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多样性信贷
icon
搜索文档
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创新现状及规模化思考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17 16:58
生物多样性金融发展现状 -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金融长期涵盖于可持续金融框架中,已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和标准,但产品数量有限且面临规模化困境 [1] - 2024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顶层设计 [2] - 人民银行等四部委2024年10月发文鼓励将生物多样性相关金融风险纳入业务审批流程管理 [2] 生物多样性信贷创新 - 境内外生物多样性信贷本质上是绿色信贷的子集,通过绿色信贷支持相关项目或企业 [5] - 境外创新案例:日本三井住友信托银行将自然资本影响评估纳入贷款标准,荷兰合作银行通过生物多样性检测器量化牧场主贡献并提供利率减免,泛美开发银行融资42亿美元支持亚马逊地区保护 [7] - 境内创新案例:云南工商银行和邮储银行以野象谷景区收费权质押发放贷款1.89亿元,临沧农商行推出"生物多样贷"系列产品,兴业银行发放全国首笔附带绿色保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贷款800万元 [8] 生物多样性债券创新 -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预测2024年末全球生物多样性债券市场规模近3000亿美元 [9] - 境外创新案例:国际金融公司发行首支森林绿色债券(规模1.52亿美元),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发行1.5亿美元"犀牛债"采用"融资+捐赠"形式 [9] - 境内创新案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行首支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绿色债券,多数资金通过绿色债券和地方政府专项债间接支持保护 [10] 生物多样性保险创新 - 主要产品包括环境污染责任险、巨灾保险与野生动物肇事保险 [11] - 发达国家环境污染责任险已成熟,北欧/美国/日本形成完善林业保险制度 [11] - 国际机构探索海洋生态保险:墨西哥海岸带管理信托基金为珊瑚礁购买保险,重大灾害时赔付用于生态恢复 [11] 地方实践与规模化挑战 - 浙江衢州市作为首批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探索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由首单走向规模化的路径 [1] - 境内创新多集中于信贷领域(如湿地碳票质押贷款、古茶树贷等),但整体规模仍较小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