门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部署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新华社· 2025-08-14 13:11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与相关部门着手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关领域专项规划 [1] - 规划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部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取得原创重大成果 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1] - 加快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 海洋新兴产业 -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 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1] - 积极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1]
向海图强|山东工行:引金融活水 激活蓝色经济新动能
齐鲁晚报· 2025-08-07 12:49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山东将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推动海洋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 [1] - 山东工行聚焦海洋渔业 高端海工装备 海水综合利用 海洋生物医药 海洋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领域 [1] 海洋新能源产业 - 东营市构建"风光储"综合能源体系 打造绿色能源新高地 [3] - 工行东营分行为当地海洋新能源重点项目投放信贷资金22亿元 [3] - 工行东营分行为"HG14海上光伏1000MW项目"投放贷款超10亿元 该项目成为全国示范样本 [3] - 工行东营分行为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项目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 [3] 海洋特色产业 - 威海市形成集捕捞 加工 出口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工行威海分行为荣成某速冻海产品加工企业发放900万元贷款 用于原料采购和生产线升级 [6] 金融产品创新 - 山东工行推出"齐鲁海洋贷"产品 具有全 新 专 广 优 简六大特点 [9] - 针对大中型客户提供"海洋研发贷"等产品 支持海洋领域科研平台建设 [9] - 针对普惠小微客户推出"渔船e贷""养殖e贷"等产品 累计发放贷款超4400万元 [9]
数读东部海洋经济圈,4.6万亿蓝色成绩单拿下近半壁江山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3:12
东部海洋经济圈总体表现 - 2024年东海区海洋生产总值达45992.9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3.6% [1] - 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4.0%、36.3%、59.7%,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3] - 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五大产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占全国对应行业比重超50% [4] 海洋产业细分领域 - 海洋油气业增加值77.3亿元,增幅37.5%居首 [4] - 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电力业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4] - 上海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216.7亿元,新承接/完工/手持海船订单量占全国10.5%-13.8% [15] - 上海海洋旅游业增加值1443亿元,同比增长17.6%,邮轮业务占全国50%-70% [18] 江苏省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183.3万千瓦,发电量328亿千瓦时全国领先 [6][8] - 盐城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全国最大,装备制造覆盖全产业链,产能占江苏省一半、全国五分之一 [8] - 涉海专精特新企业786家同比增58.8%,A股代表企业包括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亚星锚链 [8] 浙江省海洋经济 - 宁波舟山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4%)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准箱(+11%)世界第三 [9] - 舟山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破万亿元,浙江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海洋经济发展厅 [11] - 2025年计划推进120个强港项目,投资超600亿元 [11] 福建省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1.25万亿元(+6.1%)全国第三,水产品总产量924.6万吨(+3.9%) [12] - 海水养殖产量613.3万吨占全国1/4,大黄鱼、鲍鱼等养殖产量全国第一 [12][14] - 建成深远海养殖平台23个,厦门建设10.2平方公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4] 上海市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11387亿元占全国10.8%,单位海域产值全国第一 [15] - 外高桥造船、江南造船等企业2024年交船69艘(+19%),新接订单128艘(+70%) [17] - 规划2030年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增加值超450亿元,LNG船本土化率提升至85% [19]
发展海洋经济 鼓足“蓝色动能”(议政)
人民日报· 2025-07-24 06:11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中国特色向海图强之路 [6] -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6] - 需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6] 政策支持与资本引导 - 上海提出到2030年海洋生产总值稳步提升,浙江实施海洋经济倍增计划,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7] - 建议建立多层次投融资机制,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高端海洋装备制造、深海资源开发、生物医药等领域 [7] - 鼓励设立蓝色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政产学研联合攻关 [7][8] 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2024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海洋制造业增加值达3.2万亿元 [9] - 自主研发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近30%,"梦想"号等高端深海装备取得突破 [9][10] - 推动"互联网+海洋"新业态,利用电子信息、物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10] 海洋生态保护与碳汇发展 - "十四五"期间修复海岸线400公里、滨海湿地3.1万公顷,红树林面积增至3.03万公顷 [12] - 需科学调控海洋资源利用方式,严守生态红线,针对不同海域制定碳汇提升方案 [12] - 建议开展海洋碳汇核算技术研究,探索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基础研究 [13] 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 - 南通象屿海洋装备公司展示船舶制造能力 [2] - 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凸显集装箱运输枢纽地位 [6] - 建议沿海城市融合航海历史与生态景观,发展邮轮经济等新业态 [11]
