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素质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服贸会解锁未来教学场景
中国经济网· 2025-09-16 08:11
展台工作人员向记者分享了一个来自北京市平谷区的案例。平谷区选择区域墨水屏版本,配合飞象人工 智能通识课进行试点应用。使用一段时间后,教师智能批改覆盖率达60%,工作负担大为减轻;学生日 均自主学习时间增加近15分钟,阅读时长提升约10%,学习积极性提高;70%以上家长通过平台参与孩 子学习,实现家校共育。这正是规模化因材施教从理想走向现实的写照。 转自:国际商报 □ 本报记者 何晓曦 学生们在墨水屏平板上唰唰答题,数学老师即时批改;语文老师对学生提交的作文点一下"AI批改"按 钮,语句错误处即时被画上了红线;编程机器人精准走位,不管多难停的车位都能自动泊入;孩子们用 平板控制着机器狗打招呼、摇尾巴、翻跟头;双语小剧场中,孩子们用中英文流利自信地介绍自己所扮 演的角色……2025年服贸会教育服务展区的一切都让人不由得感叹"现在的孩子所处的教育环境太先进 了!" 手机、平板对孩子是有益还是有害?相信你到了服贸会就会解锁信息科技服务教育所产生的一系列积极 变革。 AI掀起教育领域变革 猿力科技的AI软硬件数字化解决方案分为两个版本:一是区域墨水屏版本,以飞象AI墨水屏为核心, 作为区域"AI+教育"入口级基础设施, ...
卓越教育集团(03978):2025半年报点评:分红比例提至60%,合同负债或支撑下半年收入增长
国海证券· 2025-08-28 13:5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卓越教育集团成功转型素质教育,支撑收入高增长,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188.9%,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77.4% [7][8] - 公司上调分红比例至60%,按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计算,近12个月股息率达4.54% [7]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8.1%至5.9亿元,为下半年收入增长提供支撑 [9] - 公司全面投入AI战略,推出"AI绘本亲子共创课"和"AI爱阅读1.0"工具,提升教学效率与用户体验 [9] - 作为华南地区K12教育龙头,公司深耕广州市场并拓展深圳、佛山市场,预计未来在广东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素质教育/全日制复习/辅导项目收入分别为7.2亿元(+513.1%)、1.0亿元(-18.3%)、0.9亿元(+17.6%) [8] - 净利润率达16.5% [8]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5亿元、22.4亿元、2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3.9亿元、4.5亿元 [9]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2倍、10倍、9倍 [9] 市场数据与估值 - 当前股价5.12港元,总市值43.38亿港元,流通市值43.38亿港元 [5] - 52周股价区间为2.49-5.99港元 [5] - 近12个月股价表现超越恒生指数(卓越教育+80.5% vs 恒生指数+41.0%) [5] - 2025年预测ROE为41%,毛利率稳定在46%-47% [11][12] 战略进展 - 素质教育板块成为核心增长动力,收入占比达78.3%(7.2亿元/9.2亿元) [8] - 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计划、课堂流程与学情评估,持续推进"ALL IN AI"战略 [9] - 大湾区教育需求提升与合规机构竞争力提高,支撑公司区域扩张战略 [9]
从编程教育到少儿艺培:素质教育机构扎堆 IPO
36氪· 2025-08-21 08:45
