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火箭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商业航天创新发展
新华社· 2025-06-18 19:09
6月18日,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夏东坤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媒体介绍智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发动机。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近年来,北京市发挥航天领域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推进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目前,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商业航天百强 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约占全国半壁江山。北京的商业航天,涵盖了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产业链条国 内最全,且"南箭北星"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其中"南箭"以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为主,聚集了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中科宇航等商业火箭整箭 企业,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北星"以海淀区为主,集聚了微纳星空等商业卫星制造企业,形成了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的聚集区,整星研制 能力全国领先。 这是6月18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拍摄的航天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6月18日,记者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参观。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6月18日,一名记者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拍摄任务徽章。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
专访庞之浩:解码航天文化与当代青年的“双向奔赴”
环球网资讯· 2025-04-30 16:39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安绮】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航天话题在青年群体中热度持续攀 升。"天问"之旅、"嫦娥"揽月、"天宫"筑梦、"神舟"系列飞船一次次成功往返天地......今年是中国载人 航天"东方红一号"发射55周年,就在4月30日,十九号飞船搭载圆满完成任务的航天员成功从太空返回 地球。这些辉煌成就不断点燃着当代青年对航天的热情。 值此迎来五四青年节之际,在日前举办的实践十九号太空搭载物品交接仪式现场,卫星应用产业协会首 席专家、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传播专家庞之浩接受环球网记者专访,解码航天文化如何与当代青 年"双向奔赴"。 青年航天兴趣变迁:折射多元精神需求 作为航天科普领域资深专家,谈及当代青年对航天文化兴趣点的变化,庞之浩指出,以往年轻人对航天 文化的关注更多停留在航天工程取得的重大成果上,比如火箭发射成功、卫星顺利入轨等。然而如今, 情况发生了显著转变,他们从单纯关注航天成果,转向对航天任务具体过程、背后技术及故事的深度探 寻。 同时,年轻人对航天文化的兴趣领域也从航天科技本身,拓展至航天历史、文创等多元领域。在一些航 天主题的博物馆或展览上,经常能看到青年驻足在航天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