集美大学朱文涛:推动“海上福建”建设,需补齐海洋科创短板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10:56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福建省已形成绿色石化、海洋旅游2个5000亿级海洋产业集群,海洋渔业、航运物流、海洋信息3个1000亿级海洋产业集群 [1] - 厦门市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预估达2588亿元,同比增长8.95%,占全市GDP比重30.1%,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近40% [1] - 福建省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超1.25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超21%,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4] 福建省海洋经济核心优势 - 资源禀赋优势: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3752公里(全国第二),深水岸线210.9公里(全国第一) [5] - 产业基础优势:海水养殖与种苗业全国领先,水产品总量全国第三,出口额长期居首,形成完整产业链 [5] - 政策叠加优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贸试验区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 [5] - 科技创新优势:拥有100多个国家级/省部级海洋科创平台,包括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6]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 - 《福建省"十四五"海洋强省建设专项规划》提出2025年基本建成海洋强省,2035年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 [2] - 重点发展方向:做强港口枢纽与临港产业,激活海岛资源立体价值,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双提升 [6] - 新兴产业布局:重点打造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电子信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9] 福建省海洋经济现存挑战 - 产业结构问题:海洋三产以交通运输业为主,新兴海洋产业占比低,缺乏高端产业支撑 [8] - 科技创新短板:海洋科技实力不强,创新型企业数量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待提升 [8] - 产业集群差距:缺乏跨区域成体系产业集群,龙头带动能力弱于广东、山东等省份 [8] 厦门市海洋经济特色 -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以海洋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为支撑的新兴产业体系 [1][3]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近40%,体现产业结构优化 [1] 福建省与沿海省份对比 - 广东省形成千亿级海洋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五百亿级生物医药三大集群,产业链完整度全国领先 [8] - 山东省集聚全国50%以上海洋高层次人才和60%以上海工装备产值,拥有完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 [8][9]
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述评(上)
经济日报· 2025-07-14 06:09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2] - 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与效益指数达125.2,同比增长2% [2]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占比持续提升 [2] - 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超30% [2] 产业结构与升级方向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具有较大潜力 [2] - 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高端仪器装备与新材料、海洋电子信息为未来重点发展领域 [2] - 需做强海洋传统优势产业(如船舶工业、水产种质资源),做大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做优现代服务业(如金融) [3] 区域政策与产业布局 - 上海计划2030年形成"3+5+X"世界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4] - 广东提出建设环珠江口"黄金内湾",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 [4] - 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发布政策推动海洋产业能级提升 [4] - 需立足区位优势形成特色化海洋经济格局(如山东生态牧场、福建"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模式) [4][5] 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 - 远洋捕捞需通过数智化技术提升鱼种识别、海域监测等精细化水平 [6] - 山东"耕海1号"平台实现渔业养殖、文旅、科研教育三产融合 [5] - 福建探索"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上风电+储能"等跨界模式 [5] 要素支撑与生态管理 - 需科学划分海域范围保障重大项目落地 [6] - 对海洋新兴产业重点项目优先支持土地、海岸线等资源 [6] -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海洋产业 [6]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超四成 青岛西海岸新区培育蓝色动能
经济日报· 2025-07-08 06:11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发展 - 我国首个工业运行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投用 年减排二氧化碳1.4万吨 对沿海地区漂浮式光伏推广具示范意义 [1] - 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占青岛市海洋生产总值43.8% 海洋产业呈现聚链成群发展态势 [1] 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 新区成立工委科技和海洋发展委员会 统筹12家"国字号"涉海科研院所和298家涉海创新平台 打造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 [1] - 组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联盟 建立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机制 重点突破海洋发展难点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合作 [1] 现代海洋产业突破 - 世界首艘15万吨级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交付 国际首个抗肿瘤海洋药物BG136进入Ⅱ期临床试验 [2] - 修正(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大健康科技产业基地落户新区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