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翠微股份启动航天科普实践 跨界点燃少年航天梦
环球网资讯· 2025-07-07 15:12
公司活动 - 翠微股份启动"走进科技创新企业系列践学活动",首站走进北京星际荣耀火箭制造基地,30组亲子家庭参与沉浸式航天科技探秘之旅 [1] - 活动包括航天科普讲座和火箭组装测试厂房参观,特邀我国首批航天员赵传东分享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和航天精神内涵 [3] - 活动通过翠微会员小程序公开招募,吸引了会员广泛关注,体现出公众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强烈热情 [5] 活动内容 - 赵传东以"航天精神传承"为主题,讲述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分享航天工程重大突破 [3] - 参观者近距离接触真实火箭零部件与精密组装流程,感受航天科技魅力,体会航天工作者艰辛付出 [3] - 活动让青少年亲身接触火箭制造等前沿科技,感知中国航天发展成就,激发对航天事业的向往 [4] 公司战略 - 翠微股份推动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关注科技创新发展,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4] - 公司将持续深化"商业平台+科技创新"服务模式,计划开展更多科技创新践学活动 [5] - 公司旨在为会员家庭创造学习交流机会,助力公众了解国家科技发展成果,构建新型商业服务生态 [5]
中国2030年登月计划再获重大突破
中国经营报· 2025-06-17 22:33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30余年的接续奋斗,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这一历程中,中国航天不仅 圆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还突破并掌握了太空行走、空间站建造等关键技术,最终建成自主可控的 空间站。这些里程碑式成就,不仅创造了航天奇迹,更使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之列,展现了科技自立 自强的硬核实力。 李英良认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在于坚持举国体制优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有效方法。这种模式既强调"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又注重建立竞争与激 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共谋发展、共保成功的强大合力。 6月1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总体技术局局长、研究员李英良在会上表示:"我和我们的团队以运行好、应用好、发展好我国空间站 及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为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他向现场记者宣布了一项最新进展:"就在发布会前,我们收到前线好消息——新一代'梦舟'载人飞船 逃逸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航天人始终坚持精益求精,不断打磨各项 ...
高微重力、高精度时频、超冷原子,从零开始到国际首创……航天人讲述把核心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生动实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22:07
6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来自载人航天工程建设一线的5位代表,围绕"自立自强发展载人航天"与中外记 者见面交流。 为了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几代中国航天人接续奋斗30年。探索永无止境,如今,中华民族的千年登月梦想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计划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 月。 在飞天梦圆的背后,是举国同心的团结奋斗,是无数奋斗者的齐心托举。载人航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由14个大系统、上百个分系统组成,参与单位多达上 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人员,是彰显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典范,凝结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 在记者见面会上,5位代表结合自己的工作,围绕载人航天的主题与记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谈到航天人的奋斗精神,刚才几位老师都提到,当年先辈们在戈壁滩'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干成了'两弹一星'。现在我们年轻一代建成了空间 站,正在实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我认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传承的精神密码。"张璐表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研究员李英良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方面是我国坚持举国体制优 势,丰富和完善 ...
同心共筑航天梦
人民网· 2025-06-08 06:48
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 东风航天城自1958年建设以来,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航天发射基地,承担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等重大任务 [1] - 截至目前已有20艘神舟飞船从该基地发射,搭载20多名航天员进入太空 [1] - 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 [2] 地方支持与军民合作 - 额济纳旗为保障航天基地建设,1958年组织牧民搬迁,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 - 当地形成军地联合搜救机制,边防民警、民兵、退役军人和农牧民共同参与航天任务保障 [2] - 额济纳旗为航天工作者提供政务服务,涵盖婚姻登记、社保医保、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配套支持 [2] 技术升级与设施改善 - 航天安保系统从纯人力巡逻升级为配备智能巡防系统、执法记录仪和无人机等现代化装备 [2] - 现场监控画面可实现与指挥中心实时同步传输 [2]
从校园到军营,他们这样谈理想
中国青年报· 2025-05-11 10:06
4月29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和北京卫戍区某部官兵一起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供图 "新兵连的日子是我最难忘的成人礼。"几年前,跑步"喘着大气、脚步虚浮"的大学生黄兵凭着一腔热血 应征入伍,靠着咬牙坚持和不断训练,终于把跑3公里的成绩定格在了11分26秒。 如今回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黄兵依旧记得刚入伍时有人问他的一个问题:"放弃学业去当兵,会 后悔吗?"4月29日下午,站在讲台上,他铿锵有力地回答说,"当穿上军装,在军旗下庄严宣誓时,内 心涌现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那一刻,我知道要用热血和忠诚诠释新时代的青 年担当"。 同样的人生轨迹,在不少大学生身上体现着。一年前,史国仕还是一名在大学攻读无人机技术相关专业 的大学生。毕业后,为了圆一个"军旅梦",他穿上了军装,成为北京卫戍区某部的一名新兵。 "虽然无法叙述最初训练过程中的艰难,但我还记得每个周末清晨5点多的第一缕阳光和每个夜晚昏暗的 灯光。如今,我不再为考核成绩而担心,奋斗带给我的快乐是无法替代的。"在史国仕看来,奋斗是青 年担当的代名词。 他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拉动演练时,自己背着沉重的器材和背囊,每跑一步都 ...
