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
搜索文档
多项成果发布,第四届长三角信用论坛举办
国际金融报· 2025-09-28 22:12
论坛核心概况 - 第四届长三角信用论坛于9月26日在上海举办,主题为“信用服务跨区域协同共进,因地制宜建设新质生产力” [1] - 论坛旨在汇聚多方力量,搭建信用合作平台,探讨跨区域信用服务协同路径与新质生产力建设中的信用支撑作用 [1] - 目标是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信用动能,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筑牢信用基础 [1] 区域合作与标杆作用 - 长三角三省一市以信用长三角品牌为纽带,在制度共建、数据共享、监管协同上取得突破,为全国区域信用合作树立了标杆 [1] - 论坛将持续整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资源,推动信用服务与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2] - 以信用赋能新质生产力有效发展,助力长三角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增长极 [2] 重要研究报告发布 - 首部《中国全行业信用评价模型研究报告》发布,指出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正从“行业自发探索”加速升级至“国家统一推进”阶段 [5] - 报告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行业信用评价模型标准框架,各行业主管部门在此基础上制定本行业标准 [5] - 首部《跨区域信用合作与协同发展报告》同时发布,梳理了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成果并对未来协同发展进行规划 [5] 行业基础设施与标准建设 - 长三角数据模型研究实验室3.0版本正式启用,在2.0基础上推进功能迭代,持续汇集多维数据源、升级系统服务功能、拓展应用场景 [6] - 实验室旨在扩大合作规模、完善合作生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6] - 长三角信用服务行业五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涵盖跨区域信用数据共享规范、新质生产力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信用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等领域 [6] 创新案例与成果展示 - 2024年度长三角最佳信用创新应用案例发布,20个标杆案例从信用实践中脱颖而出,为区域信用体系构建与应用提供可复制的“长三角经验” [6] - 论坛期间举办长三角信用成果展,设置“跨区域协同”、“新质生产力赋能”、“信用标准”等主题区域,通过案例介绍、技术演示展示实践成果 [8] - 成果展集中展示长三角地区在跨区域信用数据共享、信用赋能科创企业、绿色信用应用、信用人才培养等领域的进展 [8] 专业人才体系建设 - 论坛举行“2025年度信用人才资质证书”颁证仪式,覆盖“信用分析师”、“信用经理人”、“信用执行官”三个等级,构建完整信用人才体系 [8] - 61位从业者获“信用分析师”资质,47位获“信用经理人”资质,46位资深从业者获“信用执行官”资质 [8] - 国内首个信用执行官俱乐部成立,由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发起,成员均为持有信用人才资质证书的专业人才 [5] 机构角色与支持 - 高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信用理论研究、数字技术融合、信用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为长三角信用跨区域协同与新质生产力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1] - 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表示,希望发布的报告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参考、主管部门施策的指南、企业创新的起点、大众参与的窗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