行业背景 - K12学科类培训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市路径受根本性影响 但社会与家庭对教育需求发生方向性迁移 素质教育成为新增长焦点 [1] - 素质教育机构密集递表 STEM与少儿艺培同时叩响资本市场 两家公司选择境外市场作为新起点 [1] Idea Tech业务模式 - 公司从无人机分销商转型为STEM与技术创新教育解决方案提供商 业务覆盖硬件分销 课程教学及赛事游学等服务 [2] - 盈利模式同时覆盖To C与To B 硬件业务贡献现金流与获客入口 课程与赛事提升复购与生命周期价值 [2] Idea Tech财务与市场 - 2024财年营收457.78万美元同比下降10.65% 净利润103.78万美元同比下降23.38% [3] - 硬件与软件销售占比58.21% 培训课程占比36.28% 其他服务占比5.51% [3] - 课程覆盖香港35%中小学 累计惠及345所学校及5000多名学生 [3] - 香港机器人编程教育市场规模2024年达115.7亿港元 预计2029年翻倍至258亿港元 [3] Idea Tech战略规划 - 以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市场为下一步重点 通过本地合作伙伴快速切入 [3] - 推动STEM与AI课程国际化及本地化标准 开发一体化教育平台打造硬件加课程加平台生态 [3] 卓优智美业务模式 - 旗下小苹果品牌在江西及湖南设有132家自营中心 服务4至14岁儿童与青少年 [4] - 课程覆盖中国舞 拉丁舞 街舞 美术 书法 声乐 播音主持与跆拳道等领域 [4] - 以自营培训中心数量计为全国最大及江西省份额最高的少儿艺术培训机构 [5] 卓优智美运营逻辑 - 业务围绕课程 考级及展示展开 培训课程为核心支柱 [5] - 考级服务提供标准化认证 内部汇演与外部赛事增强家长参与度 [5] - 公司为江西省舞蹈等级考试受委托服务机构之一 [5] 卓优智美财务与学员 - 课程收入占比从2023财年87.9%升至2025年前五个月95.9% [5] - 每月平均注册学生人数从2023财年3.61万人增至2025年前五个月4.07万人 [5] - 2023财年营收1.28亿元净利1187万元 2024财年营收1.30亿元净利534万元 [6] - 2025年前五个月营收5876万元实现净利994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194万元迅速修复 [6] 行业趋势动因 - 政策层面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导向为STEAM和艺术培训提供正面空间 [8] - 市场需求侧发生迁移 家庭教育支出未明显收缩 STEAM强调未来技能 艺培满足审美与展示期待 [8] - 美股投资者看重技术与国际化 港股投资者偏好区域龙头和消费属性 [8] 行业挑战 - 素质教育存在盈利稳定性问题 Idea Tech营收下滑且利润空间有限 硬件业务难形成长期壁垒 [9] - 卓优智美利润波动明显 异地复制单店模型存在不确定性 [9] - 行业消费属性强 家长选择易受价格兴趣和区域供给影响 集中度低难迅速跑出全国性巨头 [9] - 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 未来是否出现更细致监管标准需谨慎观察 [9]
今年市场规模预计增长19% 研学游,目标瞄准品质优
人民日报· 2025-08-20 08:38
暑期,寓教于乐的研学游成为文旅消费热点。感知人工智能、参观航天发射、探秘热带雨林……一批研 学游产品研得更深、学得更广、游得更远,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2024—2025年中国研学游经济市场运行监测报告》显示,今年研学旅行市场规模预计达2132亿元,同 比增长19%。行走的课堂,为何受到青睐?研学游产业,该如何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记者就 此进行了采访。 注重切身体验突出可触可感 在浙江大学的实验室内,一场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研学课程正在进行。 "建筑坍塌,有人被困。"在模拟救援的场地上,指导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任务,"大家想不想编写程序, 控制这只机器狗,让它进场救援?" "想!"10岁的乐乐声音响亮。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和小伙伴们在屏幕上点击、拖动,完成了一套简 化版的编程工作。在程序的指令下,机器狗在废墟里跨越了裂缝等障碍,顺利发现伤员并传送信息。 "研学,并不是参观、打卡那么简单。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注重切身体验。"浙江皓 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阳说,其公司负责研学课程开发,有一支学科背景包括计算机、教育学、 心理学等专业的师资团队,可在不断的实践和反馈中完善课程细节。 "5 ...
