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汤

搜索文档
全国都在学,成都“罚站咖啡”火了,5小时卖1.4万
36氪· 2025-06-03 10:10
核心观点 - 成都新兴"罚站咖啡"模式通过极简空间与高价特调产品结合 实现高坪效和高客单价 日均营收近1万元 最高5小时销售额达1.4万元[1][3] - 该模式本质是"轻空间重产品体验"的小店模型 通过降低租金和装修成本 聚焦产品创新和体验价值 实现精品咖啡在价格战环境下的差异化突围[9][12] - 模式已在全球有多年前例 国内由上海OPS咖啡馆引领 目前在全国多地出现仿效者 包括南京 无锡等地的"罚站柠檬茶""罚站奶茶"等衍生形态[5][7] 商业模式 - 采用20-40平小型门店 无座位设计 日均营业时间仅5小时 通过极限出杯效率实现单日最高320杯销量[1][3][22] - 客单价达40元 月出杯量超9000杯 主打特调产品 使用珍稀咖啡豆和特殊原料(如汉源花椒 太湖白糯米) 单杯含十多种原料[12][15][22] - 通过预萃技术和标准化流程提升效率 部分产品使用预萃浓缩液 单杯出品时间控制在35-90秒 实现5小时300杯的产能[22][24] 产品策略 - 产品极简化 仅提供5款特调咖啡 最热门产品"米汤"以厨房香料为主题 结合高级料理烹饪理念[1][15] - 强调产品故事和体验 每杯配备10折页手绘产品卡 详细说明原料产地和处理方式 另发行咖啡报纸增强文化属性[14][17] - 注重仪式感 点单时详细询问顾客口味偏好 现场讲解风味故事 通过器皿摆盘和互动设计提升情绪价值[14][17] 行业影响 - 吸引大量行业从业者考察 包括千店规模茶饮和咖啡连锁品牌组团探店 被戏称"半个饮品圈都去过"[3] - 为独立咖啡馆提供转型方向 在9.9元价格战环境下 通过高客单价特调产品实现稳定经营 月营收规模约30万元[3][9] - 推动咖啡极客精神复苏 形成以产品力和审美力为核心的新业态 代表城市性格的独特存在[9][24] 运营特点 - 通过空间极简与产品繁复的冲突制造话题 采用工厂风 实验室废墟风等低成本装修 突出产品核心地位[12] - 主理人深度参与产品研发和品牌叙事 将个人审美与人生故事融入门店每个细节(插画 石头陈列等)[15][17] - 灵活策划营销活动 如OPS在520节日通过免费赠送冷萃咖啡和鲜花的方式强化情感连接[17]