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种船舶
icon
搜索文档
海洋经济,再迎重磅政策利好
第一财经· 2025-07-03 13:51
海洋经济政策与规划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重创新驱动、高效协同、产业更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 [1] - 会议部署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优化沿海港口群、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1] - 上海拟出台《上海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探索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和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 [1] - 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大省纷纷召开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或发布政策文件 [1] 海洋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GDP 0.9个百分点 [4]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5] - 经合组织预测,2030年海洋经济对全球经济增加值贡献将翻番至3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增加值比重约2.5% [3] 海洋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向 - 海洋新兴产业2024年增加值同比增长7.2%,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30% [5] - 目前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交通运输占比近90%,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足10% [5] - 上海规划到2030年形成"3+5+X"世界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包括三大主导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9] - 需加强核心装备和关键材料国产化,发展海上风能、光伏、制氢等清洁能源,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创新 [6] 区域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上海海洋生产总值11387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全市GDP的21.1% [8] - 山东、浙江、广东三省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达47.5% [9] - 浙江2025年计划实现海洋经济领域投资2200亿元以上,海洋渔业一产产值突破1000亿元 [9] - 广东部署培育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现代海洋企业矩阵 [10] - 山东推进自贸试验区海洋经济政策集成改革,探索海洋牧场、碳汇等新业态管理服务模式 [11]
海洋经济获重磅政策利好,各地向海图强迎来哪些机遇
第一财经· 2025-07-03 11:56
海洋经济政策与战略部署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注重创新驱动、高效协同、产业更新、人海和谐及合作共赢 [1] - 会议部署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优化整合沿海港口群、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及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1] - 上海拟出台《上海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探索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和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 [1] - 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省份近期密集发布海洋经济政策或立法 [1] 海洋经济规模与增长潜力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GDP 0.9个百分点 [3] - 2024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4] - OECD预测2030年海洋经济对全球经济增加值贡献将翻番至3万亿美元,占比达2.5% [3] - 上海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11387亿元,占全国10.8%,同比增长11.2% [6] - 山东、浙江、广东三省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合计占全国47.5% [7] 产业结构与转型升级 - 当前海洋经济中传统产业(渔业、旅游、运输)占比近90%,新兴产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不足10% [4] - 2024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超30% [4] - 需通过产业深度转型打造现代化海洋产业集群,形成新质生产力 [4] - 上海计划2030年构建"3+5+X"世界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包括三大主导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 [6] 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海水制氢等清洁能源及综合性海洋资源开发模式 [5] - 加强海工装备国产化,发展特种船舶、工程装备等制造业 [5] - 聚焦海洋原创新药、高端生物制品开发及科学问题突破 [5] - 浙江计划2025-2027年实施海洋科创四大工程,推动新兴产业崛起 [7] - 广东部署培育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7] 地方政策与投资动态 - 浙江2024年目标海洋经济领域投资超2200亿元,渔业一产产值破1000亿元 [7] - 山东推进自贸区海洋经济政策集成改革,探索蓝色债券、信贷等金融创新 [8] - 上海拟通过立法和基金支持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航运服务、海洋旅游等主导产业 [6]
