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灵芝酸
icon
搜索文档
传统中药焕发“发酵”新活力
每日商报· 2025-05-08 06:20
行业趋势 - 睡眠问题成为社交媒体热议话题,特别是年轻人中流行的"熬夜修仙""朋克养生"生活方式引发健康担忧 [4] - 中医理论指出熬夜主要损伤肝血,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修复黄金时段,长期熬夜会导致肝血亏虚并引发失眠、焦虑、脱发等问题 [4] 公司产品与技术 - 桐君谷推出"甄养眠"灵芝酸枣仁压片糖果,采用紫芝、赤芝、酸枣仁、蛹虫草、茯苓、姬松茸等多种珍贵药材精华,主打"双芝配伍"技术 [5] - 产品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添加天然安神成分γ-氨基丁酸,并采用益生菌发酵工艺提升营养吸收效率 [5] - 生产中心采用特色发酵中药现代化工艺,保留天然草本精华的同时富集活性成分 [4] 公司战略与理念 - 秉持"药食同源"理念,通过温和方式滋养现代人身 [5] - 坚持"做匠人、践匠行、出匠品"原则,严格把控药材品质,探索中医药现代化路径 [5] - 未来计划深入研究中药发酵技术,通过科技创新为传统中医药注入新生命力 [5]
东北林大徐志超/刘成伟组:解析药用真菌灵芝的时空组学及灵芝酸生物合成|附招聘广告
灵芝研究进展 - 灵芝作为药食两用的"仙草"在中医药中已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 因其基因组小、生长周期短、遗传体系完善等特点成为研究真菌发育与天然产物代谢合成的药用模式真菌 [2] - 多家单位联合在《Engineering》发表研究论文 通过时空多组学技术系统解析了灵芝酸的生物合成机制 包括绘制灵芝酸时空动态分布图谱 完成T2T完整基因组测序 构建高分辨率单细胞转录组图谱 发现新颖CYP450酶 [2] - 该研究为阐明灵芝酸复杂的生物合成网络提供了时空多组学研究范式 为开发灵芝酸小分子创新药物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2] 灵芝酸空间分布研究 - 使用MALDI质谱成像技术对不同成熟阶段原基、子实体中的24种灵芝酸类化合物进行空间定位 发现其特异性分布在灵芝皮壳层 [4] - 完成端粒到端粒水平的灵芝单倍体基因组精细图谱 首次绘制灵芝子实体单细胞转录组 注释到6种细胞类型 发现灵芝酸生物合成基因在皮壳层外层显著高表达 [4] - 重构灵芝子实体发育轨迹 发现皮壳层三层结构由外层发育形成 与实际栽培观察到的皮壳层增厚、分层现象一致 揭示了灵芝酸合成与子实体发育的内在联系 [4] 灵芝酸生物合成机制 - 鉴定到14个参与灵芝酸生物合成的候选CYP450基因 通过酵母表达体系发现新基因GlCYP512A3可连续两步催化生成丹芝酸E和F [5] - 丹芝酸F为新鉴定的灵芝酸类化合物 体外药理活性证实具有抗癌活性 [5] - 实现羊毛甾醇、灵芝酸中间体HLDOA、丹芝酸E和F等在米曲霉底盘系统中的高效合成 已申请专利 [5] 研究团队与资助 - 研究由东北林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单位合作完成 [7] - 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资助 [7] 研究团队招聘 - 东北林业大学天然产物资源与利用课题组聚焦中草药、大型真菌等基因组学、活性物质代谢合成及调控研究 学术成果发表在Sci Adv、Nat Commun等期刊 [8] - 课题组招聘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生物信息学等相关领域人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