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甘肃信易贷·陇信通
icon
搜索文档
信用筑基 数据赋能——甘肃“1+3”模式打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西部样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31 16:14
平台建设与总体成效 - 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依托“甘肃信易贷·陇信通”地方征信平台创建“1+3”涉农信用新范式,即一个省级征信平台底座和“整园授信”、“羊链云平台”、“邮政物流+整村授信”三大应用场景 [1] - 平台已归集税务、电力、市场监管、法院等多部门数据,建成全省统一涉农信用信息库,共归集13大类信息达2200多万条,覆盖57182家涉农企业、948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422个家庭农场及其他16.4万家涉农个体户,总计37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 - 平台上线以来,累计促成信用贷款发放超700亿元,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7372笔、65.96亿元,家庭农场融资4530笔、16.15亿元,涉农企业融资3493笔、107.69亿元,三项合计189.8亿元,信用贷款融资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4.26%,平均审批时间缩短80% [1][2] 白银市“整园授信”模式 - 白银市针对农业园区“缺信息、缺抵押、缺信用”痛点,建立“整体评估、系统授信、批量服务、风险共担”机制,将“单点授信”变为“片区赋能” [3] - 通过归集园区经营主体信息建立信用档案,并构建特色信用评价模型,银行据此建立“白名单”预授信制度,推出“园区贷”、“产业链贷”等专属产品 [3] - 银行机构已与9家农业产业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158家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授信总额24.5亿元,其中72户已获信贷支持16.8亿元,首贷率提高21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降2.1个百分点 [4] 庆阳市“羊产业链云平台”模式 - 庆阳市运用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搭建“环县羊产业链数字云平台”,对羊产业进行全链条数字化改造,通过智能耳标、传感器等实时归集各环节信息,建立可追溯的信用档案 [5][6] - 平台有效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据此构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按“低风险、纯信用”模式发放贷款,化解“银行放贷重资产、养殖主体资产轻”矛盾 [6] - 平台使贷款审批周期从平均10天缩短至1天内甚至“秒批秒贷”,融资成本较传统涉农贷款降低20%-30%,产业链整体信贷覆盖率提升30%,预期3-5年内带动环县羊产业总产值突破80亿元,养殖户来自草羊产业人均年收入预期突破11万元 [6] 天水市“邮政物流+整村授信”模式 - 天水市依托邮政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构建“邮政公司线上推送农户数据+邮储银行移动展业授信审批+产销贷一体”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 [7] - 通过邮政物流、农资销售等同步采集农户信息,村支两委配合分类建档,邮储银行联合融资担保公司为“村、社、户、企、店”五大客群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 [7]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该模式已评定信用村465个、信用户9112户,累计发放贷款3.77亿元,其中346户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获得贷款5346.27万元,实现资金最快当天到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