一名“90后”航天人的成长记:一路“敲螺丝”,望“玉兔二号”上月球
中国新闻网· 2025-05-03 13:43
中新网上海5月3日电 题:一名"90后"航天人的成长记:一路"敲螺丝",望"玉兔二号"上月球 中新网记者 郑莹莹 "敲螺丝",这是1990年出生的上海航天总装技师赵杰在某社交平台上的名字。 而他,真的在"敲螺丝"。 赵杰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简称:八院)149厂的一名总装技师。在中国探月工程中,他参与了嫦娥 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嫦娥六号的总装工作。 年轻人的"大厂生活" 一间偌大的厂房,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桌子。在其中一张深绿色的长桌前,赵杰正在组装手里的零 部件,就像玩乐高积木一样。 他身穿有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字样的工作服,戴着白色帽子,招呼前来专访的中新网记者在桌子的对 面坐下。 "拼乐高"能有多难?装不进,装完之后在试验中变形……这些问题都需要在预研阶段一一得到解决。 在这个厂房里,零部件很多,基本看不到纸质版图纸。赵杰说,现在一些装配流程数字化了,对于新的 型号,他们会对着电脑比照设计图装配;对于已经烂熟于心的结构就直接使用"脑中的图纸"了。 "玉兔二号"奔月的难忘时刻 一代代航天人是伴随航天器型号成长起来的。 航天产品一般分预研、初样、正样几个阶段。通常刚进厂的员工从预研产品开始学习, ...
专访庞之浩:解码航天文化与当代青年的“双向奔赴”
环球网资讯· 2025-04-30 16:39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安绮】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航天话题在青年群体中热度持续攀 升。"天问"之旅、"嫦娥"揽月、"天宫"筑梦、"神舟"系列飞船一次次成功往返天地......今年是中国载人 航天"东方红一号"发射55周年,就在4月30日,十九号飞船搭载圆满完成任务的航天员成功从太空返回 地球。这些辉煌成就不断点燃着当代青年对航天的热情。 值此迎来五四青年节之际,在日前举办的实践十九号太空搭载物品交接仪式现场,卫星应用产业协会首 席专家、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传播专家庞之浩接受环球网记者专访,解码航天文化如何与当代青 年"双向奔赴"。 青年航天兴趣变迁:折射多元精神需求 作为航天科普领域资深专家,谈及当代青年对航天文化兴趣点的变化,庞之浩指出,以往年轻人对航天 文化的关注更多停留在航天工程取得的重大成果上,比如火箭发射成功、卫星顺利入轨等。然而如今, 情况发生了显著转变,他们从单纯关注航天成果,转向对航天任务具体过程、背后技术及故事的深度探 寻。 同时,年轻人对航天文化的兴趣领域也从航天科技本身,拓展至航天历史、文创等多元领域。在一些航 天主题的博物馆或展览上,经常能看到青年驻足在航天历 ...
昆明举办“中国航天日”活动 推动航天科技与数字经济融合
中国新闻网· 2025-04-24 22:58
中国航天日活动内容 - 2025"中国航天日"科普教育系列活动在云南昆明举办,包含院士主题报告、专题讲座、商业航天产业交流会、航天科普进校园等形式 [1] - 活动主题为"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由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办公室指导,云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主办 [3] - 87岁的神舟五号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走进昆明市第十中学报告厅,讲述中国航天从零起步的奋斗史 [4] 航天技术应用 - 云南依托丰富遥感数据资源,在生态环保、资源勘探、水利水电等领域深度应用卫星技术 [3] - 云南大学天文台、智华航空科普基地、云南省无人自主系统重点实验室、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云南数据与应用中心同步对外开放 [4] 航天文化传播 -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符志民进行"创新·技术·项目·发展"主题讲座,传播航天文化和航天精神 [3] - 航天科技集团设计师贾阳通过《浪漫的祝融》主题分享,揭秘中国首辆火星车的细节 [3]
部分免费!2025年中国航天日开放日活动汇总来了!
北京本地宝· 2025-04-23 12:08
点击↑上方蓝字,速戳底部菜单栏【 微信办事 】【 景区预约 】【 五一/特惠 】 获取你想看的内容 明天(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北航月宫一号 ✅中国航天博物馆 ✅北京天文馆 将开展航天开放日活动 多数需要预约参观哦 ✅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永丰基地丰德东路4号(红线大楼一层) 0 2 活动内容 参观卫星中心展厅,了解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具体参观内容如下: 1.观看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应用宣传片; 2.参观生态环境部牵头用户卫星模型及相关介绍; 3.参观无人机模型及相关载荷介绍; 4.参观"五基"协同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模拟沙盘; 5.参观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情况; 指南来啦 中国航天日北京开放活动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航天日开放活动 0 1 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 2025年4月24日 9:00—11:00 6.其他展厅内容。 摄图网ID501038457仅配图 0 3 预约方式 ✅温馨提示: 1.请提前实名预约,不接受当天预约。 ✅预约方式: 小编有话说: 关注【 北京本地宝 】微信公众号,在聊天对话框内回复【 中国航天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