研学游,目标瞄准品质优(探访)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4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2025年研学旅行市场规模预计达2132亿元 同比增长19% [4] 产品与课程特点 - 人工智能主题研学课程包含模拟救援编程实践 控制机器狗执行任务 [5] - 航天研学课程针对不同学段定制 小学生侧重火箭模型拼装 初高中生引入轨道计算等进阶知识 [6] - 课程设计注重可触可感体验 通过实践反馈完善细节 [5] - 海南航天研学包含现场观摩火箭发射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展示宇宙模拟影像 [6] - 浙江衢州推出200余门校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16条精品研学线路 [10] 市场需求与用户反馈 - 家长认为研学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 可培养科学兴趣和独立能力 [6][7] - 教育工作者认为研学有助于知行合一 使课本知识转化为鲜活场景 [7] - 存在服务质量问题 如科技主题研学出现"货不对板" 宣传与实际不符 [9] 行业规范与监管 - 部分机构无资质经营 如海南某科普教育公司未取得旅行社业务许可 [9] - 2024年5月文旅部实施3项研学游行业标准 涵盖服务要求/人员配置/安全管理等 [10] - 海南成立省级研学旅游协会并发布相关标准 持续开展导师培训 [10] - 探索建立研学机构白名单制度 加强多部门统筹协调 [11] 机构运营与创新 - 皓石教育采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培训导师 以政策文件和从业经验构建资料库 [8] - 指导老师需具备复合型能力 兼顾教育与安全 [8] - 行业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 优化产品供给 [11]
今年市场规模预计增长19% 研学游,目标瞄准品质优(探访)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1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研学旅行市场规模预计达2132亿元 同比增长19% [1] 产品特点与课程设计 - 研学产品注重切身体验与可触可感 如人工智能编程控制机器狗模拟救援 [2] - 针对不同学段定制课程 小学生侧重火箭模型拼装 初高中生引入轨道计算等进阶知识 [2][3] - 课程开发需跨学科背景团队支持 包括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 [2] 市场需求与用户价值 - 家长认为研学游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 培养科学兴趣和独立能力 [3] - 教育工作者指出研学有助于知行合一 将课本知识转化为鲜活场景加深理解 [4] - 研学游延伸课堂教育至社会实践 符合国家倡导的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方式 [4] 行业供给优化举措 - 机构与管理部门合作开发优质课程 通过征集基地和线路设计大赛引导供给优化 [5] - 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培训指导老师 以政策文件和从业经验库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6] - 地方教育部门推出200余门校内实践课程和16条精品研学线路 [8] - 成立省级研学旅游协会并发布标准 体系化培养行业人才 [8] 行业现存问题 - 市场冷热不均 部分研学营无法成团 热门项目咨询量下降超50% [7] - 服务质量存隐患 存在宣传与实际不符的"货不对板"现象 [7] - 部分机构无资质经营 如未取得许可却从事旅行社业务 [7] - 行业在资质、课程、导师、收费及安全等方面需规范 [7] 监管与标准化进展 - 2024年5月文旅部实施3项研学游行业标准 涵盖服务要求、人员职责及安全管理 [7] - 探索建立研学机构白名单制度 加强多部门统筹协调建立综合治理体系 [8] - 鼓励机构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 提供优质产品 [8]
帮家长解忧 助孩子成长
中国青年报· 2025-08-19 05:49
公益暑托服务发展现状 - 2025年暑期全国各地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积极创新开展特色暑托服务,将传统"托管看护"升级为"五育并举"成长课堂 [1] - 无锡市锡山区打造25个暑托服务点,开设安全自护、兴趣培养等课程,服务青少年超1000人次 [2] - 新疆全区组织5000余名返乡大学生在474个自治区级示范点和2995个地州市级教学点,为20余万名少先队员提供暑期体验 [5] 特色课程设置 - 云林农贸市场暑托班开设"小小菜场"情景模拟、牙医健康互动、茶文化艺术体验、实用烹饪等生活技能课程 [2] - 四川暑托班开展川剧脸谱绘制,江西设置陶瓷工坊体验,安徽注重自然教育,湖南开设农耕文化体验课程 [3] - 广州开展"科普一夏""非遗一夏"等四大主题实践活动,北京社区青年汇设置非遗手工、科学探索等课程 [4][6] 服务模式创新 - 无锡采用"阵地建设+资源整合+特色课程"模式,广州整合优质资源策划主题活动 [2][4] - 湖北宜昌采取"政社企"联动模式,布设360余个公益暑托班 [6] - 远安县由县级财政资金兜底保障,连续15年开展托管服务,今年开设46个班服务2000余名儿童 [7] 社会效益 - 云林农贸市场暑托班解决144户外来务工商户的"后顾之忧",家长认可率达100% [2] - 北京社区青年汇覆盖全市16区及经开区,每期设置70个点位 [6] - 暑托服务从单纯看护升级为全面素质教育,获得家长"主动要求报第二期"的积极反馈 [7]
2025年中国少儿综合能力教育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8-15 08:07