宏华集团20250617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石油装备制造、造船、油服 公司:宏华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表现** - 2024 年末营收增长约 3%达 56.33 亿元,归母净利扭亏为盈,预计 2025 年归母净利增速大于订单和营收增速[4] - 加入东方电气后融资成本和管理费用率优化,应收账款大幅下降,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提升,预计 2025 年毛利率上升 2 个百分点[2][5][6] - 2025 年毛利提升源于产品结构优化和迭代升级,未来毛利提升受管理精细化、风险控制、产品结构改变等因素推动[31][32] - 预计 2025 年利润显著增长,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下降,压裂板块盈利状况好[36] 2. **业务板块** - 基本盘业务(陆地钻机、压裂液、钻井工程服务及零部件)占营收 70%以上,2025 年陆地钻机和零部件预计贡献约 40 亿元营收,钻井工程服务年贡献约 4 亿元营收[8] - 增长盘来自海洋板块和压裂业务,预计 2025 年分别贡献约 12 亿元营收,2024 年海洋和压裂板块贡献较大营收增速,2025 年海洋板块持续贡献增速,压裂业务有望扭亏为盈[2][6][8] 3. **市场布局** - 2024 年海外市场占比 53.5%,计划调整区域分布至五五开[9] - 截至 2025 年 5 月底,在手订单约 50 亿元,高于半年预期,全年预期订单 80 亿元,订单充裕且结算良好,无亏损合同[2][10] - 国际化布局重点为中东市场,以迪拜公司为中心,配件服务覆盖多国,2025 年建设新加坡和尼日利亚拉各斯子公司推进海洋石油板块发展[3][12][14] 4. **产品进展** - 持续赋能梦想号远洋航行,深耕特种船舶细分赛道,推进智能钻机发展,中标中东人工岛智能钻机订单[2][7] - 数字化产品进入中东高端市场,海工产品取得突破[2][11] 5. **竞争优势** - 在整机方面成为中东一线品牌,具有快速响应、定制化特性,7 个服务团队能 24 小时到达现场,推出智能化和全电动产品匹配客户需求[21][22] - 在造船行业专注特种船型,系统集成和特种装备制造能力强,能获高于一般造船业务的利润[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国内市场需求**:国内石油需求集中于深地、深海和非常规能源领域,公司倾向发展海洋装备,攻关非常规能源领域[5][24] 2. **中东市场规模**:行情好时市场增量份额可达 30 亿美元,不佳时仅 3 亿美元,油价 60 美元以上投资意愿持续,钻机升级改造市场大[23] 3. **订单拆分**:2025 年上半年 50 亿订单中约 30%与海洋相关,超 40%来自中东[26] 4. **交货周期和付款条件**:成套钻机交付期 6 - 8 个月,海工类整船交付期约 16 个月,不同产品情况不同[33] 5. **其他地区潜力**:欧亚、北非、西非及东南亚市场有较大增长潜力,公司将重点关注[34][35] 6. **市值管理**:筹划回购、分红及股权激励等市值管理手段[5][25]
千亿订单创新高!造船巨头迎来“爆单季”
搜狐财经· 2025-05-18 18:51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总营收23.7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2.20亿元),同比增长35% [2] - 造船业务营收18.2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7.87亿元),同比增长39.5%,占总营收72% [2][3] - EBITDA达1.5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46亿元),同比增长54%,EBITDA利润率从5.7%提升至6.4% [2] - 造船业务EBITDA为1.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11亿元),同比增长53.3%,EBITDA利润率从6.2%提升至6.8% [3] - 近海和特种船舶业务营收3.19亿欧元,同比增长6.7%,EBITDA利润率从4.3%提升至4.7% [3] 业务板块表现 - 邮轮业务收入10.45亿欧元,占集团总营收41%(去年同期为48%) [3] - 舰船业务营收7.70亿欧元,占集团营收30%(去年同期为20%) [3] - 水下业务板块EBITDA利润率高达17%,显示高盈利能力 [2] 订单情况 - 一季度接单总额11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46.44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5亿欧元,占2024年全年接单金额154亿欧元的76% [4] - 造船板块新接订单115.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31.80亿元),去年同期为1.41亿欧元 [4] - 诺唯真邮轮4艘20万吨级豪华邮轮订单金额高达9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28.03亿元),首制船预计2030年交付 [4] - 维京游轮4艘环保邮轮订单生效 [4] - 途易邮轮旗下Marella Cruises订造两艘新邮轮,嘉年华集团旗下阿依达邮轮订造两艘新一代中型豪华邮轮,两份订单价值均超20亿欧元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手持订单57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59.41亿元),创纪录,约为2024财年营收的7.1倍 [5] - 已确认手持订单102艘403亿欧元,备选订单173亿欧元,交船期排至2036年 [5] 行业与市场趋势 - 邮轮行业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5] - 防务支出预期增长以及海上能源资源(包括风电与油气)全球需求上升为公司创造业务发展机会 [5]
中集集团董事长麦伯良:中美互降关税后,集装箱行业短期内将获明显利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19:50
中集集团总裁高翔分析,今年一季度集装箱业务同比实现增长,标准箱尤其是冷箱、常规特种箱的销量 均有增长,中集安瑞科(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是集团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主要经营主 体)、海洋工程等板块的业务也表现较好。 2024年,中集集团海洋工程业务分部营业收入为165.56亿元,净盈利首次实现了扭亏,为2.24亿元。该 板块业务主要包括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等油气 装备、海上风电装备以及滚装船等特种船舶的制造。 麦伯良表示,经过多年努力,公司的海洋工程业务已经取得很大突破,能够建造的最大FPSO价值超过 40亿美元,能力位居全球前列。"目前公司这一板块手持订单约63亿美元,基本上满足两到三年的生产 需求 未来我们还是会聚焦海工高端领域。"麦伯良介绍。 麦伯良还表示,公司业务受关税变化的直接影响较小,公司直接从国内出口美国的产品在营收中占比很 低。由于去年集装箱制造业务产销量创下新高,今年整体标准干箱需求应该会有所下滑,相对而言,目 前其他箱型表现则更好。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4年,中集集团营业收入创下新高,达到1776.64亿元,同比增长3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