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和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搜索文档
理财资金“南下”掘金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3:37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低利率环境导致各类资产打理难度上升 理财需求日益多元化[1] - 无风险收益率下行推动资金大迁徙 数字化浪潮成为行业新推动力[1] - 财富管理与资管行业面临激烈同业竞争 需寻找破局前行之路[1] 理财资金参与港股IPO现状 - 两家大行理财公司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港股IPO 分享资本市场红利[2] - 中邮理财和工银理财参与三花智控港股IPO 分别获配2000万美元基石投资份额 该股上市后股价较发行价累计上涨超30%[2][4] - 中邮理财此前参与美的集团港股IPO认购2850万美元 今年5月参与宁德时代港股IPO[4] - 工银理财参与IFBH港股IPO 获配400万美元"基石+锚定"投资份额[4] 港股基石投资机制特点 - 基石投资者为知名机构 能为企业上市提供信用背书并增强市场信心[5] - 引入基石投资者的企业往往获得较高IPO认购倍数 发行进程更顺利[5] - IFBH港股IPO公开发售获2682倍认购 引入11家基石投资者包括瑞银资管和红杉中国[6] 理财资金南下港股动因 - 政策允许保险资管和银行理财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及定增[7] - 低利率环境下需寻求收益突破 港股汇聚超60%中国新经济龙头企业[7] - 上半年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均达20% 港股成为全球表现领先市场之一[7] - 理财公司具备中长期资金特性 适合在市场低位介入优质IPO标的实现资本增值[7] - 中邮理财超150笔权益投资中 港股基石项目贡献可观阿尔法收益[7] 投资领域与策略 - 理财公司港股IPO投资聚焦新能源 科技 新消费领域[6] - 工银理财计划挖掘国潮品牌 健康养老 智能设备等新消费领域优质港股IPO项目[6] - 理财公司采用"固收+港股IPO"策略组合 未见纯权益产品[9] 行业面临的挑战 - 港股IPO项目资产份额较少 竞争激烈 目前成功案例多为国有大行理财公司[3][8] - 需建立科学评估体系 从行业前景 企业竞争力 估值水平等多维度甄选项目[8] - 理财公司在跨境资产定价和国际市场规则理解方面经验相对不足[8] - 需平衡港股市场高波动性与理财资金稳健导向的特性[9] - 需加强投研能力建设 提升跨境投研团队配置[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