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漆画
icon
搜索文档
漳平农民画:焕新彩,美出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5 06:44
漳平农民画的艺术特色 - 作品《八闽欢歌》入选首届中国乡土绘画作品展览,长3.23米宽2.51米,以红色为主色调描绘福建建筑与民俗活动 [3] - 艺术风格构图饱满色彩鲜明,人物造型夸张稚拙,强调"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吉祥寓意 [3] - 源自明末清初新桥镇,融合传统艺术与民俗精华,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发展历程与人才建设 - 1989年新桥镇获"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称号,80-90年代创作高峰期形成"参展必获奖"的"漳平现象" [5] - 2010年成立农民画院后通过公益培训重建队伍,现有500多幅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奖项,200多幅被省级以上馆藏 [6][7] - 建立老带新机制,覆盖60岁老人至儿童的多职业创作者,90后全职主妇陈惠美通过培训20天完成首幅参展作品 [11] 农民漆画创新与市场突破 - 2016年将漆画技艺引入农民画创作,通过40天实验班掌握镶嵌髤涂等技法,解决大漆过敏与工艺难题 [8][9] - 漆画使作品价值提升5倍以上,80厘米规格作品最高售价2万元,2017年成立专门漆画院作为产销基地 [10] - 漆艺增强肌理厚重感,转化乡土气息为深沉华美风格,获专家评价"含蓄典雅与热烈气象结合" [9] 产业拓展与未来规划 - 开发帆布袋等文创衍生品,与版画连环画横向融合,对接省内外订单扩大市场 [12] - 编写小学美术校本教材,举办少儿大赛与传承人培训,进校园景区推广艺术形式 [12] - 计划优化培训体系、组织全国参展、加强版权服务,提升衍生品设计水平 [13]
用漆艺“绘”人生:老匠人五十载守真守艺 千年非遗焕新生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09:22
非遗传承与创新 - 梁中秀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0多年专注平遥推光漆器技艺,推动其从传统工艺蜕变为"世界瑰宝" [1] - 创新"沥金、沥银、沥螺"等工艺,融合学院派技法与传统髹饰技艺,作品《大江东去》《金色年华》分别获中国漆画展工艺奖和世界手工艺大会金奖 [2] - 作品《群芳竞艳》八角盒入选外交部国礼,《江山颂》《岳阳楼》收录于《中国美术全集·漆器卷》,与师父合作的屏风《神州韵史》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 [2] 人才培养与产业拓展 - 通过工作室和高校客座教授身份培养青年匠人,已培育7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名市级大师及4名"三晋技术能手" [3] - 徒弟们建立十几个工作室,为行业注入新艺术元素并创造经济效益,2022年建成集设计、展览、工坊于一体的"平遥中秀漆艺文化研制基地" [3] - "手掌推光"绝活通过师徒制传承,强调"漆器会说话"的工匠精神理念 [3] 文化输出与市场突破 - 作品进入人民大会堂山西厅、中央党校、中国驻外大使馆等高端场所,并为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大学等设计大型漆壁画及屏风 [4]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创新产品已远销欧美、亚洲多国,实现出口创汇,推动行业从民间工艺向高端艺术转型 [4] - 融合传统文化、哲学与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独特艺术风格,使平遥漆艺兼具文化内涵与国际审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