政策导向与素质教育转型 - 国家政策持续推动教育从"应试导向"向"全面发展导向"转变,2014年深化课程改革至2024年《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均强调素质教育核心地位 [2][4] - 2021年"双减"政策严控学科类培训,释放非学科类教育需求,2023年非学科类培训市场规模达6463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万亿 [8][70] - 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64595亿元(+5.3%),幼儿园生均经费同比增7.2%,小学生均增2.1% [5][6] 社会需求与人才标准演变 - 企业用人标准向底层综合能力迁移,包括学习力(59%家长首选)、逻辑推理、创新力等,AI技术将放大核心素质差异 [15][65] - 高线城市家长(78%本科以上学历,80%家庭月收入≥1.3万元)更重视多语言表达、批判思维等能力培养 [21][28] - 44%家长认为校内教育无法满足综合能力需求,尤其一线城市家长需校外机构补充思维类(64%选择率)、STEAM类课程 [34][37][42] 教育模式与市场变革 - 非学科教育从兴趣培养转向综合能力体系,形成思维逻辑、实现解决、沟通协作、社会责任四大维度 [17][18] - AI驱动教育模式升级,从被动学习转向探索式学习,注重跨学科知识网络构建和真实问题解决能力 [72] - 高等教育改革打破学科壁垒,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立交叉学科培养体系,校企合作案例增长300% [55][60] 测评体系与行业生态 - 现行国际测评(如韦氏量表)侧重静态能力评估,未来需AI技术实现动态多维追踪 [76][77] - 头部品牌如瑞思教育构建六大核心能力培养体系,艺术类(50%选择率)、体育类(45%)课程仍占主流 [78][42] - 家长评估效果更重长期观察(90%复购率),专业师资(一线城市家长首要关注点)和课程体系是关键决策因素 [46][53]
素质教育助力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新华日报· 2025-08-15 05:55
高职教育素质教育改革 -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需应对数字经济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传统专业技能培养已不足够 [1] - 素质教育成为破解"技能与素质脱节"困境的关键路径,需将思想道德、职业精神等嵌入人才培养全链条 [1] 人才培养目标更新 - 51.6%的企业提高了招聘中的软技能要求,如沟通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2] - 高职教育存在"重技能轻素质"倾向,需转向培养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综合型人才 [2] - 教育目标应推动从"技术工人"向"知识型工匠"转型,注重社会责任感、终身学习能力与工匠精神 [3] 课程体系重构 - 当前课程设置"重技能、轻素质",导致学生在沟通表达、团队协作等方面存在短板 [4] - 需构建通识素质与专业技能一体化的课程架构,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统一 [4] - 广州某院校的"一课三平台"模式(《国学精粹》必修课+三大实践平台)为素质教育提供新途径 [5] 产教融合实践 - 当前素质教育实践环节存在形式单一、资源分散问题,需打造"第二课堂"和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6] - 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职业场景中提升职业素养与问题解决能力 [7] - 院校联合企业共建信创人才培养基地(如"麒麟工坊"),实现技术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同步提升 [7] 评价与信息化支持 - 需将学生思想品德、社会实践等表现纳入综合素质档案,形成培养闭环系统 [7] - 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画像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素质提升方案和职业规划指导 [7]
研学热为乡村游注入新动能(专家解读)
人民日报· 2025-08-11 06:54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1469亿元 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2422亿元 [1] - 研学游已成为地方经济驱动力之一 教育与乡村旅游融合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新热潮 [1] 基础设施支撑 - 中国90%以上行政村已覆盖5G网络 截至2024年10月累计建设33.78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1] - 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偏远地区可达性 增强乡村研学游吸引力 [1] 教育模式转型 - 研学游体现素质教育转向 打破"唯分数论" 提供德智体美劳融合实践场景 [3] - 学习方式从被动灌输转向主动探究 乡村环境促进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3] - 填补工作日市场空白 客群以学校和机构团体为主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3] 产品升级与差异化 - 核心产品从同质化"吃住游"升级为体系化课程体验 基于在地资源开发高附加值课程 [3] - 需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主题化课程 如生物多样性探究课或特色作物全链条项目式学习 [5] 产业融合与价值延伸 - 催生"教育+旅游+农业+文化"跨界融合 激活人力资源如村民导师和非遗传承人 [4] - 产业链延伸至知识付费、文化体验等领域 提升农产品教育故事附加值 [4] 国际化发展潜力 - 海外青少年来华研学成为文化深度对话窗口 消解刻板印象并促进民间外交 [5] - 需配备双语标识、国际支付渠道 培养多语种导师 实现文化"转译化"表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