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郡承非系列

搜索文档
“奔私”三年后顶流董承非宣布封盘,旗下产品业绩表现如何?
新浪财经· 2025-06-03 14:08
基金经理动态 - 睿郡资产宣布董承非管理的产品自2025年6月8日起暂停接受新客户申购 存量客户不受影响 [1] - 董承非为"公奔私"顶流代表 曾管理公募规模超600亿元 2022年加盟睿郡资产后以4000万元个人资金认购其私募产品 首募规模达45亿元 [2] - 2022年8月董承非以1000万元认缴出资成为睿郡资产持股20%的股东 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元 [2] 历史业绩表现 - 公募期间管理的"兴全趋势投资"年化回报19.87% "兴全新视野"10.97% "兴全全球视野"19.13% [6] - 私募产品"睿郡承非好享1-3期"2022年5月成立至2024年5月累计收益率约32% 净值在2023年9月后显著提升 [6] - 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睿郡承非好享1期"净值从亏损3.9%修复至累计收益32.3% [6] 持仓结构与投资策略 - 2024年三季报显示重仓元力股份 乐鑫科技 芯朋微 持仓市值5.93亿元 年报新增鼎龙股份 神工股份 持仓增至13.45亿元 [7] - 2025年一季报继续加仓科技股 总持仓市值达15.42亿元 其中乐鑫科技持仓市值4.04亿元 鼎龙股份2.79亿元 [7][8] - 投资组合中科技股占比突出 乐鑫科技2023Q4以来股价上涨57.3% 芯朋微自2022年即开始布局 [9] 行业调研动向 - 2024年二季度睿郡资产调研65只个股 电子(11只) 医药生物(10只) 计算机(8只) 基础化工(7只)合计占比55.38% [10] - 董承非与王晓明共同调研闻泰科技 该公司涉及汽车电子等多元领域 旗下产品曾持有闻泰转债308万张 [10] - 公开观点显示看好半导体材料与设计领域 认为设备景气度下降 关注港股优质成长股机会 [9]
十年间,那些“公奔私”的明星基金经理们如今怎样了?
搜狐财经· 2025-05-21 10:28
基金经理"公奔私"现象 - 今年以来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卸任 部分可能选择"奔私" [1] - 行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公奔私"基金经理已达863名 [13] - 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共7813家 其中82%管理规模不足5亿元 仅5%超过20亿元 [13] 千合资本案例 - 王亚伟2012年创立千合资本 首只产品刷新私募业三项纪录(2000万认购门槛/2.5%管理费/20亿首发规模) [2] - 公司管理规模巅峰达300亿元 后因业绩下滑2022年跌破100亿 近期降至20-50亿元区间 [2][3] - 2024年2月公告王亚伟暂不参与运营 公司规模持续萎缩 [3] 集元资产案例 - 任泽松2018年接手集元资产 管理规模曾达10-20亿元 现跌破5亿元 [6] - 旗下两只代表产品累计亏损率分别达45.2%和43.9% [6] 和谐汇一资产案例 - 林鹏2020年创立和谐汇一 首批产品首日销售150亿元 [7] - 目前管理规模超100亿元 旗下备案88只产品(86只运作中) [7] - 2021-2023年产品净值表现不佳 创始人坦言面临从业最困难时期 [7] 2022年"奔私"潮代表案例 上海运舟私募 - 周应波2022年创立 首只产品首日销售30亿元 快速跻身百亿私募 [8] - 2024年规模回落至50-100亿元 核心成员陆文俊单飞 [8] 睿郡资产 - 董承非加入后首只产品募资45亿元 个人跟投4000万元 [9] - 旗下26只"承非"系列产品 三只代表产品累计收益率约33% [9] 上海勤辰 - 林森2022年5月加入 与崔莹各持股22.7% [10] - 2023年8月规模突破百亿 经历波动后重回百亿级别 [10] - 林森三只产品累计收益率19.6%-39.99% 崔莹两只产品收益率均为13.23% [11] 新晋私募案例 - 邬传雁2024年创立深圳一诺私募 目前仅备案5只产品 规模0-5亿元 [11] - 行业普遍现象为多数"奔私"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不足5亿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