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学游课程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市场规模预计增长19% 研学游,目标瞄准品质优
人民日报· 2025-08-20 08:38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预计达2132亿元,同比增长19% [1] 产品与服务特点 - 研学产品注重深度与广度,主题涵盖人工智能、航天发射、热带雨林等 [1] - 课程设置强调切身体验与可触可感,例如通过编程控制机器狗进行模拟救援 [2] -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定制课程,如为小学生设计火箭模型拼装,为初高中生引入轨道计算等进阶知识 [3] - 优质的研学产品能将课本知识转化为鲜活场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 [4] 市场需求与驱动因素 - 市场需求来源于家长希望在学校课程外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和独立能力 [3] - 研学游被视为课堂教育向社会实践的延伸,有效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4] - 国家倡导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方式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4] 行业供给与优化举措 - 机构通过与管理部门合作,如征集优质基地、举办线路设计大赛来优化课程供给 [5] - 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培训指导老师,以政策文件和从业经验为资料库提升服务质量 [6] - 指导老师需具备教育与安全的复合型能力以保障服务质量 [6] - 地方教育部门直属机构推出大量校内实践课程和精品研学线路,并承担基地认定、师资培训等职能 [8] - 成立省级行业协会、发布标准、持续培训以体系化培养行业人才 [8] 行业挑战与监管规范 - 市场出现冷热不均现象,部分研学营成团困难,热门项目咨询量下滑 [7] - 存在服务质量“货不对板”问题,如宣传与实际体验不符 [7] - 部分机构无资质经营,如未取得旅行社业务许可却从事研学活动 [7] - 行业在机构资质、课程内容、导师水平、收费标准、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规范 [7] - 文化和旅游部已实施3项研学游行业标准,对产品服务、人员职责、安全管理等提出规范要求 [7] - 建议教育、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协调,建立综合治理体系为品质把关 [8] - 探索建立研学机构白名单制度,引导机构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 [8]
“研学游热”的冷思考
新华网· 2025-08-08 16:18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1469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3000亿元 [1] -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故里景区文创研学营收占景区总营收30%以上 [1] - 黑龙江省2024年接待研学旅游人数近124.6万 实现旅游收入逾6.6亿元 [2] - 河南省开封市2025年上半年接待研学旅游客约100万人次 [2] 市场需求与产品趋势 - 家长和学生需求从普通农耕类项目转向科技类项目 [1] - 鲁迅故里景区重点开发亲子研学产品线并深化IP创新升级 [1] - 浙江仙居有朝营地开发"少儿农科院"等科技类课程 [1] - 行业呈现个性化 品质化 多元化发展趋势 [6] 行业现存问题 - 存在过度宣传和名不副实问题 [2] - 出现课程严重缩水现象 如陶艺研学使用劣质材料 [3] - 存在"研""学"失衡和"游而不学"问题 [3] - 出现40人团仅配备1名带队人员的配置问题 [3] - 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低价竞争影响课程质量 [4] 行业规范与监管 - 《研学旅游服务要求》规定指导人员与参与者配比不低于1:30 [5] - 要求对交通食宿 基地 营地实地勘察并排查安全隐患 [5] - 建立食品留样备查机制和30分钟车程内医疗救治保障 [5] - 广东梅州 山东日照 安徽等地上线数字化管理平台 [5] - 需构建跨部门综合治理体系和定期会商机制 [6] - 需建立严格市场准入机制和行业自律作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